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河林業局森林生長量、枯損量調查與分析

2021-07-06 14:12班振國張樂王勤斌石國青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21年3期
關鍵詞:生長率蓄積量林業局

班振國 ,張樂 ,王勤斌,石國青

(1.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監測規劃院,呼和浩特 010020;2.內蒙古自治區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呼和浩特 010020)

森林生長量、枯損量調查是經營森林資源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測定各類林木的生長量和枯損量,及時掌握森林資源動態變化,評價各種樹種、各齡級的生產潛力,預測發展趨勢,可為林業經營單位制定林業發展規劃和經營決策,制定營林技術措施,確定采伐限額,科學合理經營現有森林資源提供科學、準確、系統的依據。

1 基本情況

北大河林業局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東南坡,行政區劃隸屬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1°56′03″~123°08′00″,北緯48°49′29″~49°43″55″,東與畢拉河林業局相連,北與烏爾旗漢林業局為鄰,西與免渡河林業局接壤,南與阿榮旗為界,總經營面積363 824.0 hm2。其中,有林地面積291 534.6 hm2,占林地面積的80.13 %;疏林地面積117.8 hm2,占0.03%;灌木林地面積1 808.3 hm2,占0.50 %;未成林造林地面積43.4 hm2,占0.01 %;無立木林地面積2 754.6 hm2,占0.75 %;宜林地面積1 365.4 hm2,占0.38%;輔助生產林地面積66 199.9 hm2,占18.20 %。林地使用權為國有,森林覆蓋率80.10%,林木綠化率80.60%。

北大河林業局活立木總蓄積量26 415 338 m3,其中活立木蓄積量26 374 814 m3,占總蓄積量的99.80 %;枯倒木蓄積量41 605 m3,占總蓄積量的0.20%。在活立木蓄積量中,有林地蓄積量25339990m3,占活立木總蓄積量地96.07 %;疏林地蓄積量2 591 m3,所占比例不到0.1 %;散生木蓄積量1 032 233 m3,占3.91%。

2 調查方法

2.1 生長量調查

生長量調查采用臨時標準地法進行。標準地的形狀設置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標準地面積根據優勢樹種株數控制,一般要求幼齡林株數在250株以上,中齡林株數在200 株以上,近、成、過熟林株數應在150 株以上。標準地測設采用羅盤閉合導線法,閉合差不大于1/200。在標準地內分別對樹種、徑階進行每木檢尺,對每個樹種、徑階選3株在平均胸徑±0.5 cm 的樣木測高,在優勢樹種內選擇一株近似于平均胸徑、平均樹高的樣木進行解析木測定。通過標準木、解析木測定數據進行計算和綜合分析,算出各樹種、各齡組林木的生長量和生長率。

2.2 枯損量調查

枯損量調查主要指林木的自然枯損量,有林地各優勢樹種的枯損量主要依據標準地調查并結合小班調查進行。

3 調查結果

全局活立木年毛生長量793 283.3 m3,生長率3.02%。其中:活立木年凈生長量785 178.7 m3,生長率2.98 %;年枯損量8 104.6 m3,枯損率0.04 %。詳見表1。

表1 生長量(率)、枯損量(率)分布表

3.1 有林地凈生長量(率)

在活立木分布中,有林地年凈生長量754 841.9 m3,每公頃年生長量2.59 m3,生長率2.98%,有林地年生長量占活立木年凈生長量的96.14%;疏林地年凈生長量88.3 m3,每公頃年生長量0.75 m3,生長率3.41%,疏林地年生長量占活立木年凈生長量的0.01%;散生木年凈生長量30 248.5 m3,生長率2.93%,散生木年凈生長量占活立木年凈生長量的3.85%。

3.1.1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林型分布

從林型分布來看,年生長量較大的林型主要分布在草類—落葉松林、草類—白樺林和榛子—白樺林。其中:草類—落葉松林的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21.06%;草類—白樺林的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16.13%;榛子—白樺林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12.64%。其他各林型年生長量情況詳見表2。

表2 生長量按林型分布

3.1.2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優勢樹種分布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優勢樹種分布以天然落葉松、白樺、山楊、黑樺、柞樹、人工落葉松占優勢,這些樹種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99.72%;其他優勢樹種的年生長量僅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0.28%。詳見表3。

表3 生長量按優勢樹種分布

3.1.3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齡組分布

在齡組分布中,中齡林的年生長量為優勢,年生長量638 898.3 m3,每公頃年生長量2.76 m3,生長率3.07%,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84.64%;其他齡組的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15.36%。詳見表4。

表4 生長量按齡組分布

3.1.4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林種分布

在林種分布中,防護林的年生長量為優勢,年生長量535 315.0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2.59 m3,生長率2.98%,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70.92%;其次為一般用材林,年生長量215 917.0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2.56 m3,生長率2.96%,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28.60%;特用林的年生長量最小,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0.48%。詳見表5。

表5 生長量按林種分布

3.1.5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郁閉度分布

在郁閉度分布中,年生長量主要分布在0.6~0.7之間,郁閉度0.6的有林地,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40.11%;郁閉度0.7 的年有林地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55.41%;其他郁閉度的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4.48%。詳見表6。

