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糖尿病合并甲亢的價值

2021-07-15 07:14王彩云
中國實用醫藥 2021年18期
關鍵詞:甲亢胰島素劑量

王彩云

糖尿病與甲亢在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是在我國廣泛存在的慢性代謝性疾?。?]。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合并甲亢,兩種疾病之間存在關聯情況,不利于患者的治療[2]。本文通過對160 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進行治療,探討持續胰島素皮下注射方法的使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會寧地區接受治療的160 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80 例。對照組男43 例,女37 例;年齡最小23 歲,最大52 歲,平均年齡(37.62±5.09)歲;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52±2.03)年。實驗組男45 例,女35 例;年齡最小24 歲,最大54 歲,平均年齡(36.65±6.75)歲;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67±2.4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結合相關檢查結果支持做出糖尿病合并甲亢診斷;②患者18~60 歲;③患者不存在胰島素治療史;④患者身體各臟器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患者年齡<18 歲或>60 歲;②患者因血糖水平升高而導致中毒、昏迷情況發生;③患者臟器功能損傷嚴重;④女性患者處于特殊時期,如妊娠期、哺乳期等;⑤患者依從性差,不能遵醫囑進行治療;⑥患者因多種原因退出本次研究。

1.3 方法 兩組患者首先給予甲硫氧嘧啶進行甲亢的控制,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給予飲食指導。檢測患者血糖值,并根據體重對胰島素的使用劑量進行嚴格計算。對照組采用胰島素傳統皮下注射治療,使用藥物為重組人胰島素諾活銳[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J20070043]、重組甘精胰島素(北京甘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50),重組人胰島素諾活銳為飯前皮下注射,頻率為3 次/d,重組甘精胰島素為睡前皮下注射,初始藥物使用劑量應≤0.5 U/kg,后續根據患者血糖變化情況進行藥量調整,頻率為1 次/d。實驗組采用胰島素持續皮下注射治療,將門冬胰島素通過福尼亞胰島素泵經皮下注射方式進行注射,對患者藥物使用劑量進行控制,以0.5 U/kg 為最高起始標準,基礎量為42%,將其他58%用作大劑量,分別在三餐前進行皮下注射。治療期間嚴密監測患者血糖波動,根據監測結果對胰島素用量進行相應調整。兩組患者治療時間相同,均為2 周。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胰島素使用劑量、不良反應發生率、血糖達標時間及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水平。①療效判定標準: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經測試后血糖水平已達標,治療期間患者并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經檢測血糖水平基本達標,有輕微不良反應出現,為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臨床癥狀加重,經檢測血糖水平無明顯好轉或發生惡化,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治療效果不明顯,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血糖指標包括FPG、2 h PG、HbA1c。③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糖代謝紊亂、甲亢高代謝。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88.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水平對比 治療前,實驗組患者FPG、2 h PG、HbA1c 水平分別為(13.21±3.21)mmol/L、(15.18±4.21)mmol/L、(11.22±1.41)%,治療后分別為(7.20±1.56)mmol/L、(8.52±2.64)mmol/L、(6.212.50)%;治療前,對照組患者FPG、2 h PG、HbA1c水 平 分 別 為(13.18±3.24)mmol/L、(15.20±4.23)mmol/L、(11.25±1.44)%,治療后分別為(9.81±2.55)mmol/L、(11.26±5.30)mmol/L、(8.72±1.93)%。治療前,兩組患者FPG、2 h PG、HbA1c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PG、2 h PG、HbA1c 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有所降低,且實驗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胰島素使用劑量、血糖達標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胰島素使用劑量(41.26±6.13)U 少于對照組的(70.041±2.46)U,血糖達標時間(10.27±3.51)d短于對照組的(22.07±6.55)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過程中,實驗組患者發生低血糖2 例(2.50%)、糖代謝紊亂1 例(1.25%),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5%(3/80);對照組患者發生低血糖4 例(5.00%)、糖代謝紊亂3 例(3.75%)、甲亢高代謝3 例(3.75%),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0%(10/80)。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我國,近年來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發病率不斷增長,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對正常工作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3]。其發病機制大致如下:①甲亢引起了甲狀腺激素的異常分泌,使激素的分泌量遠高于正常水平,加快了正常細胞、組織的代謝速度,從而增加了人體內氧氣的消耗,促進了體內葡萄糖被更快、更好、更多地吸收,容易促進人體內饑餓感的產生,增加對食物的需求與攝入,逐漸對正常胰腺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糖尿病的發生[4]。②人體內血糖水平長時間處于較高狀態,一方面對正常血管造成極大傷害,容易形成血栓、降低血液循環速度、增加血管內血液粘稠度[5]。另一方面,二者之間相互作用,容易引起多種并發癥,如高代謝、眼科疾病等,使患者疾病的治療難度增加,治療時間被不同程度延長,加重患者經濟上的負擔與心理上的壓力[6]。因此,在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治療中,關鍵步驟就是對血糖進行實時監測,制定詳細措施,做到對血糖水平的嚴格控制[7]。

常規手段使用胰島素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時,不能較好地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控制,血糖水平往往不能達到正常標準,其主要原因為人體內胰島素的消耗量通常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從而使患者在胰島素的使用過程中不能對藥物劑量進行準確控制,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8]。持續胰島素皮下注射的治療方式對常規胰島素使用時的缺點進行有效彌補,其作用原理與人體內正常胰島素分泌特點相同,根據時間不同為患者皮下注射不同劑量的胰島素,減少了胰島素含量過多所導致的低血糖現象的出現,為患者體內持續供應胰島素,使患者體內的葡萄糖、胰島素含量達到一個動態平衡。胰島素泵的使用位置較為固定,可以對胰島素的使用劑量進行靈活變動,避免了頻繁注射的困擾,減輕患者疼痛?,F階段,持續胰島素皮下注射的使用能夠對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在患者治療中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治療中,使用持續胰島素皮下注射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患者血糖指標水平,減少胰島素使用劑量及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使用價值較高。

猜你喜歡
甲亢胰島素劑量
·更正·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甲亢的效果觀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臟病
不同濃度營養液對生菜管道水培的影響
90Sr-90Y敷貼治療的EBT3膠片劑量驗證方法
自己如何注射胰島素
酸棗仁湯治療甲亢失眠的效果觀察
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
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
高劑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對老年人防護作用優于標準劑量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