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扶貧時代”要對作風問題零容忍

2021-07-20 04:25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5期
關鍵詞:五保戶摘帽貧困戶

因涉嫌脫貧摘帽摻假,陜西洛南頻頻被媒體曝光:五保戶安置點,住的并不是五保戶;無水可用的村鎮,水利部門竟然“政績斐然”;面對質問,當地干部在意的卻是誰家的親戚如此大膽,稱記者為“慫貨”。日前,陜西省委、省政府已經成立調查組對該問題進行調查。

從媒體報道的內容來說,其核心問題在于,當地的脫貧工作應付成分居多,至于貧困戶是否真正脫貧,生活是否真正改善,則被忽視。

當地很快做出回應,其中提到主要有兩點,一是五保戶離開集中安置點不是因為缺水,而是“系個人原因”。至于村民的外出拉水問題,則回應稱生活用水有保障,拉水是用于烤煙栽植、修建房屋。

這個回應并不能完全解釋曝光的問題。所有的五保戶不約而同地因為個人原因離開安置點?假如真是如此,其背后又是出于何種考慮?如果安置點設施完善,為何會離開?實際情況到底如何,需要進一步調查。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當地脫貧有水分,更大的問題在于,即便脫了貧,后續未必得到保障,存在返貧的隱患。比如有2019年就退出脫貧村序列的村民提到,家里的水龍頭根本不出水,是一個擺設。

摘帽是否摻假暫且不論,從不少村民的反饋看,顯然村民對于脫貧的理解與當地有關部門的認知有所不同。到底怎樣的脫貧才合格,應該聽從一線負責脫貧工作的有關部門,還是取決于負責脫貧驗收的上級部門,抑或多聽聽接受扶貧的民眾的聲音?

脫貧工作如何評估,現實中又如何開展監督,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資源,民眾對此寄予厚望,此次媒體曝光的個案頗具典型性,有必要反思。若無媒體曝光,恐怕民眾的生活困境還將延續,而反觀當地,則可能還將頂著“脫貧”的光環。對此,脫貧評估工作相應的機制,需要進一步優化。

民眾的聲音不可忽視。過去在脫貧工作中也出現這樣的問題,政府部門建設好安置點,貧困戶卻不愿意入住,這種情況多因為配套沒做好,村民一旦有了后顧之憂,就不愿意跟著政策走。在脫貧實踐中,當然不可能完全跟隨貧困戶的意見,但脫貧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終還是要多聽聽貧困戶的意見。

猜你喜歡
五保戶摘帽貧困戶
杜造海: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
云南宣布31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婦女生活(2019年4期)2019-04-19
153個:全國153個貧困縣已摘帽
農村五保戶供養方式對心理的影響
淺析農村“五保戶”供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
重視“非貧困戶”的滿意度
2017年,約10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播州區委離退局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掛幫貧困戶
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示意圖及參考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