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英語職業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2021-07-07 20:06左俊峰
經濟師 2021年5期
關鍵詞:社會發展英語教育職業教育

摘 要:文章通過理論與實證分析,探究了新時代下英語職業教育的教學現狀,并從理論角度系統分析了高等職業教育中英語學科的具體辦學方向?;诖?,文章提出了在市場經濟時代推動英語職業教育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策略,從而可以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讓英語職業教育發揮應有作用,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職業教育 英語教育 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F240;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1)05-190-02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必然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教師通過一定的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滿足其日后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其二,結合時代與市場經濟的實際需求,以實踐為導向,把專業技能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在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提高我國的制造能力、提高勞動力素質、提升國家產業競爭力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如何讓英語教育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是擺在每一位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英語職業教育中的教學現狀

我國的職業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本身就很晚,英語教育更是如此。英語職業教育也經歷了幾次改革,并且對英語基本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英語職業教育的教育過程涉及到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多個層面,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中的英語教育,本身應該具有實踐導向。實際英語職業教育現狀中,高等職業院校實踐教學理論還處于發展階段,很多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與社會發展需求嚴重割裂,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與普通高等院校英語教學趨同

不同性質的教育決定了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差別就是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職業教育主要是以培養技術性人才為目標,而普通高等教育則是以培養普通專業型人才為目標導向。高職院校目前混淆了普通導向英語教學與高職階段英語教學的差異性與獨特性,仍然有很多高校采取大水漫灌式方式把二者等同起來。在不少高職院校中,依然把學生的英語考試等級與期末書面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目標與考核目標。這樣一來,高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與職業性導向漸行漸遠。

(二)缺乏實踐性、職業性特色

我國職業院校在教學大綱出明確提出了“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大綱要求。簡言之,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高職學生在掌握一定英語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專業所學需求,加強英語的職業性與實踐性訓練,從而提高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依然采取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英語課堂的教學永遠是教師課堂講授理論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互動,沒有反饋,沒有實踐。填鴨式的教育永遠帶有墨守成規的屬性,教師墨守成規式地照本宣科授課,學生墨守成規式地應付考試,這些英語教學模式收效甚微,造成了職業教育中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也越發不高,更很難體現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實踐性與職業性特點。

(三)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缺乏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

教師的素質是任何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教師的素質高,學校的辦學水平與辦學標準就高。從英語職業教育的層面來說,一定意義上,師資能力對英語職業教育的是否成功有效有決定性作用?,F實情況中,一方面,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師對職業英語教育的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向缺乏正確的認知,只強調理論說教,過于偏理論的引導;另一方面,如今的高等職業教育中,缺乏具有相關企業單位或者市場經濟主體工作經驗的教師,很多英語教師基本知識不缺乏,但是缺乏市場經濟的信息流向,不懂如何把英語專業與相關專業技術很好地融合于教學。

二、英語職業教育中的教學改革對策

(一)明確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目的

做任何事情,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觀念可以引領實踐。從職業教育的角度來講,所有的職業都要把學生的未來就業放到首位。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一點,很少有職業教育學生未來從事純學術工作,更多的是干與自己專業相關的事情。因此,在英語職業教學中,英語的教學應該就是以職業的發展為導向,著眼于培養合格的技術人才與應用型人才。首先,在培養手段的選擇上,應該優先讓學生在獲得基本的英語的知識前提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重點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性交際的能力。其次,在培養的模式上,應該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協調統一,而不是大水漫灌式的理論講授。最后,在培養的人文關懷上,要讓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個性、多樣性需求得到充分體現。新時代下的英語職業教育更加凸顯“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廣大英語教師要更多關注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是什么,英語學習的痛點是什么,最大限度地解決學生學習英語與專業學習協調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二)加強英語職業教育中的實踐性與職業性特色

構建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的英語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英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使英語職業教育真正滿足職業教育的特點,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與社會的需求,以此來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英語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其一,按專業的不同,分門別類對待。一方面,針對專業教育中的管理類專業,應該按照基礎英語到職業英語的兩階段培養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外語學習的綜合素質和后續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對于一些社交型專業,明顯對于英語的交際能力要求很高的職業,比如文秘專業、酒店會展專業等,應該重點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重點開展職業英語與基礎英語的有效融合,使得學生掌握日常工作的必備交際用語;第三方面,對于專業性較強的職業,比如機電,計算機等專業,應該重點加強學生專業英語的學習,培養學生利用英語獲取有效專業信息的能力,使得英語這門工具助力專業的發展。其二,加強與相關企業、機構的合作。要想順利實現職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性導向,必須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企業、行業機構的合作,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拿出資金與誠意建設系統化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教融合基地,讓更多學生與老師參與市場主體的情景中來。除此之外,還要對實踐教學基地分門別類,與學生的不同專業技能進行結合,可以有效增進學生的學習指向性,增強實踐示范效應。

