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存在問題的分析與建議

2021-07-20 05:56賀光輝
建材與裝飾 2021年21期
關鍵詞:人行橫道盲道井蓋

賀光輝

(唐山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武漢分院,湖北武漢 430000)

0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逐步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城市無障礙環境的需求日益迫切。無障礙環境建設是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以人民群眾利益為中心政策的具體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因此,關注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構建“平等、友善、文明、和諧”的現代化新型城市,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目標。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進行推算,2010年末我國殘疾人總人數850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20%。其中視力殘疾1263萬人,占殘疾人總數的14.86%;聽力殘疾2054萬人,占殘疾人總數的24.16%。

由此可見,日益增長的殘障人士數量,對我國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的規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視覺障礙者的出行特征

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我國殘疾人主要分為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研究表明,人和動物主要通過視覺感知外界物體的大小、明暗、顏色、動靜,獲得對機體生存具有重要意義的各種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經視覺獲得,視覺是人和動物最重要的感覺。因此,視力殘疾對這一群體的生活影響是最大的。

在視覺障礙者中,盲人是行走最為困難的群體之一。盲人對城市道路和建筑設施的環境感知,主要通過手、盲杖和腳的觸感,聲音、氣味僅為輔助作用。因此,連續設置的無障礙設施,對盲人的正常通行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視覺障礙者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弱視者和有光感者,除觸覺、聽覺、味覺外,他們還能辨識對比度較為強烈的顏色變化。因此,在無障礙設施的前進方向上,采用顏色明亮、對比度強烈的條紋,可以給弱視者的通行提供較大的便利。

紅綠色盲人群對信號燈的顏色變化識別困難,其他方面與正常人無異。

2 我國城市無障礙設施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在城市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方面取得較大的進步,但總的來看,無障礙設計規范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設計、管理人員對無障礙設施的細節關注度較低。同殘障人士的實際需求相比,我國的無障礙設施整體依然較為落后。

下面筆者對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2.1 緣石坡道

城市道路緣石坡道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兩點:①緣石坡道坡口與車行道之間存在較大高差;②坡道的寬度、形式、位置不夠合理。

根據經驗,這一問題在老城區較為突出,新城區出現的概率較小,主要是道路建設年代久遠,設計、管理人員的認識存在局限性所致。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對無障礙設施的規范性、合理性問題也日益關注,上述問題出現的概率只會越來越低,產生的影響也會日益減小乃至消除。

2.2 盲道

我國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中,盲道設施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共性問題:

(1)人行道上的盲道經常被侵占。這種狀況的產生一方面是人們的意識較淡薄,未能認識到盲道對殘障人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管理養護不到位,相關部門未能及時清理、移除盲道上的障礙物。

(2)人行道上的盲道被電力、電信等井蓋打斷,地下通道中的盲道被水溝蓋板打斷。這種狀況的產生,通常是設計過程中各專業未能及時溝通導致的。

(3)盲道在避讓障礙物或交叉口處進行無謂的“蛇形”轉折,給視力障礙者辨認方向造成負擔,影響視障者通行安全。

(4)人行橫道、社區出入口處無盲道,人行道兩側的盲道系統未能有效連接,視障者無法安全、便捷地通過。

(5)行進盲道僅能提示前后方向,無法告訴盲人具體方位,易導致盲人難以辨別方向而走錯道路的情況。提示盲道除了指示盲道的起點、終點和轉折外,又要提示公交站、地鐵、人行橫道的入口,還要提示銀行、商店、廁所等特殊設施的位置。提示盲道代表的信息過多,可能讓使用者感到迷惑,無法準確獲知周邊環境信息。

(6)盲道的顏色比較雜亂,有的用黃色,有的用深灰色,有的用麻灰色,少部分用白色(不銹鋼)。盲道過于雜亂的色彩,給弱視人群辨認盲道帶來困難。

(7)公交站臺設置在側分帶時,人行道和站臺之間的盲道無有效連接。視障者無法安全、便捷地從人行橫道穿過非機動車道(見圖1)。

圖1 人行道和公交站臺無連接盲道

3 對以上問題的優化建議

3.1 對緣石坡道的優化

《無障礙設計規范》規定,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車行道之間的高差宜為零;有高差時,高出車行道路面不超過10mm;優先選用全寬式單面坡緣石坡道;寬度應與人行道寬度相同。

《武漢市街道全要素設計導則》建議,慢行交通在道路交叉口、人行橫道等存在高差變化區域,應設置坡道平順過渡,坡口與車行道間的高差必須為零;緣石坡道的有效寬度應不小于人行橫道(含自行車過街)寬度,條件允許時,優先采用全寬式單面坡形式。

