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開創黨的紀律建設新局面

2021-07-04 07:24陳堅,光鑫,哲文
共產黨員(遼寧) 2021年11期
關鍵詞:黨的紀律執紀黨中央

我們這么大一個政黨,靠什么來管好自己的隊伍?靠什么來戰勝風險挑戰?除了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外,必須靠嚴明規范和紀律。我們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齊下、標本兼治來落實,光靠覺悟不夠,必須有剛性約束、強制推動,這就是紀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說的這段話道出了紀律對中國共產黨的極端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將紀律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完善紀律法規體系,明確了黨內各項紀律,規范了黨內各種規矩,嚴格要求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自覺遵守紀律、切實執行紀律,從而在全黨內部形成了講紀律、守規矩的良好風氣,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肌體健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提供了過硬的作風保證。

把紀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

1859 年,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案例充分證明,黨員干部“破法”,無不始于“破紀”。只有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才能克服“違紀只是小節、違法才去處理”的不正常狀況,才能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正是鑒于上述原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將紀律建設置于越發重要的位置,并反復強調紀律建設的極端必要性,強調必須用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并將之視為治本之策。

黨的十八大剛閉幕不久,也就是2012 年12 月,黨中央便從立規矩開始,頒布八項規定,向黨內外“徙木立信”。這份短短數百字的八項規定,開啟了中國共產黨激濁揚清的紀律作風之變,辦成了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2014 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從黨的性質、宗旨出發,首次明確提出“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新論斷。在這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要用紀律管全黨、治全黨,要求各級黨委要在思想認識、方法措施上跟上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把紀律挺在前面。正是基于對紀與法關系的深刻認識、科學界定,準確把握破法必先破紀的規律,黨中央提出“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把紀律挺起來、立起來,執行到位”的思路理念,不僅為加強紀律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更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規劃了實施路徑,實現了黨的紀律建設的重大理論創新,成為管黨治黨思想理念的一次飛躍。

隨著實踐的發展與時間的推移,黨對自身紀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對黨員的自律要求也日趨嚴格。2015 年10 月,中共中央修訂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黨的紀律的內容、違紀的相應處分都作了明確的界定。該《條例》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梳理黨章對黨員及干部的紀律要求,強調黨員不僅要模范遵守國家法律,還必須接受更加嚴格的紀律約束。2016 年10 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強調在黨內監督中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黨的十九大修改通過的黨章在第七章“黨的紀律”部分,明確了黨的紀律主要有六大紀律,強調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手段等內容,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律建設的理論創新成果與實踐創新成就,為未來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8 年7 月,中央政治局再度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進行修訂,特別強調要把執紀和執法貫通起來,嚴格依照紀律和法律的尺度,堅持紀嚴于法、紀法協同。2018 版《條例》是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它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將黨的紀律以黨規黨紀的表現形式固定下來,并嚴明了黨的政治紀律,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強調紀法貫通,推動黨的紀律建設不斷創新發展。時隔三年,再次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出修改,體現了黨中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將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的堅定決心和擔當精神,向全黨釋放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強烈信號,有利于增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凝聚力、戰斗力,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使黨能夠經得起各種風險考驗,更好擔當起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完善黨內監督執紀問責制度

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不能忽視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必須杜絕權力的任性,將其關進制度的籠子。因此,強化黨內監督對于黨的紀律建設來說是非常必要的。長期以來,黨對于監督工作是十分重視的,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有兩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一是“牛欄關貓”,監督體系不健全;二是瞻前顧后,不敢監督、不愿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健全完善黨內監督制度,指出:不想接受監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同時,強調要扎緊制度籠子,加強監督體系建設,特別提出要強化黨內監督。2015 年1 月以及2016年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和六次全會上,都突出強調要增強黨內監督的問題。2016 年10 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體現了全面監督、織密監督網的要求。一方面明確規定了各類監督主體的監督責任,另一方面則強調了要將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結合起來。這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對于如何加強黨內監督一次頂層設計的嘗試,同時也是當前以及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進行黨內監督的基本遵循。它對于完善黨內監督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保障。2018 年3 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是反腐敗國家立法,更是監督公權力的利器,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依法實現監察全覆蓋。