(三)提升教師素質,加強“雙師”師資的培養

目前,在整個英語職業教育中,很多教師還是通過學校的教研活動類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學校在招聘教師的時候,也是只關注教師的學歷背景,很少關注是否具有相關關注經驗。很多教師缺乏企業工作經驗,缺乏相關行業背景,從而導致了對學生職場語言的實踐教學形成了一定的障礙,導致英語職業教育教學的實踐性貫徹得并不好。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解決此問題:其一,應該重視選拔教師的多渠道性,不能只注重傳統的師范類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要重視選拔具有相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經驗與相關行業背景的教師進入英語職業教育的隊伍中去,突出教師教學的“職業性”特點。其二,減負教師日常的教學任務。職業教育中的英語教學不能像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任務量一樣,還是遵循傳統的備課、教學、考試、閱卷模式,要讓教師抽出時間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提升教學方法,特別是與學生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了解前沿動態,這樣才能靈活駕馭職業英語的教學。其三,學校專門拿出資金,為職業英語教師提供到企業實踐鍛煉的機會,在實踐技能上加強訓練,讓教師更好地理解職業英語教學的目標與市場的需求,從而防止在日常的教學中偏離實際應用,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與企業社會對職業英語的需求嚴重脫節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四,聘請兼職教師作為補充。我國的英語職業教學可以采用聘請兼職教師的方式,比如,從外貿企業、旅游公司、商務公司等聘請一些具備相關專業技能與良好英語基礎的員工來學校兼職任教,使得學生受到最前沿的英語實踐教學技能訓練,有效提升英語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形成與職業能力培養相關的必備素質。

(四)系統設計教學內容,改革課程方案

職業教育英語必須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整個英語的課程方案應該因專業而異。高職的英語教育應該包括兩個階段,也即基礎英語階段和職業英語階段。在教學設計中,每個部分的側重點是什么,如何進行二者的銜接,這應該是職業英語教育關注的問題。其一,在基礎英語教學上,應該重點培養學生扎實的英語學習能力,在教學模式的創新上體現師生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目標上,應該重點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強化情景交際。扎實的英語知識是一切職業英語的前提,我們不能舍本逐末,必須引導高職學生扎扎實實地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鞏固。其二,在職業英語階段,我們要讓學生了解此專業特點,打破以往的只悶頭學習不管學習目的的死學習循環。要在職業英語教學中,滲透相關專業知識的前沿動態,讓學生懂得社會與經濟的需求是什么,自己應該具備何種能力才能勝任以后的工作。這樣一來才能使得英語的教學真正服務工作應用,為學生日后的專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三,分專業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職業英語的教育應該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有機結合,做到因材施教,因專業教學。比如,對于旅游專業學生,應該在教學方案中注重語言交際能力與人際交往的能力培訓;對經貿專業的學生,要加強經貿知識的加強,引導學生了解當今世界經濟貿易的前沿動態,了解所學專業的價值;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加強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英語的學習,讓英語的工具作用凸顯出來。其四,設計綜合科學教學考核與評估手段。英語職業教育中,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一樣,只注重傳統的英語考級與書面成績,要面向職業特色,制定多元化的評價模式與考核方式。比如,重點關注學生的課外英語實習經歷,把學生參與企事業的課題或項目納入考核標準。此外,增強日常課內課外英語活動的表現考核,提高學生的主動實踐、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結束語

英語職業教育是有其獨特的特點的,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必須要進一步結合時代特點,以企業與社會需求為導向,從教學目標、教學模式、課程設計等方面鼎故革新,全面調動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此才能有力體現職業英語教育的辦學特色,讓英語職業教育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高亞利.產教融合視域下的職業英語學科建設新范式[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5):89-91.

[2] 潘瑩鶯.高職院?!半p創型”英語人才培養研究[J].河南工學院學報,2020,28(03):54-56.

[3] 徐秀媛,李景慧.以就業為導向優化高職英語教育[J].知識經濟,2019(25):134-135.

[4] 陳予.探析高職英語教育改革如何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J].知識經濟,2018(16):113-114.

(作者單位: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簡介:左俊峰(1974—),女,山西太原人,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現為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師。]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社會發展英語教育職業教育
五年制高職教育英語教育專業文化建設探索
淺議公文與社會的發展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淺談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