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環境保護對水土保持的影響探討

2021-07-12 07:09孫慧敏
探索科學(學術版) 2021年4期
關鍵詞:水土資源荒漠化水土保持

孫慧敏

哈爾濱市尚志生態環境局 黑龍江 尚志 150600

前言

水土流失影響了自然環境中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也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對水土流失進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對實現土壤生態環境保護是十分方便的。為此,必須采取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以促進可持續發展,防治水土流失。

1 我國生態環境現狀及保護的意義

1.1 水土流失嚴重 我國國土面積大,資源豐富,但人類的不合理利用卻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成為我國最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全球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資源面臨著水土流失問題。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不同地區水土流失的表現各不相同。要解決水土流失問題,就必須針對我國土壤問題的特點對癥下藥。我國對水土流失問題重視,采取了多種措施,但仍有一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生態環境。水土流失破壞土地資源,降雨量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下降,水資源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對植物的破壞嚴重。大雨過后,水災、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可能性更大。

1.2 水資源短缺及土地荒漠化 我國擁有2824億立方米的水資源,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眾多,地理分布不均,導致水資源嚴重短缺。另外,由于降水的時間分布不均,水資源大多集中于洪災期,但是洪水等水資源卻難以利用,并且造成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經歷洪水的沖刷,土壤侵蝕也較為嚴重。南方的秋天是干燥的,而北方則是冬春季。每年這個時候,幾乎沒有降水,導致河流干涸,造成干旱。洪澇旱災不僅影響了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土地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生產、生活必需的自然資源。地球上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干旱的、主要為沙漠的。由于不合理的開發,沙漠的邊緣被侵蝕向外,造成土地荒漠化,并進一步侵蝕土地。當前,土地資源的破壞與破壞十分嚴重,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土地荒漠化問題。許多資料表明,我國荒漠化面積已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形勢不容樂觀。土地荒漠化是指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導致的土地干旱且難以利用。倘若任由土地的自由發展,土地荒漠化只會越來越嚴重。

1.3 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 在水土流失防治和管理過程中,需要調查和了解該地區的情況,分析水土流失狀況和有關參數,制定更加科學的計劃和措施。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能夠更好地發揮可視功能,配合政府工作規劃,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提高水土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水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利用不僅包括日常用水,還包括防止水污染、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灌溉用水。利用適當的技術避免水土流失產生的一些列問題,提升人居環境。在水土資源保護過程中,利用最新技術收集相關資料,分析水土流失原因,為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加強植被監測與管理,加快治理土地荒漠化步伐。其目標明確,技術方法得當,就能夠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問題加劇。若能有效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就能顯著減少水土流失,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這自然包括當地降水和地下水等因素的影響、循環。因為它們會引起生態環境的變化,造成水土流失。同時,也要注意廢水排放環境治理的角度。統籌生產,推動低碳生活。避免因污水處理問題造成的土壤資源減少。與此同時,應注意在當地水土資源總體規劃下,保護生態環境。有關部門要把生產與排放問題協調起來,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改善水土資源保護,推動解決水土流失問題。

2 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對策

2.1 制定完善的制度及支持力度 要進一步推進水土保持工作,實現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管理,就必須根據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全面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制定生態恢復方案。倘若在實踐驗證了生態系統修復計劃合理后,就要確定工作應當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體系。增強生態環境管理者的水土保持責任意識。制定和完善薪酬制度,獎勵優秀員工,激勵員工的積極性。要用知識解決問題,就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更先進的技術,確保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發揮更大的作用,員工就必須自我提升和自我學習。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管理是非常專業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更多的支持。首先要保證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能夠為水土保持工程提供科學合理的工程設計。其次是需要購置先進的設備,技術上完全支持水土保持。還要加強技術交流,使員工能夠學習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不斷創新,有效管理生態環境。水土保持工作復雜,需要長期的財政支持。為了保證水土保持項目有足夠的資金,需要明確負責人,并加強員工的責任意識。

2.2 做好工作的總體規劃 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治理的作用需要較長時間,而且有些工作需要重復進行。具有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標準,制定相關方案,確保實現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治理目標。為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規劃,必須選擇相應合理的技術,根據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當前的生態環境。土壤保持和生態治理至關重要,它們為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需要確保每一個工作項目都符合我國的實際需求。

2.3 注重生態保護及水土保持工作間的協調 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需要人們的重視和重視,這也是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以環境保護經驗為基礎,認識兩者的關系構建生態環境與水土保持從不同角度,探討新的方法和技術,管理、協調和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的益處。有利于加速城市化進程,增加植被覆蓋,防治土地荒漠化,充分發揮氣候調節作用。政府相關部門還應該鼓勵支持植被建設,保護水資源,減少因澆灌導致的氣溫變化,減少灰塵。要從城市景觀設計的角度解決問題,植樹造林能夠儲水蓄水,避免陽光直射,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的溫室效應,降低地面溫度。還可以營造美麗的生態環境,為人們創造美好的居住空間。生態環境的治理需要所有人的參與,生態環境建設保護與水土資源利用才能更加有效。

3 結語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土壤的水分和養分,改善土壤質量、水資源質量是關乎民生的問題。針對水土流失問題,應當結合本地區水土流失問題的實際情況,運用科技手段,從復雜的生態關系中,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對策。

猜你喜歡
水土資源荒漠化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章程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成員名單
辛店溝水土保持示范園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黃河流域農業水土資源時空匹配特征分析
荒漠化地區復合生態系統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共建美麗家園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動綠色發展——寫在第二十五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國召開第25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紀念大會
松嫩—三江平原地區農業水土資源匹配格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