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臺區水土保持區劃及防治布局研究

2021-07-08 05:45
中國水土保持 2021年7期
關鍵詞:控制區永定河豐臺區

王 晶

(北京市豐臺區水文和水土保持工作站,北京 100071)

豐臺區位于北京市南部,屬北京市中心城區范圍,土地總面積305.5 km2,永定河由北向南貫穿全區,將豐臺區分為河東和河西兩大部分。根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結果,豐臺區水土流失面積為24.4 km2,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區的山區,嚴重影響了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2]。

水土保持區劃是水土保持規劃的基礎,是在土壤侵蝕類型分區的基礎上,根據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水土保持技術條件等進行分區,確定水土保持總體布局、生產發展方向及相應的措施,可為生態環境建設、區域管理與發展提供科學依據[3-5]。本研究基于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結果、《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和《北京市水土保持規劃》,在市級水土保持規劃的基礎上,將豐臺區劃分為4個區級水土保持功能區,并提出“一屏、一帶、兩區、多網”的水土保持總體方略,針對各區水土流失特點提出了分區布局防治對策,希望能為豐臺區水土保持規劃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為推進豐臺區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打好基礎。

1 水土保持分區

豐臺區地跨山地、丘陵、平原,不同地區地貌類型及土地利用多樣,水土流失類型、方式和危害不同,特別是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對水土資源利用和保護的需求也不相同。為了做到因地制宜、因區施策、因害設防,科學合理布設水土保持措施體系,按照“與北京市水土保持功能分區銜接,突出區內相似性和區間差異性,主導因素與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以小流域為單元,采用地貌類型、林草植被覆蓋率、人工硬化地面率等指標,結合空間分析,進行豐臺區水土保持功能區劃分。豐臺區共涉及地下水源涵養區和城市徑流控制區2個市級水土保持功能分區,根據上述原則與方法,在市級水土保持規劃的基礎上,將全區劃分為4個區級水土保持功能區,即西北山地土壤侵蝕控制區、河西平原地下水源涵養區、永定河沿岸地表水源涵養區與河東城市徑流控制區。各功能區涉及的小流域及面積詳見表1。

表1 豐臺區水土保持分區

2 總體布局

按照規劃目標,以《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和《北京市水土保持規劃》為重要依據,緊緊圍繞北京市發展目標和豐臺區功能定位,綜合分析水土流失防治現狀和趨勢、水土保持功能的維護和提高需求,提出豐臺區水土保持總體方略,即圍繞“一屏、一帶、兩區、多網”的水土保持空間格局,以“保土護水、控污除澇,改善人居環境,促進水土資源持續利用”為中心,以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為抓手,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重點,強化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和監測預警,健全水土保持支撐體系和保障措施,構筑安全穩固的水土保護生態防線。

一屏,即西北山地生態屏障,是北京西部山地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豐臺的后花園和旅游休閑勝地。應堅持保護和治理并重的原則,全面控制水土流失,促進生態修復,提升水土保持設施功能,保障區域生態安全。

一帶,即永定河生態維護帶,是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京重要的綠色生態走廊,也是豐臺區最亮麗的風景線。應加強水環境、水生態治理與保護,保障湖庫水源安全和景觀品質。

兩區,即河西平原和河東平原水土保持區。應加強地表徑流控制和雨洪資源利用,減少城市積水內澇,控制面源污染,保護地表和地下水源地;加強土壤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維護生物多樣性,保障水源安全、防洪安全和人居環境。

多網,即河流水系生態維護網。應通過溝渠連通、河道治理、小型水體近自然修復、柔性護岸、植被護岸、河流沿岸植被保護帶和濕地建設,恢復河道生態功能,改善水質,構筑生態健康、藍綠交織的生態網絡體系,促進水城共融。

3 分區布局防治對策

3.1 西北山地土壤侵蝕控制區

西北山地土壤侵蝕控制區位于豐臺區西北部,面積66.56 km2,占全區土地面積的22%,涉及5條小流域,涉及長辛店鎮、長辛店街道、云崗街道、王佐鎮等全部或部分區域。區內地形起伏顯著,有低山、丘陵、臺地等。水土流失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兼有重力侵蝕。該區分布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點或易發區,存在大量廢棄礦山裸露巖壁,部分地區土層薄,植被覆蓋度不高,水土流失高度敏感;部分河(溝)道上游治理程度不高,水文地貌形態較差,人為干擾強烈,溝道沿岸存在垃圾堆放、違建搭設現象,給行洪安全和水源安全帶來隱患;丘陵臺地區坡面多為果園經濟林,水平階或樹盤等水保設施陳舊、破損或建設標準不高,灌溉配套設施不完善,易引發水土流失。

