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策略研究

2021-07-28 16:02黃婭
速讀·下旬 2021年5期
關鍵詞:改變留守兒童小學

黃婭

◆摘? 要:留守兒童在農村小學中存在比較普遍,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無法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給予直接監督和指導,導致留守兒童養成了許多不良學習習慣。而小學階段是孩子奠定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積極存進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轉變對孩子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小學留守兒童不良習慣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改變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改變;策略

學習習慣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環境的條件反射形成的思想和行為定勢,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通常需要家庭教育和在校教育的共同努力。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確實比較嚴重,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指導,促使他們養成了許多不良學習習慣。

一、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現狀

(一)課前預習習慣

課前預習是小學生需要養成的重要學習習慣,通過課前預習,他們能夠初步了解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理解,找出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在課堂學習中通告教師的指導或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得到有效解決,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課前預習通常由教師布置預習任務有小學生在家庭環境中完成的,但是,許多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嚴重,在缺乏家長的有效監督和指導的情況下,未能養成課前主動預習的習慣,進而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二)課堂聽課習慣

在課堂上,小學生需要做到認真聽教師講課,積極與老師和同學進行課堂互動,這樣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從小學留守兒童在課堂上的表現來看,絕大多數留守兒童行為自律性較差,他們很容易在課堂上走神,而且,在課堂上發言也不夠積極,在課堂上的表現比較呆板。

(三)課后作業完成習慣

課后作業是教師布置的課后學習任務,是對課堂教學內容或以往所學知識的強化與鞏固,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小學留守兒童中,許多孩子在完成課后作業時書寫不認真,有些孩子甚至存在抄襲他人作業的情況,不能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改變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原則

(一)情感性原則

留守兒童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原因在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他們在長期缺乏父母關愛的情況下,內心存在孤獨感,往往形成比較自閉的性格;同時,他們年齡尚小,行為缺乏自律性,在缺乏家長有效監督和指導下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因此,在改變留守兒童學習習慣時,教師需要遵循情感性原則,給予留守額肉湯更多將表揚和激勵,避免對留守兒童進行過多的批評和指責,通過教育感化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自覺性。

(二)漸進性原則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但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需要通過教師和委托監護人的共同努力最大程度地進行彌補。要改變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養成的不良學習習慣需要避免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漸進的加以改變和糾正,不斷進行學習習慣強化,這樣才能促進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三、改變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策略

(一)開展小組互助學習模式

互助小組分為課堂互助小組和課后互助小組?;ブ〗M是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家庭情況等因素進行小組劃分,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小組成員可以在小組學習中互相幫助,相互影響,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教師在改變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中可以利用這種互助學習的方式,在課堂互助小組劃分是,將留守兒童分別劃分各小組中,由學習能力比較強的非留守兒童擔任小組的組長,讓組長起到示范和課堂監督作用;在課后互助小組劃分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家庭住址等方面的因素,本著就近的原則,將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劃分到同一小組,課后學習地點選擇在非留守兒童家庭和學校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監督,逐步改變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

(二)加強對留守兒童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指導

留守兒童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不良學習習慣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指導,教師可以發揮出自身的職能,最大程度對家庭教育的缺失進行彌補。

例如:在培養留守兒童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習慣中,教師可以給孩子布置預習和復習提綱,將預習任務細化到每個細節,讓留守兒童按照教師的提綱進行有步驟、有目標的預習,從而避免了留守兒童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盲目性。

采用這種方式改變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中,教師需要及時對孩子預習和復習情況進行檢查,與留守兒童進行及時溝通,了解他們在預習和復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給予必要的幫助,從而逐步培養留守兒童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

(三)加強留守兒童課堂聽課習慣的培養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對于在課堂上經常溜號的留守兒童,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吸引留守兒童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教師需要密切關注留守兒童在課堂上的行為變化,對留守兒童主動互動的行為要及時加以表揚和鼓勵;對于哪些課堂上表現沉悶的留守兒童,教師要經常與他們單獨溝通,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給予他們更多關愛,從情感上感化他們,喚醒他們自身活力,從而養成課堂注意聽講、積極互動的習慣。

(四)經常進行留守兒童家庭走訪

家訪是教師了解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環境的有效辦法,通過家庭走訪,可以和留守兒童的委托監護人進行面對面溝通,與孩子委托監護人共同探討留守兒童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方法;此外,通過經常進行留守兒童家庭走訪還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小組互助方案,從而提高留守兒童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留守兒童群體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思想和行為方面缺乏自律性,進而影響到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需要了解其學習習慣現狀,遵循情感性和漸進性學習習慣培養原則,發揮出教師的指導職責和學生互助作用,促進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尹國龍.培養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J].南北橋,2019:124-124.

[2]曹愛芹.農村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成因及對策教育的研究[J].好家長,2015:2.

[3]張玉.小學留守兒童不良數學學習習慣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6.

猜你喜歡
改變留守兒童小學
實現“四個”改變 提高閱讀質量
奧迪品牌峰會見證“改變”發生
淺談基于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