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生技術在現代服裝上的應用

2021-07-26 01:23金鐘藝
紡織報告 2021年6期
關鍵詞:服裝色彩結構

金鐘藝,楊 亞

(常熟理工學院 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仿生服裝學是以生物的造型、輪廓、色彩等為基礎,運用了服裝的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和色彩設計等手法,以設計出新穎、獨特的服裝造型為目的的學術。人們熟知并已運用至日常生活中的仿生服裝有蝙蝠衫、燕尾服、燈籠袖等,可見服裝的仿生技術從古至今一直是設計師在服裝創作上運用最直接、最生動的手法。本研究從造型仿生、色彩仿生、質感仿生以及結構仿生的基礎途徑來展示仿生技術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1],從制備方法上簡要分析仿生技術當下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并舉例分析仿生技術對現代服裝設計的影響。

1 仿生技術應用于服裝設計的方法

1.1 造型仿生

造型仿生,顧名思義,是仿生物的外在形態,基于生物的外部形態,在原有的認知上增添新的創意點,突破原有形態基礎,帶來更多服裝形態美感,是服裝仿生中運用最為基礎和廣泛的方法。造型仿生通常按照具象、意象兩種形式進行仿生創造。通常情況下,大多數造型會選擇具象仿生,將自然界中植物或動物的外部形態直接或間接地運用到服裝形態中,重視生物原有的特色,保持自然美感,將人與自然相融合,形成完美搭配。設計師Christian Dior傾向于具象仿生,是這一領域的代表人物。Dior對花高度的熱愛,在成為設計師之后,也靈活地將花的元素融入服裝中。在眾多花卉中,Dior最中意的是郁金香,曾多次以郁金香為設計靈感[2][圖1(a)],創作出不同廓形但依然絢麗的服裝款式,將女性比作美麗的花朵,突出女性的輪廓和形態美,展現女性獨特的魅力。此外,Dior也推行了許多以郁金香為靈感的衍生產品[圖1(b)]。

圖1 仿生服裝具象仿生之Dior郁金香靈感設計示例

意象仿生具有抽象特點,運用夸張手法,在原有特點基礎上,通過變形轉換等方式,將自然生物的內在美最大化,增加設計靈感,追求服裝風格、圖案等的仿生,突出個性主體,達到服裝設計的意境美,找到意象仿生的魅力特點。以“蠶食”為例,蠶食即蠶吃桑葉的生態情景,設計師以此為靈感,結合形式美法則,設計出“蠶”“禪”結合[3]的圖案[圖2(a)],并在服裝上進行了單一式點狀應用[圖2(b)],將蠶的成長進程和桑葉的殘缺變化進行了對比,表達了大自然的變化與統一,讓人們意識到成長和缺失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色彩仿生

色彩是能夠激發人們共性審美的、最敏感的一種形式元素,也被認為是最富有藝術性和表現力的因素。人們往往通過不同的色彩了解到不同人的性格愛好或不同時刻的情緒狀態,而色彩仿生就是將自然與情緒、心理等高度融合。在繪圖染料中可以發現,不同的顏色有對應的名字,如“朱砂”“天藍”等,此現象在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圖3(a)]。也有用水果或植物命名顏色,如荔枝紅、香蔥黃、玫瑰紫等;或者按照大自然的礦物色彩命名,如朱玉色、寶石藍、赤金色等[4]。這些色彩展現了自然美,體現了人們與大自然的親密關系。

現代設計師也常常從自然界中獲取靈感,并與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相結合,創作出有內涵、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Alexander McQueen 2010的靈感源于大海,通過色彩的仿照,生動地向人們展示了深海中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物”[圖3(b)];Dsquared2 2016將森林色彩有機運用,基于森林色調,脫離森林構造,重新構建森林色彩,結合色彩的活力特點,突出維多利亞時代女戰士驍勇善戰、無所畏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圖3(c)]。