表6 生長量按郁閉度分布

3.1.6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地位級分布

地位級Ⅲ級的年生長量最高,年生長量357 016.6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2.92 m3,生長率3.07%,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47.30%;地位級Ⅱ級的年生長量152 978.2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3.06 m3,生長率2.93 %,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20.27 %;地位級Ⅳ級的年生長量180 577.0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2.48 m3,生長率2.99%,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23.92%;其他各地位級的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8.51%。詳見表7。

表7 生長量按地位級分布

3.1.7 有林地年凈生長量按森林類別分布

在森林類別分布中,國家級公益林的年生長量87 330.4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3.87 m3,生長率2.91%,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11.57%;地方公益林的年生長量最大,年生長量452 393.7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1.89 m3,生長率3.00%,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59.93%;商品林的年生長量215 117.8 m3,每公頃年生長量為2.11 m3,生長率2.97%,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28.50%。

3.2 森林年枯損量(率)

北大河林業局森林年枯損量主要為自然枯損量,年枯損量為8 104.6 m3,枯損率0.04%。其中,有林地枯損量為7 709.3 m3,枯損率為0.04%;散生木枯損量為395.3 m3,枯損率為0.04%。

3.2.1 年枯損量按優勢樹種分布

在自然枯損量分布中,興安落葉松的年枯損量最多,年枯損量占年總枯損量的50.51%;其次為白樺,年枯損量占年總枯損量的39.62%;柞樹年枯損量占年總枯損量的5.64%;黑樺年枯損量占年總枯損量的4.23%。

3.2.2 年枯損量按齡組分布

從齡組分布來看,枯損量主要分布在中齡林和成、過熟林中。中齡林年枯損量占年總枯損量的43.04%;成熟林和過熟林年枯損量分別占年總枯損量的33.18%和15.32%。見表8。

表8 各齡組年枯損量分布

3.2.3 散生木年枯損量按優勢樹種分布

在散生木枯損量分布中,白樺的年枯損量最多,年枯損量占散生木年枯損量的43.94%;其次為黑樺和柞樹,黑樺年枯損量占散生木年枯損量的23.65%;柞樹年枯損量占散生木年枯損量的22.57%;落葉松的年枯損量僅占散生木年枯損量的9.84%。見表9。

表9 散生木各優勢樹種年枯損量分布

4 生長量與枯損量的變化分析

4.1 生長量變化分析

以2011 年凈生長量與2001 年調查數據相比,全局活立木年總生長量增加了217 178.7 m3,增幅為38.24%,其中:有林地年生長量增加了204 153.9 m3,增幅為37.07 %,疏林和散生木增加了13 024.8 m3,增幅為75.24%。在有林地中,幼齡林和成、過熟林的年生長量有所減少,中齡林和近熟林年生長量有所增加,特別是中齡林增幅較大,增加幅度為69.09%。不同齡級林木生長量之所以有所不同,是因為林木在幼齡林階段,林木剛開始生長,生長處于起步階段,生長較為緩慢;林木在成、過熟林階段,由于樹木生長衰敗枯竭,樹木生長緩慢。加之幼齡林和成、過熟林分布面積較小,所以,它們的生長量也較??;而當樹木處于中齡林、近熟林階段,樹木正處于生長旺盛階段,生長迅速,所分布面積也較大,生長量較大。詳見表10。

4.2 枯損量變化分析

從變化分析表可以看出,北大河林業局林分的自然枯損量減幅較大,減少了104 580.4 m3,減幅為92.81%。其原因主要是有林地內枯立木和病腐木的減少造成的。詳見表10。

表10 生長量、枯損量變化分析表

5 小結

興安落葉松和白樺為北大河林業局的主要優勢樹種,同時也是構成全局林木年生長量的主要組成部分。從優勢樹種年生長量的分布可以看出,針葉林與闊葉林年生長量的比重為4∶6,因而在今后營林工作中,要因地制宜,通過營造林著力改善樹種結構,提高針闊混交林的比重,提高森林的生長速度和質量,早日建成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

在森林類別分布中,國家級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商品林生長量所占的比重為1∶6∶3,在其齡組分布中,中齡林的年生長量占總生長量的84.64%,符合北大河林業局中齡林所占比重大的特征。

在地位級分布中,地位級Ⅲ級的年生長量最大,年生長量占有林地年總生長量的47.30%;其年生長量在地位級結構中屬中等,該類型森林一旦遭到破壞,恢復困難,所以,在經營管理上,對這類森林加大保護力度,杜絕破壞。

人工林資源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大河林業局人工林面積為10 478.8 hm2,年生長量為25 251.8 m3。經過多年開發,天然林資源瀕臨枯竭,人工林的儲備緩解了天然林減少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前,在天然林全面禁伐的同時,加大對人工林資源的培育力度,是全面提升北大河林業局森林資源數量與質量的有效途徑,從而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

猜你喜歡
生長率蓄積量林業局
省林業局舉行系列活動慶祝建黨100周年
日本落葉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積生長率代替林分蓄積生長率可行性驗證
用鄉情傳遞雪鄉雪韻——記大海林林業局夢幻家園客??偨浝?劉文
淺談大楊樹林業局森林防撲火工作的現狀及對策
當陽市森林植被碳儲量及其價值評價
祁連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與碳儲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植物栽培溫室大棚養殖林蛙試驗
細雨春泥潤小花:記鐵力林業局關工委委員曹鋒朱廣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