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彈性景觀理念的河道景觀設計

2021-07-26 02:22徐南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生境防洪徑流

徐南

(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6)

0 前言

在城市景觀中,河道景觀是一類重要的景觀形態。優美的濱水景色不僅能夠為人們帶來舒適的身心體驗,也能提供理想的休閑場所。河道及河道兩側的生態敏感地帶具有較高的生態效應,能夠使區域小氣候得到調整,為動植物及人類生境的調節恢復提供載體。傳統的河道防洪堤岸以排擋為主,但對自然生境造成了隔絕,導致河道自身生態系統及泄洪能力受到影響,洪澇災害后的自愈恢復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1 彈性景觀理念

彈性的概念是指“生態系統忍受擾亂而不至于崩潰的能力,它反映了人工和自然景觀在反應方面以及在從突變中恢復能力方面具有的靈活性,同時還能保持或試圖維護傳統價值和自然和諧[1]”。

彈性概念在水生態環境中應用較早,近年逐漸發展到雨洪風險管理中,進而也開始在城市河道設計中進行廣泛應用。

彈性景觀理念的目標是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同時做到提高生態系統的彈性力和景觀性,使景觀能夠抵御和緩沖外界干擾,能夠自我修復和再生,并具有可持續性[2]。彈性概念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一般會強化植物品種和群落營造、場地使用功能多樣性、空間元素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設計要求,主要以保持人類活動、生態系統穩定的程度為評價標準。

2 基于彈性景觀理念的河道景觀設計內容

2.1 彈性的河岸設計

彈性河岸設計,需摒棄傳統防洪堤“一刀切”的形式,確保駁岸的使用功能、生態效益、防洪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發揮。

在城市邊界、規劃新區等新開發地塊或低密度區域,現階段具有更加靈活的用地條件,因而在先期規劃中可以使產業用地、居住用地、商業商務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等與防洪規劃中的行洪河道盡量遠離。河道兩側預留出的充足空間,可以在洪水來臨時增加行洪斷面形成緩沖區,降低洪水水位和水流速度,這是傳統“一刀切”河岸很難實現的功能??臻g充足的緩沖區可以采取沼澤、濕地、灘涂等形式,結合特有的植物群落打造彈性的河漫灘生境,在洪水期被淹沒,補充沙土、水分和養分,同時發揮蓄水作用緩解防洪壓力;洪水期過后,可利用植物群落的自身修復能力逐步恢復原來的生態系統,并持續凈化水體、涵養水源。

然而在高密度城市區域,緩沖區的彈性景觀設計一直是城市建設的難題,由于緩沖空間需要兼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必須采取多樣化高差處理河岸來實現。目前常用的河岸處理形式包括親水臺階、緩坡草坪、懸挑平臺、棧道、臺地式景觀等,但是臺地式景觀的高程控制、功能分區和植物配置一直是容易引起爭議的焦點。

2.2 彈性的徑流設計

彈性河道景觀設計中,還有一項重要的設計內容是彈性徑流設計,地表水徑流對于水土的沖刷侵蝕和植被的根系破壞都有著顯著影響,這種效應在坡度較大的濱河綠地中更加明顯。傳統的濱河地形設計均以單一坡向、平均坡度為基礎,這種地形容易加速地表徑流、加劇水土侵蝕,不利于濱河景觀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依據彈性景觀的設計理念,增加河岸地形的起伏、設置自觸發蓄水地形系統能夠有效地緩解這一現象,同時還能夠創設更豐富的景觀效果[3]。自觸發蓄水地形主要是以略為凸起的隔擋帶和凹陷蓄水區組成,當徑流較小時不會影響周邊徑流;而當暴雨期徑流超過臨界值時,較大的流速和流量會使雨水漫過隔擋帶進入蓄水區暫時儲存,有效減少地表徑流量。