圖3 仿生設計在服裝色彩上的應用示例

1.3 質感仿生

質感仿生通過不同的質地、紋理,模仿大自然中的生物和表面狀態,在這些基礎上進行再創造,以達到惟妙惟肖的效果。如Alexander McQueen 2013春夏女裝,通過不斷疊加下裙的層次[圖4(a)],向人們呈現了蜂巢的形象;我國品牌蓋婭傳說以“若水”為主題,通過對水生物、魚鰭、氣泡、水波等的質感仿生[圖4(b)],將生命之水生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傳達了熱愛生命與自然的理念。

圖4 仿生設計在服裝質感上的應用示例

1.4 結構仿生

結構仿生通常選擇不同的結構和功能特點,運用高科技方式模仿生物的特點,創新服裝材料。如美國杜邦公司在20世紀中期模仿北極熊毛開發出具有保暖功能的中空纖維,通過空心的中間結構來補充服裝內部的靜止空氣,增強纖維的保暖性能;Speedo公司選擇模仿鯊魚的皮膚,按照鯊魚皮“V”形結構設計凹槽組織,根據溝槽設計表層,減小摩擦和水流造成的阻力,加快游泳者的游行速度。

2 仿生技術應用于現代服裝領域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仿生技術最主要的問題在于其制備方法不夠完善,受用群體不夠大眾。如日本帝人公司研制的結構生色纖維Morphotex,無需染色便可發出光澤,但因制備工藝復雜、成本高、受眾范圍小而停產。雖然也有很多研制成功的仿生物結構的服裝纖維,但仍應不斷完善仿生服裝的制備方法,努力優化方案,探索操作簡單、成本合適并且質量過關的最佳方法,找到制作商與消費者最優的共贏平衡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而仿生技術作為仿效自然的技術,與大自然貼近,設計師在設計服裝的同時,也融入了生態設計觀念。仿生服裝的發展除了要繼續參照形式美法則以外,也要更加趨向“智能化”“生態美”,有益于提高穿著者的舒適度和保障身心健康,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3 仿生技術在現代服裝上的應用

3.1 仿蝴蝶翅膀結構生色禮服

本研究以蝴蝶翅膀結構顯色原理為設計靈感,設計出如圖5樣式的理想型結構生色禮服。因為蝴蝶翅膀上有許多透光鱗片,表面有許多凹凸不平的微小結構,在不同光線的照射下,結構的組織會散發出不同的折射、反射、衍射等光線,最終呈現不同的金屬光澤。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化學染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為服裝染色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5 理想型結構生色禮服

此外,筆者將仿生材料與服裝形式美法則相結合,在具備高性能的同時,也保留了視覺上的美感:通過腰部的收束凸顯了腰線;裙上大面積的細閃與裙擺處的不規則設計,仿佛蝴蝶在陽光下翩翩起舞,增添了服裝的韻律美。服裝整體凸顯了女性飽滿有型的廓形,體現了女性優雅與性感的氣質。

3.2 仿松塔控溫外套

本研究以松塔自動調溫功能為設計靈感,設計出如圖6樣式的控溫外套。松塔的鱗狀葉子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表現為分開或閉合,進行不同的調節,達到對應變化的效果。因此,筆者采用羊絨等吸水性強的布料:當溫度升高時,羊絨膨脹幫助熱量散發,反之通過收縮來存儲熱量,以此實現排熱、保暖和除濕功能。該服裝采用了夸張的長款燈籠袖設計,與短款衣身形成對比,體現出層次感;外套肩部采用拼接設計,將簡約的白色與豐富的灰藍色森系印花相結合,增添了服裝的色彩;內搭以中空纖維為原材料,有保暖效果;半身裙采用漸變牛仔布料,在裙邊添加了一圈羊絨花邊,與燈籠袖相呼應,使整體更加協調。

圖6 松塔控溫外套

4 結語

仿生是人類向大自然“請教”的過程。人們在進行服裝仿生時,要多觀察自然界生物的形象特點與結構特點,將外形美與心靈美、生態美相結合,滿足人們對健康、舒適生活的追求和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期望。同時,也要不斷完善科技體系,基于平衡的發展關系,實現最本真的特點。

猜你喜歡
服裝色彩結構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論結構
道具服裝
神奇的色彩(上)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論《日出》的結構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