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信息技術視角下小學科學教學情境的創新研究

2021-07-28 15:36王光隆
速讀·下旬 2021年5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創新情境

王光隆

◆摘? 要:小學科學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能力十分重要,在小學階段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教學早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的教學方式。但是,只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結合起來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努力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具有新意的教學情境,充分將現代技術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融合起來,才能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筆者在總結前人小學科學教學情景創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小學科學教學實踐,分析了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小學科學教學情境創新的策略,希望本文能為小學科學教師更好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情境;創新;策略

小學科學是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一門重要課程,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此門課的進行,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好小學科學。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許多科學教師都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融合起來,通過創新,營造具有新意的教學環境,在一定的小學科學教學情境下,讓學生了解基本的科學原理基礎的實驗等等。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進行創新并營造一定的教學環境,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小學科學課的效用,能讓學生在此堂課上學到許多科學知識,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智力的開發。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技術運用不足

許多小學科學教師對于此門課不太重視,因此,在教學中沒有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們仍然沿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法,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做練習題,在下次上課的過程中對練習題進行評講,這種教學方法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少弊端。這種教學方法會將學生的思想禁錮在書本上,不能讓學生獨立思考,也不能讓學生進行創新,更不能讓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尤其是在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許多小學科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的作用,也沒有將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融合在一起,沒有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理解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沒有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對一些基本的科學原理獲得直觀的感受,這都影響了小學科學教學的順利進行。

2.教師沒有創新教學情境

許多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認識到了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融合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融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情景教學法運用不足,也沒有通過創新營造出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沒有情境基礎進行教學必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不能專心致志。這都導致學生的小學科學課學習效果不理想,長此以往,學生甚至不愿意再聽教師講課,也不愿意再看信息技術對基本科學原理的演示,這就導致了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難以真正的融合起來。

二、小學科學教學情境創新的策略

1.運用信息技術營造科學情景

想要在情境教學法中進行創新,教師就應該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用現代科技營造出一定的科學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具有真實性的環境中學好知識。比如教師在講六年級上冊的科學教學內容時,在第二課“杠桿的科學”,在這里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就是“給我一只杠桿,我能撬動地球”,但是,教師不可能讓學生真正撬動地球,目前也沒有誰有能力完成這個實驗。教師就要用信息技術演示杠桿是怎樣撬動地球的,讓學生在觀看演示的過程中明白杠桿的原理。又比如教師在講“斜面的作用”這一課,盡管生活中有許多場景,比如大貨車上搭一塊鐵板,然后將很重的貨物沿著鐵板這一斜面推進大貨車里,但是教師不可能帶學生去放置集裝箱的地方觀看,通過實際的環境讓學生觀看難度太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但如果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大貨車上貨的情景,就能讓學生對斜面的作用有很好的理解,能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并幫助學生理解斜面和坡度的原理,讓學生明白,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費力。

2.充分運用多媒體再現法

現代信息技術的好處就是能夠通過音樂、圖像、圖片、文字等再現一定的場景。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就應該運用媒體展現出真實的科學情境,通過媒體再現法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掌握科學知識。比如教師在講“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這里,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形狀,并運用多媒體展現出形狀的抗彎曲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瓦楞紙不同形狀的抗彎曲能力,多媒體技術可以將瓦楞紙折成V型、L型、u型、T型等各種形狀,然后對這個不同形狀的抗彎曲能力進行測試。又比如,教師在講“拱形的力量”這里,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拱形。比如房屋的構造有許多是拱形結構的,許多橋梁也是拱形的。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讓學生了解拱形受力面以及拱形的支撐作用,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趙州橋的設計,讓學生明白,趙州橋的橋把拉住了拱足,抵消了拱向外的推力,減少了橋墩的負擔,橋面也比較低而且平坦,于是方便人民同人們通行,而且也能夠承受巨大的力量。多媒體再現法能夠將抽象的原理變成直觀的物體演示,對于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種適用于小學科學教學的教學現代信息技術學習情境。

三、結語

小學科學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思考能力都十分重要,小學科學教師要重視這一門課程。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小學科學教師還應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具有新意的教學情境,通過新穎的科學教學情境,讓學生學好這門課。要通過具有新意的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學好小學科學,教師首先應該分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信息技術運用不足,教師沒有創新教學情境的問題。在發現問題后,教師還應該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應該運用信息技術營造科學情境,教師也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再現法,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理解小學科學中的重點、難點,并提升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小燕.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苑教育,2021(03):39-40.

[2]于廣民.現代信息技術視角下小學科學教學情境的創設[J].遼寧教育,2019(21):5-7.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創新情境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護患情境會話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