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占八斗

2021-06-30 02:37
關鍵詞:文才曹丕建安

【解釋】

才:文才,才華。形容人學問高,文才好。

【成語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為陳王,死后謚名謚思,所以又稱陳思王。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文學家,而且在創作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漢末建安時代出現的所謂“建安文學”,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氏父子。而曹植的文才似乎更見突出。

曹植從小就很聰明,才思敏捷,文詞富麗,曹操很喜歡他。曹操在世的時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優游的,那時他寫的文章和詩歌,比較華美;但當29歲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斷受到打擊;到他侄兒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擊就更加多了。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壓抑,生活相當苦悶,因此,這一時期他寫的詩歌,能暴露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現他對統治者的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所以曹植后一時期的創作,從現實意義來說,比早期的要好一些。

曹植的創作,包括賦頌詩銘和論文,留下的雖然不多,但是舊時作家對他都有很高評價。例如南朝梁代的詩評家鐘嶸,在他的《詩品》中寫道: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南朝宋代的謝靈運,是南北朝時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雖然似乎不太滿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說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是總的說來,他對曹植還是十分欽佩的,請看他給曹植下了怎樣的評語:

“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獨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這真是個有趣的評語。

稱譽作者的學問高,文才好,后來就叫做“才占八斗”、“八斗之才”,簡稱“八斗才”。唐代詩人李商隱有“用盡陳王八斗才”之句。也有人把“八斗之才”和“七步之才”兩句成語合并起來,稱為“七步八斗”,以形容詩才的敏捷和高超。

猜你喜歡
文才曹丕建安
素甲將軍
龍冢
官運亨通
曹丕組織“驢叫葬禮”
建安區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谫識——從不合時宜楔入
給曹丕的建議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曹丕的擊劍比賽記載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團取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