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變電站計量關口清單管控為中心的網損協同管理

2021-07-01 22:59尹少鋒
裝備維修技術 2021年51期
關鍵詞:協同管理缺陷變電站

尹少鋒

摘 要:電網損耗是電能在傳輸過程中產生的損耗,反應了電網經濟運行水平。電網企業網損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供電企業的規劃設計、生產技術和運營管理水平,是電網綜合性評價指標。變電站是輸配電轉換的樞紐,變電站計量關口管控水平直接影響電網損耗準確計算。本文從提高變電站網損指標入手,從技術和管理兩個維度,提煉總結出責任分工、缺陷管理和流程管控三項清單為核心的網損協同管理模式,全面推進網損管理面向規范化、精益化。

關鍵詞:變電站、計量關口、網損、缺陷、協同管理

0 引言

電網損耗是電能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的損耗,網損精益化管理,可有效助推基礎信息、計量以及設備缺陷管理工作,指導電網經濟運行。地區電網網損管理是供電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基礎性工作,近年電網企業也在大力推動網損精益化管理,本文針對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提煉出變電站計量關口網損管理的責任分工、缺陷管理和流程管控三項清單為核心的網損協同管理模式,明確工作職責和時間節點,加強站端缺陷的檔案管理,強化業務協同和過程管控,有效提高電能量采集數據質量,全面推進網損管理面向規范化、精益化。

1 變電站計量關口網損管理現狀

1.1 專業化管理力量薄弱

一是變電站關口計量管理長期處于各專業較差地帶,且非專業管理重點,進而形成了重測控保護輕電能計量、重用戶結算輕變電站關口采集的現象,且從站端計量CT、表計、終端到主站分屬變電、營銷和調度三個專業管理,專業協作配合要求高,變電站運行回路無表計、接線錯誤、計量變比錯誤等歷史遺留問題較為突出。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力量薄弱。目前網損管理、自動化專業、二次專業人員不足,難以滿足網損復雜、瑣碎的日常專業管理工作需求。

1.2缺陷消除標準化、協同化作業需進一步加強

變電站內電量采集缺陷由調控中心發現后,需變電室、營銷部計量專業相關人員現場處理,但因數據分析研判遠程條件所限,調控中心只能對缺陷做出數據分析推斷,無法將現場檢查處理工作的具體內容作進一步細化,若變電室、計量室僅按照調控中心確定的檢查處理內容進行工作,會存在缺陷原因檢查不徹底、缺陷消除不徹底的情況,導致反復前往現場處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因此,電量采集缺陷的現場檢查處理的具體工作內容需變電室、計量室制定標準化作業流程。

1.3 部分疑難缺陷需大型技改項目支撐

目前部分存在變電站母平、分線遺留疑難問題,在各部門、實施機構的大力推動下,結合檢修停電計劃進行了大量的缺陷排查、實驗測試工作,普遍問題為母線PT計量精度不合格,回路CT計量精度不合格等一次缺陷。上述缺陷問題需設備技改項目和檢修公司密切配合才能徹底消除,從儲備、立項到采購、實施,還需較長的一段時間,對現階段網損管理仍然是較大的風險。

2 變電站計量關口“清單式”網損協同管控模式

2.1 變電站計量關口責任分工清單

變電站計量關口涉及網損指標多、覆蓋面廣,業務范圍涉及2個單位3個部門4個專業,分別是檢修公司和地區電網調控中心方式和自動化專業、變電二次和營銷計量專業,涉及電能量采集系統(TMR)、OMS系統等多個源端系統,梳理不同部門、不同專業的職責編制成責任清單,可以得到更細致、更清晰地呈現,各專業根據清單要求做好各自的工作,整體配合自然會井然有序,清單編制的精益化也自然將帶動網損管理的精益化。

