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與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及VAS 評分分析

2021-07-15 07:14邢飛張林勝陳宏賦高敏
中國實用醫藥 2021年18期
關鍵詞:壓縮性成形術經皮

邢飛 張林勝 陳宏賦 高敏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是當前臨床脊柱微創治療最主要的幾種術式,經臨床實踐發現,二者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中具有椎體高度恢復明顯,后凸畸形矯正理想,疼痛度低的優勢[1],因此在臨床中已得到認可并被廣泛使用,該兩項術式在臨床治療,操作及適應證上既存在一定的相同點,又有一定的差別[2]。本次研究針對此展開探索,以2017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0 例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與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及VAS 評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7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0 例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傷椎:T114 例,T1219 例,L122 例,L29 例,L36 例。采用計算機隨機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 例。觀察組男6 例,女24 例;年齡56~82 歲,平均年齡(70.51±6.74)歲;傷椎部位:胸椎18 例,腰椎12 例。對照組男7 例,女23 例;年齡56~80 歲,平均年齡(70.56±6.51)歲;傷椎部位:胸椎18 例,腰椎12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①患者骨折至手術期最長≤3 個月;②患者入院后經X 線、CT 檢查明確椎體骨折,椎體壓縮幅度20%~60%;③患者椎體后壁基本完整,病變節段與臨床檢查結果一致。排除標準:①存在手術禁忌證的患者;②心肝腎嚴重功能性障礙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④未出現脊髓、神經根受損體征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骨科同一醫療小組完成,術前對患者進行徹底X 線平片、CT 及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并完成碘過敏試驗,將患者體位調整為俯臥,維持胸腰部的過伸狀態,行全身麻醉,借助C 型臂X 線機輔助完成手術操作。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經皮穿刺,穿刺針尖至椎體前1/3位置后將穿刺針針芯取出,置入導針,經導針引導將空心導管鉆入傷椎,透視觀察,以確保其深度與位置無誤,調制2~5 ml 可顯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推入傷椎,經監控透視對注射情況進行觀察,保持緩慢注入,即可轉動導管,等待骨水泥完成硬化,將導管拔出。

1.2.2 觀察組 患者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穿刺入路操作與前組相同,取擴張球形氣囊經工作通道置入,將其緩慢放入傷椎前3/4 位置,對球囊進行加壓,經擴張使椎體恢復至理想高度后,回縮球囊,而后將其抽出,配置骨水泥置入,待其充滿后即停止,術中應注意擴張幅度,防止椎體爆裂。

術后要求患者保持體位30 min,待生命體征平穩,下肢活動感覺正常24 h 后即可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傷椎高度百分比增加值與骨水泥注入量,手術前后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傷椎VAS 評分[4],手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手術不良事件包括骨水泥滲漏、脊髓損傷、休克、肺栓塞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傷椎高度百分比增加值與骨水泥注入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傷椎高度百分比增加值高于對照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傷椎高度百分比增加值與骨水泥注入量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傷椎高度百分比增加值與骨水泥注入量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傷椎VAS 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傷椎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傷椎Cobb 角小于對照組,椎體壓縮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傷椎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傷椎VAS 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傷椎VAS 評分比較()

注:與對照組術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手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科老年性疾病,隨著當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逐漸增多,人群中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相關統計數據顯示[5],當前我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生率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接近10%。在治療上,以往以傳統的保守治療為主,但保守治療經長期臨床實踐發現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并且預后欠佳,患者在治療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椎體高度無法快速恢復,在此階段中患者易產生一定的負面心理情緒,并且可能存在壓瘡、肌肉萎縮等并發癥風險[6],故針對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病理特征提出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憑借其創傷小、止痛效果好、椎體強度恢復快的特性,成為臨床椎體壓縮性骨折的主要治療方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傷椎高度百分比增加值(8.84±1.21)%高于對照組的(3.76±1.17)%,骨水泥注入量(5.83±2.26)ml 多于對照組的(4.59±2.11)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兩組患者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傷椎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傷椎Cobb 角小于對照組,椎體壓縮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傷椎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在椎體壓縮性骨折治療中的止痛優勢,這是由于:骨水泥在注入后對椎體機械性強度起到了增加效果,并且在骨水泥的凝固過程中,通過聚合反應釋放了熱量以及一定的毒性作用,進而直接影響了椎體內神經末梢及周圍組織的活性,加速其變性、壞死進程,有效阻隔了疼痛介質的傳遞,進而實現了止痛效果[7,8]。

該結果與李干卿等[9]的研究結果相似,在李干卿等的研究中,以86 例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組后,A 組實施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B 組實施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結果顯示:B 組患者手術時間長于A 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A 組,術后傷椎高度增加量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術后Cobb 角小于A 組,椎體壓縮比和VAS 評分均低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次研究結論相印證。

在手術不良事件上,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作者分析[10,11]:①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中使用的擴張球囊經液態加壓膨脹,機械強度較小,在椎體內能夠自主地向內椎體阻力較小的方向膨脹,對疏松程度較小的骨小梁方向壓實,并且通過球囊周圍形成相對致密的松質骨殼,能夠一定程度上預防骨水泥的滲漏情況;②憑借預先完成的撐開空間,能夠便于更好地確定骨水泥的注入量,進而控制骨水泥用量不超標,避免了過多的骨水泥產生的滲漏;③預先撐開的空間能夠降低在骨水泥注入過程中的壓力,進而適當增加骨水泥的粘稠度,也預防了稀疏骨水泥滲漏情況出現。該結果與梁曉飛[12]的研究結果相似,在梁曉飛的研究中,以96 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后,PVP 組以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PKP 組以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結果顯示PKP 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6.25%低于PVP 組的22.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印證了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的安全性優勢。

綜上所述,在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治療中,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與經皮椎體成形術均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止痛顯著的優勢,但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能夠更好地促進患者椎體高度恢復,且手術安全性佳,更值得優先選擇。

猜你喜歡
壓縮性成形術經皮
核素骨顯像對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診斷價值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提防痛性癱瘓——椎體壓縮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中的臨床應用
一種用于經皮脊髓電刺激的可調便攜式刺激器設計
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術在膽汁瘤治療中的應用
Snodgrass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效果探討
改良導尿管在尿道成形術患兒中的應用
復方骨肽注射液配合仙靈骨葆治療老年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40例
球囊擴張法建立經皮腎通道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