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腰叢復合坐骨神經阻滯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2021-07-26 07:02張振忠排日罕艾爾肯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11期
關鍵詞:腰叢髖部動力學

張振忠,排日罕·艾爾肯,蘇 娟

(新疆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麻醉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髖部骨折,老年群體發生率高,在各基礎疾病、臟器器官衰弱后,會增加老年髖部骨折者手術并發癥,嚴重者會造成老年髖部骨折手術者死亡,需慎重選擇麻醉措施。腰硬聯合麻醉,被證實在老年髖部骨折手術中有良好感覺阻滯效果,但老年髖部骨折者血流動力學有較大變化,術后有認知功能障礙情況,且有穿刺失敗情況,增加老年髖部骨折者麻醉風險[1]。腰叢坐骨神經阻滯,近年被應用在老年髖部骨折手術麻醉中,可維持健側肌力、感覺,可減少老年髖部骨折者循環呼吸障礙,預防尿潴留等情況。經超聲引導,可保持麻醉過程的可視性,讓腰叢坐骨神經阻滯準確度提高,麻醉位置周圍神經組織能得到保護,也能減少麻醉并發癥,得到老年髖部骨折者認可[2]。故研究納入50例老年髖部骨折危重者,旨在判斷超聲引導腰叢坐骨神經阻滯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50例老年髖部骨折危重者為對象,根據麻醉需求行組別劃分,并在2020年1月—12月完成手術。對照組:25例,年齡為65~84歲,均值(74.63±1.68)歲;有13例老年髖部骨折者為女,有12例老年髖部骨折者為男;身高為154~192 cm,均值(173.49±3.34)cm;BMI指數為19.3~31.8 kg/m2,均值(25.61±1.93)kg/m2。觀察組:25例,年齡為66~85歲,均值(75.29±1.70)歲;有14例老年髖部骨折者為女,有11例老年髖部骨折者為男;身高為152~194 cm,均值(174.45±3.71)cm;BMI指數為19.6~32.1 kg/m2,均值(26.04±1.78)kg/m2。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被確診為老年髖部骨折;經ASA分級,髖部骨折屬于Ⅳ級或Ⅲ級;存在2~3種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此前未行精神類藥物治療;年齡在65歲及以上。

排除標準:對麻醉藥物過敏;有凝血機制障礙;存在精神疾??;存在感覺異?;蛏窠洆p傷;穿刺部位存在感染。

1.2 方法

組內老年髖部骨折者均禁食8 h、禁飲6 h,為老年髖部骨折者行靜脈通路建立,記錄生命體征數據,向老年髖部骨折者行咪達唑侖、舒芬太尼靜脈注射,以0.02 mf/kg、0.1μg/kg的參數行藥物注射劑量控制。

對照組:腰硬聯合麻醉,取L3~L4為老年髖部骨折者穿刺位置,定位后向硬膜外腔穿刺,蛛網膜被刺破、腦脊液露出后,向老年髖部骨折者行羅哌卡因注射,保持3 mL的參數行劑量控制,后行硬膜外導管放置,根據老年髖部骨折者手術情況行利多卡因注射調整。

觀察組:超聲引導腰叢坐骨神經阻滯,選擇西門子公司的超聲診斷儀,以2.0~5.0 MHz為參數,行超聲探頭頻率調整,穿刺位置確定后放置探頭,觀察腰叢坐骨神經圖像,浸潤麻醉后向老年髖部骨折者行神經刺激針進針操作,以1 Hz、1.5 mA為參數,行神經刺激頻率、電流調整。老年髖部骨折者肌肉顫動時,行穿刺針方向調整,后以0.5 mA為參數,行神經刺激電流調整,若肌群收縮依然存在,則行麻醉藥物注射,后經超聲觀察麻醉藥物擴散情況。

1.3 觀察指標

行血流動力學觀察,分別以T0、T1、T2、T3代替麻醉前、麻醉后5 min、30 min及術畢,在各時間點內均行SPO2、心率、血壓測定。

行鎮痛效果觀察,此項指標根據VAS評分法測定,評估時間除術后0 h、術后6 h外,需在術后12 h、24 h、48 h分別測定。同時記錄各組鎮痛持續時間。

行不良反應觀察,在老年髖部骨折術后行此項指標統計,主要有血腫、低血壓、惡心等,同時記錄老年髖部骨折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s)表示,組間數據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數據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血流動力學指標

T0階段,觀察組、對照組無血流動力學指標差異(P>0.05)。T1、T2、T3階段,觀察組、對照組有血流動力學差異,觀察組血流動力學較穩定(P<0.05)。見表1。

表1 血流動力學指標(± s)

表1 血流動力學指標(± s)

和對照組相比,*表示P<0.05。

?

2.2 鎮痛效果

各時間點VAS分值在觀察組低,且鎮痛時間在觀察組長,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鎮痛效果(± s)

表2 鎮痛效果(± s)

?

2.3 不良反應及住院指標

老年髖部骨折手術不良反應在觀察組(4.00%)少,住院天數短、住院費用少,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及住院指標

3 討論

老年群體肢體靈活度欠佳,骨質疏松度高,而髖骨結構較特殊,承擔腿部、肢體壓力,有較多髖部骨折事件,經骨折修復手術,可恢復老年髖部骨折者生理功能[3]。腰硬聯合麻醉,此前被應用在老年髖部骨折手術中,能行麻醉平面控制,但老年群體血流動力學會有較大波動,增加老年髖部骨折者手術風險,且術后不良反應多,限制老年髖部骨折者生活。超聲引導腰叢坐骨神經阻滯近年得到推廣,此麻醉措施可保持老年髖部骨折者健側感覺,尿潴留、呼吸損傷可被抑制,還可維持較長麻醉效果,減少麻醉藥物用量,維持麻醉安全性[4]。超聲有可視化、無創性特點,能對老年髖部骨折者麻醉位置行準確定位,對目標神經行準確觀察,還能確定麻醉穿刺方向,了解麻醉藥物擴散情況,讓周圍神經組織得到保護,使老年髖部骨折手術麻醉安全性提升。經神經刺激儀輔助后,在老年髖部骨折者手術麻醉中行超聲引導,可預防神經阻滯損傷,達到確切麻醉效果,使老年髖部骨折者循環系統得到保護,且能對術后尿潴留、低血壓等事件進行防控,讓老年髖部骨折者住院時間可縮短,也能達到節約住院費用的效果[5]。

綜上,超聲引導腰叢坐骨神經阻滯安全性高,可減少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不良反應,還能減少老年髖部骨折住院費用,強化麻醉疼痛阻滯效果,改善老年髖部骨折者預后。

猜你喜歡
腰叢髖部動力學
右美托咪定腰叢-坐骨神經阻滯麻醉對脛腓骨骨折病人鎮靜效果及蘇醒質量的影響觀察
《空氣動力學學報》征稿簡則
具有Markov切換的非線性隨機SIQS傳染病模型的動力學行為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高級篇)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初級篇)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中級篇)
逍遙散加味降低髖部骨折老年患者術后譫妄效果觀察
探討超聲引導腰叢—坐骨神經阻滯在老年患者單側下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超聲聯合神經刺激儀定位腰叢—坐骨神經阻滯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術的麻醉效果分析
基于隨機-動力學模型的非均勻推移質擴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