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懈的努力,中國共產黨已經建立起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形成了各種監督組成的強大合力。其中,加強紀委內部監督,防止出現“燈下黑”,是這一時期完善黨內監督的重要一環。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紀委要加強自我監督,提出要解決誰來監督紀委問題,解決好“燈下黑”問題,紀檢機關清理好門戶,執紀者要做遵守紀律的標桿,各級紀委要強化自我監督、自覺接受黨內和社會監督,建設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干部隊伍,為全黨全社會樹起嚴格自律的標桿。2017 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為紀檢機關和紀檢干部樹立起高與嚴的標準,對履行監督職責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嚴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既要靠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又要靠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執紀問責,而且后者相對而言更為重要。為更好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紀委把改革的刀刃對準自己,對自身體制和職能進行全面改革,把精力聚焦到監督執紀問責主業上來。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清理和精簡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把不該干的事交出去,把該干的事擔起來;第二步,堅持內涵式發展,優化整合內設機構。通過內部挖潛、盤活存量,把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向執紀審查和監督工作傾斜;第三步,推進組織和制度創新,激發動力和活力。中央紀委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推進派駐機構全覆蓋,共設置47 家派駐機構,將監督的“探頭”架設到139家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創新組織制度和方式方法,實現對277 個中管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巡視全覆蓋,保證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

2017 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督查情況匯報,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刻剖析,并對有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圖為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拍攝的被東峰礦業開礦點破壞的植被

隨著制度的完善,黨的十八大后,紀檢監察機關從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到初步核實、立案審查、審理報告,始終堅持用黨章黨紀衡量,用紀律的語言描述;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定期分析研判信訪形勢,開展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大起底,按照談話函詢、初步核實、暫存待查、予以了結等方式進行處置;堅持抓早抓小,發現苗頭及時糾正,對反映的一般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約談函詢,讓本人作出說明,所在黨委(黨組)書記簽字;對如實說明的予以采信,了結后向被函詢人反饋澄清,體現了黨對干部的信任;存在違紀問題的,查清主要違紀事實后,綜合考慮違紀性質情節和認錯悔錯態度,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體現黨的政策。這一時期,黨中央堅決查處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對山西省委領導班子作出重大調整;對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嚴肅問責,467 人受到責任追究;對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涉及的477 人嚴肅處理;嚴肅查處遼寧省系統性拉票賄選問題,共查處955 人,其中中管干部34人;對民政部原黨組、原派駐紀檢組管黨治黨不力嚴肅問責,原黨組書記、分管副部長、派駐紀檢組組長受到責任追究;嚴肅查處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典型案件中的失職失責問題,18 人受到問責。

鍥而不舍推動八項規定走向縱深,維護黨的紀律嚴肅性,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監督執紀問責常態化工作,也是新時代紀律建設的鮮明特征。據統計,2020 年全國查處的136203 起問題中,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造成嚴重后果的有3203 起;在聯系服務群眾中消極應付、冷硬橫推、效率低下,損害群眾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有3369 起。在查處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中,違規收送名貴特產類禮品742 起,違規收送禮金和其他禮品15746 起;違規公款吃喝7381起,違規接受管理和服務對象等宴請3615 起;違規操辦婚喪喜慶3500起;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14351起;公款旅游以及違規接受管理和服務對象等旅游活動安排2886 起。事實證明,這些常態化的監督執紀問責,對于嚴明黨的紀律、凈化黨的政治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懸巡視這把利劍

巡視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在總結以往巡視經驗的基礎上,把巡視工作擺在管黨治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巡視作為加強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總體部署,深入推進巡視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賦予巡視制度新的活力,探索出了一條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有效路徑。