該區應加大生態保育和修復力度,結合森林撫育、低效林改造和地質災害防治、裸露巖體修復等方式,優化森林結構,豐富植被色彩,提高林草覆蓋度,穩定陡坡險坡,構建多層復合的生態修復防線;山麓丘陵區,禁止隨意取土、挖砂、采石和棄土、棄渣等行為,禁止陡坡開墾和種植農作物;坡地經濟林,修復梯坎,平整田面,完善節水灌溉設施,實施保土耕作,同時控制化肥、農藥施用,防止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構筑水土保持生態治理防線;加強河(溝)道生態治理與保護,整治村莊、居民區、景點環境衛生,杜絕垃圾、污水入河進溝,確保行洪空間和清水下山,構筑水土保持生態保護防線。

3.2 河西平原地下水源涵養區

河西平原地下水源涵養區位于河西地區山前沖積扇,面積52.31 km2,占全區面積的17%,涉及5條小流域。區內地形平緩,以傾斜平原為主,部分地區有沖溝或溝渠坡地,在建或擬建供水廠1處、污水或再生水處理廠4處。該區是北京西部山前特色風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豐臺區現代都市農業和文化休閑產業的集中發展區,也是北京市重要的地下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該區以農業經濟發展為主,區域基礎設施及生態環境建設相對滯后,農村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和再利用能力有限,農業面源污染及畜禽養殖等污染現象存在,地區水環境、水生態問題較突出,人居環境質量亟待提升。由于地勢傾斜,南部及東南部局部低凹地帶洪澇災害風險較大。

因此,該區應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和地下水,依法清理違法建筑和排污口;通過農業結構調整、生態農業建設、循環農業建設、基本農田保護、農田林網建設等措施,提高農業生態功能,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通過生態城市、綠色城鎮和綠色隔離建設,在村鎮人口集中區采取“五同步治理”,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結合河道支溝治理,拓展溝道生態空間,建設濕地、雨水滯蓄調節設施,攔截污染物,凈化水源。

3.3 永定河沿岸地表水源涵養區

永定河沿岸地表水源涵養區位于永定河沿岸,面積24.70 km2,占全區面積的8%,涉及3條小流域。區內地形平緩,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水土流失類型以風力侵蝕為主。該區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水源地和生態河流廊道,是保障北京生態安全和水源安全的重要區域,但區域內林草覆蓋率不高,永定河兩岸部分區域生活垃圾、污水未得到有效處理,人居環境質量整體不高,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對區域河道水體環境和地下水影響較大,急需改善和治理。

因此,該區應實施污水、垃圾、廁所、溝道、面源污染“五同步治理”,結合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建設,提升改造現有林分,增加景觀植物和基礎設施,統籌岸線景觀建設,對河湖濱岸敏感區實施保護修復,建設河岸濱水生態清潔小流域,維護河道及周邊水環境,提升河流防洪排澇能力。

3.4 河東城市徑流控制區

河東城市徑流控制區分布在河東地區,面積161.93 km2,占全區面積的53%,涉及12條小流域,地形平坦,除局部零星有5°以上的起伏地形外,大部分地區坡度在5°以下,水土流失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該區城市人口密度大,開發強度高,地表硬化面積大,匯流作用強,極易形成降水徑流、積水成澇,造成雨水資源流失。同時,在降雨徑流的攜帶下,泥沙、污染物等進入雨水管網或河道,淤積管網,加劇河道水體污染。

因此,該區應調控地表徑流,減少城市內澇,涵養地下水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壤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型小流域。綜合應用微地形、濕地、集雨式綠地、透水地面、雨水調節池等措施,提高雨水有效入滲,減少徑流積澇,降低城市內澇風險,避免地面泥土沖刷進入路面或管網。水源保護地及周邊,應嚴格控制生產、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城市面源污染,合理調節土地利用,增加林草植被覆蓋度。通過建立多層次、全方面的“滲、滯、蓄、凈、用、排”措施體系,形成城市統一的水生態基礎設施自然保護系統,使治理后的生態清潔小流域達到海綿城市徑流排放要求。

4 結 語

豐臺區水土保持區劃分為西北山地土壤侵蝕控制區、河西平原地下水源涵養區、永定河沿岸地表水源涵養區與河東城市徑流控制區共4個水土保持功能區,其中:西北山地土壤侵蝕控制區應重點保持土壤、涵養水源、防災減災,保障區域生態安全、水源安全和人居安全;河西平原地下水源涵養區應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和限制地下水開采,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永定河沿岸地表水源涵養區應保護和改善地表水環境,涵養水源、維護水質,提升綠色走廊景觀和生態品質;河東城市徑流控制區應調控地表徑流,減少城市內澇,涵養地下水源。豐臺區水土保持區劃是全區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對于提高區域水土保持功能與宏觀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控制區永定河豐臺區
靶向敲除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區增強子HS2對K562細胞轉錄組的影響
豐臺區各級工會為防疫一線送上“娘家人”慰問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線通水工作正式啟動
北京市豐臺區少年宮
基于OMI的船舶排放控制區SO2減排效益分析
北京市豐臺區超聲質控調研分析
美麗河北之永定河
一條母親河的前世今生——大型音舞詩畫《四季永定河》精彩綻放
核電廠控制區出入口建筑設計
管好高速建筑控制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