因此,筆者建議城市道路緣石坡道均采用全寬式單面坡形式,坡道的有效通行寬度不小于人行橫道(含自行車過街)寬度,坡口與車行道間高差為零,坡道坡度不大于1:20。

3.2 對盲道的優化

3.2.1 盲道被侵占和盲道“蛇形”轉折問題

盲道被侵占的問題,應從宣傳、管養方面入手,提高公眾對殘障者真實處境的認識,減少侵占盲道的行為;管理部門應加強對轄區盲道的巡視和維護。

盲道需要轉折時,轉折路線應合理、順暢,避免在短距離進行多次轉折。

3.2.2 盲道被井蓋、水溝蓋板打斷問題

盲道與井蓋沖突時,可考慮采用特殊井蓋替換一般井蓋,特殊井蓋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可正常鋪設盲道磚,保證盲道連續不中斷;下層使用特殊承重材料,以確保行人的安全。特殊井蓋的承重能力應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且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見圖2)。

圖2 雙層電力井蓋

盲道被水溝蓋板打斷時,可考慮在蓋板上貼盲道條(貼)。盲道條(貼)的顏色、紋路、尺寸等指標應符合規范要求。

3.2.3 人行橫道、社區出入口盲道缺失問題

人行橫道、社區出入口處無盲道,人行道兩側的盲道無法有效連接,視障者無法安全、便捷地通過。因此,建議對現有盲道進行優化。

(1)采用突起振動標線。根據《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無障礙設計規范》規定,突起振動標線的突起部分高出路面3~7mm,盲道的紋路凸出人行道路面4mm高。因此,人行橫道、社區出入口處盲道可采用突起振動標線進行設置。突起振動標線應采用黃色,標線突起部分應高出路面4~5mm。

(2)采用盲道條(貼)。除采用突起振動標線設置盲道外,還可以在人行橫道、社區出入口處設置盲道條(貼)。盲道條(貼)應為黃色或橙色;為減少雨天盲道條濕滑程度,應采用帶防滑紋的盲道條(貼)(見圖3)。

圖3 人行橫道盲道(車行道)

3.2.4 對現有盲道類型的優化

(1)增加方向指示盲道,即“盲道指北磚”?!懊さ乐副贝u”可設置在行進盲道的起點、中點、終點及其他適當位置,間隔以20~30m為宜,用于指示北方向。盲人可通過踩踏“盲道指北磚”時的足感分辨北方向,正常人也可以通過“盲道指北磚”辨別方向(見圖4)。

圖4 “盲道指北磚”

(2)在銀行、商店、廁所等重要設施附近增加盲道“信息指示磚”,同時配套設置盲文信息指示牌或語音提示裝置?!靶畔⒅甘敬u”可采用兩個十字交叉的橫向條紋表示。

3.2.5 對盲道色彩的優化建議

根據《無障礙設計規范》規定,盲道的顏色宜采用中黃色,宜與其所在人行道鋪面的顏色形成對比,并與周圍景觀相協調。因此,設計人員應遵照規范規定,根據人行道鋪面顏色,選用中黃色或與黃色相近的深色系盲道磚,盡量避免選用灰色、白色(不銹鋼)等淺色系盲道磚。

3.2.6 對人行道和公交站臺之間盲道連接問題的建議

若公交站臺設置在側分帶,人行道與公交站臺之間設有非機動車道。設計人員應考慮對無障礙設施進行細化設計:在公交站臺(靠近站牌處)和人行道設置緣石坡道,緣石坡道應相對設置且過路距離最短,坡道之間應設置人行橫道線,人行橫道線上應設置盲道。通過采取上述措施,人行道與公交站臺之間的盲道,可通過人行橫道盲道連接成“閉環”,方便視障群體安全、便捷地搭乘公共交通(見圖5、圖6)。

圖5 公交站臺、人行道緣石坡道

圖6 公交站臺、人行道之間的盲道

4 結語

要打造一個“平等、友善、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城市,完善的城市道路無障礙環境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這要求城市建設各相關方從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立法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把控:要逐步完善與無障礙設施有關的法律法規,保證無障礙設施完善、完好地發揮作用。在規劃、設計階段,應注重無障礙設施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在實施階段,應嚴格遵守規范、設計文件的要求施工,不能麻痹敷衍。邀請殘疾人聯合會和殘障人士代表參與圖紙審查、竣工驗收等環節,確保設計文件的合理性。只有這樣,無障礙設施才能完好、完善、系統地發揮其應有作用,為殘障人群安全、便捷地出行提供應有的保障。

猜你喜歡
人行橫道盲道井蓋
井蓋上面智慧多
“機動車禮讓斑馬線”,到底怎么“讓”
盲道
小井蓋學問大
人行橫道線上行人和機動車通行路權分析
井蓋上的藝術
盲道上的思考
世界各地創意人行橫道
請為盲人留出一條道
盲道?停車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