2.3 彈性的生境設計

河道景觀中,其他方法和形式的設計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彈性生境。在已落實彈性河岸設計和彈性徑流設計的基礎上,最為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著眼于植物配置。在彈性河岸區域選擇栽植適應性較強的濕生類植物,結合鄉土樹種優先原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河灘濕地植物景觀。此類植物群落在洪水期可以調整生理狀態保持存活并發揮保土固土的作用,洪水期后能夠快速自我恢復并持續涵養水土[4]。此外,在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彈性河岸區域,生態系統更為脆弱,需要種植既耐旱又耐短時水澇的強健植物,如芒草、鳶尾、石菖蒲等。

3 城市彈性河道景觀設計實踐

3.1 杭州未來科技城概況

杭州市余杭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由于受梅雨期和臺風期交替雙重控制,降水量在年內分配呈雙峰型,峰值出現在6 月和9 月。根據杭州氣象站資料,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363.3mm,年內降雨分配不均勻,主要集中在4—9 月份,占年降雨量的66%。

未來科技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區,重點建設區域范圍內除濕地區塊保留現狀圩區格局外,其余均規劃通過抬高地面高程至4.60~4.70m 的防洪方式來滿足防洪要求,但由于建設時序原因對未開發地塊仍保留原有的防洪排澇格局。隨著不斷的開發建設,區內大量池塘、水田等被填埋抬高,致使原有圩區滯蓄能力降低,未開發地塊區內河道遇暴雨水位上漲過快,帶來較大的排澇壓力,遇大暴雨有漫堤風險,河道系統的改造迫在眉睫。

3.2 杭州未來科技城永樂區塊河道整治工程

永樂區塊位于通義長松圩區,區塊內主要包括三條相交的河道,呈“上”字型。分別是木橋港(城東路—一支河)、沙河港(G235—木橋港)、一支河(G235—余杭塘河路)?,F狀河道寬度約5~20m,河道常水位為1.20m,現狀河底標高為0.5~0.7m,規劃河道寬度為20~30m,規劃河底標高為-1.0~(-0.5)m,如圖1 所示。

圖1 木橋港、一支河典型斷面圖

3.2.1 彈性河岸設計

永樂區塊河道橫斷面設計主要采用松木樁親水型生態護岸,根據相鄰地塊路面高程及坡度設計要求,河道斷面以倒梯形銜接兩側緩坡綠化帶。雙排松木樁設置在河道邊線處,頂部標高1.25m,高于常水位5cm。

3.2.2 彈性徑流設計

永樂區塊河道兩側綠地采用1:3.5~1:5 的坡度為基礎控制高程,將緩坡綠地作為彈性的預備河道空間,洪水期可大大提升河道的行洪能力。但為減少地表徑流,以濱河綠地為中心,兩側地形依據空間起伏,形成自觸發蓄水地形系統。

3.2.3 彈性生境設計

永樂區塊河道兩側綠地主要配置的濕生植物見表1。

表1 永樂區塊河道兩側綠地主要配置的濕生植物

4 結論

河道景觀是城市景觀中一類重要的景觀形態,同時對于防洪排澇也有著關鍵的意義。因此,隨著彈性景觀理念的廣泛應用,在河道景觀中細化、落實彈性設計的思路能夠為城市建設提供更加靈活的處理手法,改善河流流域及周邊的生物生境。但景觀效益、社會效益與防洪效益的具體結合效果還需要城市管理者、建設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猜你喜歡
生境防洪徑流
格陵蘭島積雪區地表徑流增加研究
快速組裝防洪擋水墻裝置
夏季防洪防汛
02 中老鐵路:“搜山”小分隊日行萬步備戰首個“防洪大考”
基于SWAT模型的布爾哈通河流域徑流模擬研究
不同影響因素對鄱陽湖流域生境質量變化特征分析
基于MSPA-InVEST模型的北京中心城區綠色空間生境網絡優化
棗樹適應干旱生境研究進展
公益宣傳(防洪進行時)
雅魯藏布江河川徑流變化的季節性規律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