?

精準扶貧視域下區塊鏈與農業融合發展思考

2021-06-15 03:27倫思怡范磊李長昊
南方農業·下旬 2021年1期
關鍵詞:農業發展區塊鏈精準扶貧

倫思怡 范磊 李長昊

摘 要 在精準扶貧政策下,農業的發展呈現出了新的態勢,如何更加高效地促進農業發展,推動我國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深入融合發展,已經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方面。近年來,農業的創新發展路徑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诖?,分析農業發展的現狀,結合當下的背景探索農業的新發展,并闡述了區塊鏈下的農業發展模式。

關鍵詞 精準扶貧;農業發展;區塊鏈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02

當前,我國全面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完勝,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體人民的幸福感與滿足感獲得了極大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這一歷史性時期,更要認清當前農業發展的不足,創新農業發展路徑,在精準扶貧政策下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進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

1 精準扶貧下我國農業發展現狀

為充分改善我國農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現象,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關注“三農”問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從政策、科技創新、資金支持等方面鼓勵農業的相關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變革。

1.1 糧食產量穩步增產

從總體來看,我國糧食產量呈現增長趨勢。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6 384.3萬噸,比2018年增長0.9%[1]。2012—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均在60 000萬噸以上,盡管部分年份的增長有所下降,但并不影響我國糧食產量總體穩步增長的大趨勢。不難看出,我國糧食作物的產出效率有所提高,同時糧食安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保證。

1.2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帶動下,各地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設農田水利工程,綜合運用工程、管理、農藝等手段,完善地區灌溉系統,發展節水農業,鼓勵推廣噴灌、滴灌節水技術。此外,我國還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規模和范圍,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改善和提高耕地質量。同時,積極培養農業相關技術人才,指導農民運用先進的生產方式進行生產,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的效率。

1.3 農業產業創新活力迸發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驅動下,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豐富。在進一步挖掘農業的新功能和新價值下,“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模式被廣泛熟知,農業網絡電商不斷興起,直播帶貨等成為了新的銷售手段,提高了農產品的銷量和知名度?!稗r業+體驗+休閑觀光”的新業態,催生出了以都市白領為主要消費群體的都市鄉村休閑觀光農業,日益成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2]。同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地區發展的優劣勢,結合相關意見與建議,加快補齊短板,鼓勵創新,精準施策,提高農業發展質量。

2 我國農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1 農業產品品牌化效應不明顯

目前,我國農業品牌化不明顯,產品知名度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1)品牌觀念差。大部分農業經營主體缺乏規?;?、品牌化發展的觀念,忽視品牌口碑,不重視宣傳推廣,品牌建設投入較低。2)銷售渠道不通暢,導致品牌知名度難以打開,農業發展體系難以完善。3)缺乏核心價值。品牌的價值在于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度,增加消費者黏度,但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農業品牌缺乏獨特的核心價值,難以吸引消費者目光。4)品牌定位不明確。農產品品牌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對品牌的發展戰略不夠清晰[2]。

2.2 農業與二三產業的融合度不夠高

當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存在著矛盾和問題。1)雖然我國目前正逐步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但農產品儲藏運輸業的發展相對欠缺;2)農業的多種功能的開發不夠充分,部分地區僅僅停留在淺層階段;3)三大產業的資源要素配置仍然不夠合理,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不能夠充分進行跨界的集約化配置,導致農業的規?;?、產業化發展受到限制。

3 精準扶貧下我國農業發展的新思路

為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推動各地區扶貧助農工作的落實,必須要立足于農業發展的現存困境,以“精準扶貧”為導向,以制約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切入點,積極開辟切實有效的發展新道路,完成好“最后一公里”的任務[3]。

3.1 消費扶貧模式助銷“品牌”農產品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品牌正逐漸成為產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農產品銷售品牌的出現,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推動各地農業生產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消費扶貧模式的出現,拓寬了農特產品的銷售渠道,成為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活力新引擎[4]。

實施品牌戰略,有利于宣傳推廣農產品,建立穩定的客戶群。例如,甘肅在2019年著力建設“甘味”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推介“甘味”,攜手新華社將“甘味”納入“民族品牌工程”予以推廣,既擴大了“甘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又提高了“甘味”的認可度和美譽度。由此可見,在消費扶貧模式下,對農產品品牌的打造不容小覷[5]。

3.2 農產品電商模式擴大農產品流通范圍

近十幾年來,農村電子商務推動了我國農村市場的快速發展,電商化道路是現階段解決農產品流通與銷售問題的有效途徑。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農村基礎設施完善,高速發展的軟硬件基礎設施使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其他要素的流動成本大幅降低,極大地節約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成本。農產品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切實解決了農村地區農產品售價低、銷售難、農民增收困難等問題。當下有關線上農產品交易的App眾多,但是農產品電商市場并未完全飽和,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逐步完善農產品電商銷售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銷售平臺促進農業創新發展,擴大農產品銷售范圍,讓農產品“走出去”,也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3.3 “新零售”模式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近年來,隨著傳統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新零售”、京東“智能商業”以及蘇寧“智慧零售”等新概念的提出,線上線下服務結合已成為發展大趨勢。不少農產品企業旨在通過線上線下對接的流程,打破純電商的固有模式,分析“互聯網+智慧農業”實現當下社會科學化發展的可行性,著力實現“天量生產者”與“海量消費者”對接以及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同時也為網絡電商平臺助力農業貧困戶脫貧攻堅、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4 精準扶貧下區塊鏈和農業的融合途徑