2.2 變電站計量關口缺陷管理清單

變電站計量關口缺陷的處理效果直接影響網損管理指標,根據變電站計量關口缺陷處理流程,經過優化分析后,確立了“指標分析-缺陷定位-協作處置”的關口缺陷處置工作原則。網損指標采用部門、班組兩級“日分析監控”機制,異常指標的分析可以定位出問題廠站和相關模型關聯計量關口。

缺陷精準定位的難點在于建立參照物,比對確定偏大還是偏小,挖掘隱藏的可疑缺陷點,發揮調控專業優勢,充分利用調度自動化多系統跨區數據管理優勢,通過計量、測量兩種維度數據進行橫向比對校核,結合EMS系統電壓電流、有功無功等實時測量數據進行積分電量計算,比對校核TMR每日表碼采集計量電量,根據差異百分比、表碼完整性、采集規律等數據特征對缺陷原因進行分類、定位,提出缺陷優先處理專業,如圖1所示。

3 變電站計量關口清單管控提升工作措施

3.1 回歸網損初衷,網損管理指導電網經濟運行

一是充分分析現有網損指標和理論網損數據,結合電網規劃和電網改造工程,做好電網的負荷預測和方式安排,針對部分電網薄弱環節和網損較大區域盡早規劃,提前落實相關工程項目,從源頭上解決區域網損、網架結構問題。

二是深化網損指標分析應用實效,回歸網損管理初衷。強化網損指標分析應用和理論網損計算,定期開展全網負荷實測及理論網損計算,分析網損變化原因,挖掘電網隱蔽缺陷,梳理高損線路、重損變壓器,提出電網運行方式優化建議,指導電網經濟、高效運行。

3.2 落地整改計劃,推進疑難缺陷治理

一是針對已經檢查認定的疑難問題缺陷,逐項編制整改計劃,落實技改工程。充分發揮網損疑難攻關小組作用,定期組織召開網損疑難問題治理專題推進會,及時通報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進跨單位-部門-專業協同處置機制。將尚存的網損缺陷納入電網薄弱環節和電網運行方式白皮書進行管控,進一步加強督促消缺力度。

二是進一步深化以自動化分析定位出的缺陷以及建議優先到站專業為指引,各部門各專業協同順序到站進行缺陷處理的基本工作機制。對近期消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協調各專業人員進行會商、總結,形成跨專業-跨部門協同消缺流程圖和變電站關口計量缺陷專業協同作業程序指導書,進一步優化作業時序,明確各專業流程化作業關鍵技術點。各相關專業進一步細化、固化相應技術細節,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切實提升缺陷處置效率。

結論

本文針對電網企業網損精益化管理議題,從提高變電站網損指標入手,從技術和管理兩個維度,提煉總結出責任分工、缺陷管理和流程管控三項清單為核心的網損協同管理模式,以責任分工清單管理明晰各協同專業職責,各專業各司其職;以缺陷清單明確計量、測量兩種數據維度校核定位缺陷的技術路線,確立了“指標分析-缺陷定位-協作處置”的關口缺陷處置工作原則;以流程管控清單明確“什么時間、干什么、怎么干”,并細分為日、周、月、年分項,將重復繁瑣的工作規范化、流程化,專業能力水平顯著提升。相信電網企業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狀況,強化以變電站計量關口清單管控為中心的網損協同管理,可大大推進網損管理的規范化、精益化。

參考文獻:

[1]倪曉虎. 高壓電能計量差錯分析與核算[J].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 11(1).

[2]翁同洋,徐偉,榮旭東,等.淺議變電站關口計量裝置精準度的優化措施[J].數字通信世界.2019,(11).65-68.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9.11.228.

[3]石云.提高變電站關口計量裝置精準度措施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5).65-68.

猜你喜歡
協同管理缺陷變電站
變電站五防系統臨時接地樁的設置
智能箱式變電站的應用探討
芻議110?kV變電站運行維護措施
論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協同管理
面向協同管理的辦公自動化應用研究
協同管理理論下的高校技防建設分析
醫院會計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進措施探討
印度電商為兩大“缺陷”苦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