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某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長治久清評估

2021-07-04 01:54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程善平
區域治理 2021年6期
關鍵詞:評議河道水體

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 程善平

一、基本情況

本項目為皖北某城市主城區黑臭水體整治項目,整治范圍包括環城河、三八河、老沱河等共計12條河道,整治總長度約50千米,整治水域總面積約132萬平方米。

通過現場調研和資料分析,該市水體黑臭成因主要來源于5個方面:一是該市現有的合流制管網的污水直接進入了附近河道,造成了附近及下游河道的污染;二是有些管網截污不徹底,而且存在沿線的雨、污水管網錯接、混接的現象,造成了污水進入附近河流的現象;三是一些直接排入河流的分流制雨水管道,其初期雨水帶來的河流污染;四是周邊的居民以及景區附近河流游客向河內亂扔垃圾,造成了河流污染;五是現狀水體多為封閉水體,流動性差,水體自凈能力弱。

針對12條水體現狀和黑臭成因,該市主要采用了活水循環、控源截污和內源整治等多種修復技術進行綜合整治。整治后效果良好,已通過初見成效評估,現將進行下一步長治久清評估階段。

二、評估要求

初見成效評估和長制久清評估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效果評估的兩個階段。黑臭水體治理完成后,首先進行初見成效的效果評估,在初見成效評估達到要求以后,3—6個月再進行長制久清的效果評估。

根據建辦城函(2017)249號規定,長制久清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公眾評議報告、水質監測結果、工程竣工驗收材料和政策機制建設。

長制久清評估需黑臭水體治理所有工程完工,并提供所有工程竣工的證明材料和相關的影像證明材料。公眾評議至少需要進續行連2次,每半年進行1次,兩次的公眾評議滿意度均為90%及以上才滿足長制久清公眾評議要求。水質監測作為輔助判斷依據。政策機制建設情況是長制久清評估的重點內容,是初見成效評估和長制久清評估的最大差別。(見圖1)

圖1 環城河兩次滿意度調查統計圖

三、評估內容

(一)公眾評議

本項目采取公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水體整治效果進行公眾評議,調查對象和范圍為該市12條河道影響范圍內(沿每條河道周邊半徑1千米范圍內)的單位、社區居民和商戶。本次調查隨機選取了不同職業、年齡和性別的居民,填寫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我們一共進行了兩次滿意度調查,兩次發放的問卷調查表數量均超過100份,兩次調查表的有效回收率均在99%以上。

據統計,12條河道的兩次公眾評議滿意度均在90%以上,其中:環城河兩次滿意度均達到100%。第一次受訪者對該水體治理的效果表示非常滿意的有21%,表示滿意的有79%,無人表示不滿意,第二次受訪者對該水體治理的效果表示非常滿意的有4%,表示滿意的有86%,無人表示不滿意。

(二)水質監測

為了客觀評價水質改善效果,業主單位委托了第三方檢測單位,于2020年5—10月對該市12條河道的水質開展監測,時間連續6個月,監測項目包括透明度、DO、NH4-N和氧化還原電位4個指標,監測頻次為每月不少于1次。其中環城河一共布置了13個監測點,詳見表1。

表1 環城河監測點位及監測頻次表

對照黑臭水體污染程度分級標準表,對第三方水質監測數據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12條河道所有指標連續6個月(5月—10月)均無黑臭。(見表2)

表2 城市黑臭水體污染程度分級標準表

(三)工程竣工驗收材料

本項目收集了12條河道的可研等設計相關文件、合同、竣工完成驗收報告、整治前后的錄像及影音資料等。根據業主單位提供的資料分析:所有工程已通過竣工驗收,驗收資料完整。

(四)政策機制建設

該市目前已經全部實行了河長制,“一河一策”,明確責任,各級河長及時深入一線開展巡河任務,發現問題現場指揮,每條河道均設置有公示牌,公示該段河長的姓名、電話、管理的范圍、河段的長度、養護的目標、工作職責、監督電話,市名可以隨時進行監督舉報。河長制的實施有效推動了該市黑臭水體的綜合治理和長效管控。

同時,該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按照PPP模式實施,項目績效考核機制明確,按效付費效果明顯,項目經費已納入該市中長期財政預算,后期運營養護資金有保障。

因此,該市在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和資金方面均保證了項目的長期穩定運行。

四、評估結果及建議

綜上,從公眾滿意度調查表、第三方水質監測數據、工程竣工資料以及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四個方面的評估結果來看,該市的12條黑臭水體治理均符合“長制久清”的評估要求。建議繼續做好后續維護管養工作,落實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分工,定期監督檢查,避免出現返臭現象。

五、結論

文章在分析了安徽省某市的黑臭水體現狀和整治情況后,對照“長治久清”的評估要求,從公眾評議報告、水質監測結果、工程竣工驗收材料和政策機制建設四個方面進行了評估,從而得出結論,提出建議,為后續的長治久清評估提供思路。

相關鏈接

城市黑臭水體是百姓反映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不僅損害了城市人居環境,也嚴重影響城市形象。近幾年“讓市長下河游泳”的呼聲反映了百姓對解決和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強烈愿望。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系統性強,工作涉及面廣。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并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猜你喜歡
評議河道水體
強化述職評議 落實主體責任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處理淺探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與農村污水處理程度探討
生態修復理念在河道水體治理中的應用
河道底泥脫水固化處理處置技術的研究
本市達到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河道里的垃圾
創新評議形式 提高評議實效
對“自度曲”本原義與演化義的追溯與評議
“兩官”評議:人大司法監督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