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分析儀檢測網織紅細胞參數在貧血診斷中的應用意義

2021-07-22 09:48肖燕青陳麗芳譚曉明葉密玲江志銳余毅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14期
關鍵詞:溶血性百分率骨髓

肖燕青,陳麗芳,譚曉明,葉密玲,江志銳,余毅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檢驗部,廣東 廣州 510180)

0 引言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1]。貧血癥狀在臨床中比較常見,貧血患者通常會出現臉色蒼白、頭昏眼花等癥狀,長期的貧血還容易導致神經、呼吸、循環以及內分泌等多系統的損害,對于嚴重的貧血患者,還會出現呼吸衰竭以及急性腎衰竭等并發癥,早期進行貧血診斷,能夠盡早進行臨床干預,避免病情長期發展而造成嚴重并發癥[2]。臨床中檢查貧血的常用方法有血常規檢查、網織紅細胞計數、血紅細胞手工分類、抗核抗體檢查等。其中,網織紅細胞能夠較好反應人體的骨髓造血能力,其在貧血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3]。為進一步研究分析血紅分析儀檢測網織紅細胞參數在貧血診斷中的應用意義,本研究選擇本院治療的貧血患者以及正常體檢者各200例,分別進行相關檢測,并對網織紅細胞參數進行分析,探討其在診斷貧血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本院治療的貧血患者200例,將其設置為觀察組,另選擇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群200例,將其設置為對照組。觀察組全部為女性,年齡18~50歲,平均(33.2±1.2)歲;缺鐵性貧血99例,溶血性貧血50例,失血性貧血51例;對照組200例,全部為女性,年齡19~48歲,平均(32.5±1.3)歲;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入組標準[4]:①所選研究對象均已了解本研究的具體內容,并同意參與研究,已經簽署同意書。②觀察組患者的血紅蛋白指標與相關診斷標準相符。排出標準:①患者精神或者意識存在障礙,不能正常溝通交流。②患者有嚴重的臟器疾病。③患者配合度較低。

1.2 方法。所選研究對象均進行網織紅細胞的多參數分析,檢測儀器為日本希森美康SYSMEX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儀器型號為XN2000。檢測原理:使用熒光染料將未成熟紅細胞中的大量殘存核酸染色,用流式細胞術的原理進行檢測。被熒光染色的網織紅細胞根據熒光強度的強弱分類為四部分:HFR(高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比率)、MFR(中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比率)、LFR(低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比率)、RBC(紅細胞)。分類為HFR、MFR、LFR的紅細胞稱為網織紅細胞,特別是分類為HFR、MFR的網織紅細胞作為IRF(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指數)計數。另外,分類為RBC的紅細胞作為成熟紅細胞計數。具體檢查方法為,抽取受檢者的靜脈血液,抽取劑量為2 mL,之后對血液標本進行抗凝處理,即將所抽取的血液標本放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抗凝劑的試管中,對抗凝質量做好嚴格控制,于四小時內對網織紅細胞的百分率、網織紅細胞的絕對數以及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的百分率等指標進行檢測,對相應數據做好記錄并進行詳細分析。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網織紅細胞絕對數、網織紅細胞百分率、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百分比。即使用V、C、S三種探針在流式通道的某一位點對通過的單列細胞進行逐個的、同時的、三重的檢測,V代表低頻波,用于分析細胞的體積,C代表高頻波,用于分析細胞的核型,S代表激光,用于分析細胞的顆粒特性[5]。

1.4 統計學分析。用SPSS 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s)、計數資料行t檢驗、χ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經檢測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網織紅細胞百分率無明顯差異(P>0.05),而觀察組的網織紅細胞絕對數、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百分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網織紅細胞絕對數、網織紅細胞百分率、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百分比比較(±s)

表1 兩組網織紅細胞絕對數、網織紅細胞百分率、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百分比比較(±s)

組別 例數 網織紅細胞百分率網織紅細胞絕對數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百分率溶血性貧血 50 0.072±0.1417.439±2.63123.528±6.697觀察組(n=200)失血性貧血 51 0.068±0.0231.856±0.739 9.987±2.461缺鐵性貧血 99 0.062±0.014 1.612±0.553 12.507±3.568對照組(n=200) 200 0.065±0.0111.134±0.223 4.223±2.398 t(溶血性貧血) 0.698 33.611 33.260 P(溶血性貧血) 0.243 0.000 0.000 t(失血性貧血) 1.342 11.907 15.242 P(失血性貧血) 0.090 0.000 0.000 t(缺鐵性貧血) 1.616 9.507 19.495 P(缺鐵性貧血) 0.054 0.000 0.000

3 討論

貧血是臨床中常見的血液系統疾病,貧血的分類較多,比如有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這些貧血類型的主要特征就是導致患者機體的網織紅細胞數量增多[6]。網織紅細胞是一種尚未成熟的紅細胞,其在周圍血液中的數值能夠清楚地反映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功能,因此,網織紅細胞可以較好地用于診斷血液疾病,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7]。

在本次研究中,為進一步研究分析網織紅細胞參數在貧血中的診斷意義,研究選擇了本院治療的200例貧血患者以及同期200例健康體檢人群,對其分別進行了血液檢測,對其中的紅細胞參數進行了分析。首先,從網織紅細胞的臨床意義來看,其具有三個方面的作用。第一,網織紅細胞計數能夠判斷骨髓紅細胞系統的造血情況,當人體出現溶血性貧血時,會有大量的網織紅細胞進入血液循環,如此一來,網織紅細胞可高達0.20甚至更高[8]。當人體發生急性失血后,在5~10天內,網織紅細胞可以達到高峰,經過2周以后又可恢復正常[9]。第二,網織紅細胞能夠作為臨床治療效果的觀察指標,因為其能夠反映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功能,因此,若患者的骨髓增生功能正常,在進行抗貧血的藥物治療后,機體內的網織紅細胞在1周內可達到高峰,貧血越嚴重,網織紅細胞的數量上升越高,這種細胞數量的升高通常發生于紅細胞恢復以前[10-11]。由此可見,通過網織紅細胞數的上升情況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骨髓造血功能障礙,也可明確治療效果的好壞。所以在貧血患者的隨訪檢查中,網織紅細胞計數也是常規檢查項目之一。網織紅細胞的正常值一般在0.5%~1.5%,若相應百分比超過1.5%,則表示患者的貧血治療后出現了不良反應或者骨髓的造血功能有異常[12-13]。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患者的網織紅細胞參數進行檢測分析,得出結論,經檢測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網織紅細胞百分率無明顯差異(P>0.05),而觀察組的網織紅細胞絕對數、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百分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差異明顯(P<0.05)。說明網織紅細胞可較好地用于貧血疾病的診斷中。

綜上所述,在貧血疾病的診斷中,有效分析網織紅細胞參數,對于診斷具有良好的價值,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溶血性百分率骨髓
骨髓18F-FDG攝取模式在初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診斷骨髓浸潤的價值
碳氧血紅蛋白在新生兒ABO溶血性黃疸中的臨床意義
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部級優課)
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部級優課)
10%+10%為什么等于0.11
骨髓中缺氧誘導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B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表達
贊美骨髓
注射用頭孢替坦二鈉的安全性再評價
綱舉目張 一通百通
裸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