在精準扶貧政策引領下,為使扶貧行動能夠真正惠及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目標和共同富裕,扶貧工作需要更加精準。因此,利用區塊鏈的分區特性,為貧困戶在系統中單獨設立分區區塊,通過信息與時間鏈將貧困人口與各項信息及外界進行連接,最大程度地達到信息與資源的優化分配,同時區塊鏈中的電子密碼串能夠為所有人保密,并且所有信息不可篡改,最大限度保護了各方利益與隱私。在區塊鏈技術下,其與農業相融合主要通過以下4種途徑。

4.1 區塊鏈與種植

區塊鏈技術的一大重要成果為“時間戳”,即每一次的信息交互都會產生時間戳,區塊鏈中的時間戳與尋常系統中的時間戳不同,區塊鏈中的時間戳由數字密碼串組成,具有唯一性與不可復制性,而且一旦生成則不會消失。農業種植中,順應天時節氣等進行播種施肥,尋找適宜土地進行種植,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由人去看管作物生長狀況。在區塊鏈的幫助下,不僅時間監管成本大大降低,再配合能夠及時采集分析土地和天氣的實時狀態的大數據技術,及時進行危警預告與信息反饋,使農作物從種植到成熟全程無憂。通過對區塊鏈的時間戳的查詢,搭配以大數據技術,可以清楚了解作物生長的基礎狀況,信息全面,還可以節約時間精力來拓展脫貧致富的道路。

4.2 區塊鏈與采摘

農作物生長有其成熟周期,而準確判斷采摘時間則關乎收成,采摘過早可能作物并未完全成熟,會增加銷售成本;過晚則會使得果實掉落,出現壞果,影響銷售。而區塊鏈的時間鏈與信息鏈的則能夠發揮作用,規避損失。時間鏈的存在能夠快速準確地預先判斷成熟時間,及時組織勞動力進行采摘。同時,還可以部分引入采摘農業,劃分部分時間段與地域進行農業采摘觀光陸游項目開展,增加收入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宣傳。通過區塊鏈的時間戳與時間信息鏈,對不同地區根據距離長短進行分批次預告,預告農作物成熟的時間,吸引人們前來采摘消費觀光旅游。同時根據距離還可以分批次預告,錯峰采摘,可以有效減少游客對當地土壤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還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脫貧致富。

4.3 區塊鏈與加工

與采摘農業相似,通過區塊鏈中的分區區塊和時間信息鏈,依照相似的方式提前將果實成熟時間預告給農產品加工商,依照農產品加工先后順序在區塊鏈系統中單獨設立分區區塊,并按照時間與信息鏈進行連接,這樣可以有效利用每一個果實的價值,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還可以將農作物按地域進行分割,一部分用來進行完整的果實加工,其他部分按照農作物的不同部分進行分離方式的分別加工。

4.4 區塊鏈與銷售

在區塊鏈系統中,銷售是涉及區塊最多的一部分,不僅要將農戶的農產品外銷,還要銷售再加工成品,因此在銷售時,不僅需要涉及農戶、農產品以及加工商三大部分區塊,還要協調各地的中介商、代理商和零售商,要充分了解各地區對某種農產品的喜好,以此來進行運輸配置,以達到產品既滿足了各地需求,而且沒有太多剩余的理想狀態。另外,利用區塊鏈技術還可進行點對點的銷售幫扶,將大客戶區塊與最貧困的人口所屬區塊進行對接,使得最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能夠最先并最大量地銷售,這不僅僅是地方代理,還包括最大加工廠,在區塊鏈的幫助下,最貧困地區的農民能夠提高銷售效率,實現增收,減少積壓,以實現精準扶貧。

5 結語

在我國目前精準扶貧政策背景下,農業發展體系在不斷地優化升級,各方面主體也都在不斷探索農業的創新性發展,著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區塊鏈概念的提出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能有效解決農產品在生產、種植、銷售等方面出現的問題,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提升精準扶貧的政策效果。因此,應積極促進區塊鏈與農業融合發展,運用正確有效的發展手段,使農業扶貧工作更加精準有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糧食產量[EB/OL].[2020-11-20].http://www.gov.cn/shuju//hgjjyxqk/detail.html?q=4.

[2] 蔣和平,郭超然,蔣黎.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思路與政策建議[J].農業經濟與管理,2020(01):8-10.

[3] 孟昭名.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精準扶貧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20.

[4] 高峰,陳紹祺.涇縣:堅持“三個突出”打造消費扶貧品牌[EB/OL].(2019-12-18)[2020-11-20].http://www.xuanwww.com/2019/12/18/99184842.html.

[5] 洪文泉,薛硯.產業做支撐,致富有甘味:甘肅打造“甘味”農產品品牌助推消費扶貧升級[N].甘肅日報,2020-6-22(1).

(責任編輯:趙中正)

猜你喜歡
農業發展區塊鏈精準扶貧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分析
“區塊鏈”的茍且、詩和遠方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與傳統貨幣辨析
汝南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淺議水利現代化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聯系
用“區塊鏈”助推中企走出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