為更好地發揮巡視的作用,黨中央加強對巡視工作的領導力度。2013 年4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關于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巡視工作情況的報告》,賦予巡視工作更高的地位和作用,為開展十八屆中央巡視工作指明方向。隨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中央巡視工作規劃(2013—2017 年)》,并首次聽取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十八屆中央第一輪巡視情況匯報。此后,每輪中央巡視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都要聽取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情況匯報。習近平總書記更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每次聽取匯報都詳細審閱巡視報告,對巡視中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評判,對重要的整改、處置工作作出指示,明確了“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巡視工作方針,有效解決了過去巡視“任務寬泛、職能發散”的問題;創造性提出“巡查式”“點穴式”“回訪式”“機動式”等方式方法,擦亮了巡視利劍,增強了巡視威懾力和實效性。根據黨中央部署,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對31 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巡視工作進行了全覆蓋的專項檢查,通過示范傳導、檢查傳導、制度傳導,不斷推動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在中央的部署與指導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也加強對巡視工作的領導,紛紛建立黨委“五人小組”和黨委常委會聽取巡視情況匯報制度,由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向黨委“五人小組”、黨委常委會匯報每輪巡視綜合情況,以便于及時研究巡視發現的問題、處理意見和整改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書記在“五人小組”聽取匯報時的講話,必須報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備案,這一規定有利于加強中央巡視領導小組對地方巡視工作的領導。

為深化巡視工作,推動巡視全覆蓋,黨中央自上而下建立完善巡視工作格局。推動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是完善巡視工作極為重要的一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率先改進巡視工作,強化管黨治黨責任制。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加強對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巡視工作的領導,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發揮省級巡視的基礎作用。按照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對巡視工作重視程度明顯提高,把抓巡視作為落實主體責任的具體化,建立黨委常委會會議和書記專題會議研究巡視工作制度,黨委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對巡視發現的問題,表態更加鮮明、要求更加明確、措施更加具體。省、直轄市、自治區巡視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全部建立由紀委書記任組長、組織部長任副組長的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并明確為同級黨委工作部門。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巡視工作不斷深化發展,監督效果明顯提升,有力促進了各級黨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落實。

為使黨內監督不留死角,黨的十八大后市縣巡察工作全面鋪開,形成強烈的震懾效應。巡察作為巡視工作向市縣延伸的有效方式,填補了縣級以下巡視監督的空白,與巡視工作的方式方法、本質屬性相同,將新修訂頒布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作為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巡視和巡察相結合,形成全國一盤棋,市縣巡察打通黨內監督“最后一公里”,推動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與巡視工作一樣,市縣一級的巡察工作主體是市縣一級黨委。市縣黨委要善用巡察制度利器,發揮巡察利劍作用,積極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巡察工作采取常規巡察與專項巡察相結合、以專項巡察為主的方式進行。按照巡察全覆蓋的制度機制要求,派出巡察組的黨組織對每屆任期內所有單位至少覆蓋一遍,縣級還要做到對信訪集中、群眾反映強烈且處理問題矛盾不力、軟弱渙散的行政村(社區)黨組織進行“延伸式”專項巡察。巡察流程包括巡察準備、巡察了解、報告巡察情況、反饋巡察意見、組織整改督查、立卷歸案等環節。巡察重點根據對象特點而定,對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側重“四個著力”“兩個責任”的監督;對基層黨員干部,側重解決“處事不公平、履職不廉潔、作風不民主、行為不守紀”等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巡察工作要貫徹落實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會議精神,聚焦扶貧領域和民生問題,注重把發生在基層群眾身邊敗壞黨的形象,執法不公、吃拿卡要、優親厚友、以權謀私等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問題,以及貪污、截留、挪用、套取惠民資金、涉農補貼等“微腐敗”問題列為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結合各地實踐探索,把巡察制度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大制度創新舉措,制定《關于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見》,推動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全面鋪開市縣巡察工作。

在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成績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黨的十九大之后的幾年來,巡視工作在繼承中創新發展,從巡視工作五年規劃明確把“兩個維護”作為巡視根本任務,提出深化政治巡視“六個圍繞一個加強”的總體要求,到聚焦職能責任、圍繞“四個落實”開展政治監督,賦予了政治巡視更加明確的內涵要求,探索出更為有效的路徑方式,不斷開創新時代巡視工作的新局面。

綜上所述,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發揚紀律嚴明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通過嚴明黨內各項紀律尤其是政治紀律,規范黨內各種規矩,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處各種違紀違規行為,促使全體黨員干部養成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習慣,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

猜你喜歡
黨的紀律執紀黨中央
黨的紀律發展歷程簡表
時局圖
監督執紀故事三則
警惕戰時執紀陷入“五大誤區”
從“看齊”說開去
資中縣:“三招”化解鄉鎮執紀難
三臺縣:“三大行動”從嚴執紀
如何堅持紀律面前一律平等
關于黨的領導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