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申“輸入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2021-07-28 18:33李文清
速讀·下旬 2021年5期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摘? 要:20世紀克拉申提出了“輸入假說”,這一假說雖然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對于第二語言習得和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更是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本文從內容和特點等方面對克拉申“輸入假說”進行分析,同時對這一理論的優點和不足進行總結, 并結合對外漢語教學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輸入假說”;克拉申;對外漢語教學;可理解輸入

一、“輸入假說”

“輸入假說”被認為是語言監控模式的核心部分,它是在“習得—學習假說”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克拉申指出“輸入假說”能夠解釋人們如何習得語言這一重要問題。

(一)內容

1.要提供足夠數量的語言輸入

“語言習得需要大量語言輸入”,因此在第二語言教學中,語言輸入的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要為學習者提供語言輸入,更要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提供大量的、足夠的語言輸入??死暾J為第二語言學習者除了依靠語言能力來理解目的語,還會依靠語境來理解目的語,而足夠數量的語言輸入則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提供了理解目的語的語言情境。

2.要提供可理解的“i+1”語言輸入

克拉申認為“我們通過可理解的語言來習得超出我們現有水平的i+1結構”,大量的、足夠的語言輸入對于第二語言學習者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語言輸入并不是沒有條件的,而是可理解的“i+1”的語言輸入。

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是指語言輸入的信息要為學習者所能理解,如果提供給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輸入學習者不能理解,那么即使提高再多的語言輸入都是無用的。但是如果只為學習者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只能原地踏步,不會得到提升,因此克拉申提出要“保證語言輸入材料的難度稍高于學習者目前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即“i+1”。

3.“輸入假說”與習得有關,與學習無關

克拉申的“輸入假說”是在“習得—學習假說”的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輸入假說”與習得有關而與學習無關,這就要求足夠的可理解語言輸入要在自然的語言環境中被第二語言學習者習得,同時也意味第二語言學習者對語言輸入的“理解”是對語言材料意義的理解,而不是對語言結構的理解。

(二)特點

1.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輸入假說的重要特點之一,它要求為學習者提供的語言輸入必須是學習者所能理解的,而且強調這種理解是語言意義的理解。

基于可理解性的特點,第二語言教師在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入時,要正確把握學生現有的語言水平,并且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來選擇合理的語言材料,發揮語言輸入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作用。

2.“i+1”原則

“輸入假說”的另一大特點就是“i+1”原則。 “i”表示學習者原有的語言水平,而“i+1”則是稍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目標水平?!癷+1”的語言輸入難度稍高于學習者現有的語言水平,這有利于第二語言學習者為了理解語言輸入而聯系語言情境、上下文等進行自主思考,幫助學習者實現由“i”到“i+1”的飛躍。

(三)優缺點

1.優點

(1)大量的可理解語言輸入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環境

“輸入假說”的主要內容就是要為學習者提供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這也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情境,有利于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目的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目的語國家學習目的語會比在本國學習目的語更加容易,因為在目的語國家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語言輸入,接觸到更多的可理解語言輸入,這些都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提供了語言情境,不僅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掌握目的語,而且有利于學習者語音的學習和矯正,也有助于學習者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

(2)習得的基礎上的語言輸入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克拉申的“輸入假說”是在習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他認為“輸入假說與習得有關,與學習無關”,同時指出要讓學習者在語言環境中自然習得目的語,這樣自然的習得也能夠讓學習者在不經意間習得第二語言,相較課堂上枯燥的理論學習更富有趣味性,有利于第二語言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2.缺點

(1)可理解的“i+1”語言輸入并不明確

“輸入假說”強調要為學習者提供可理解的“i+1”語言輸入,但克拉申并沒有給“可理解”和“i+1”下一個明確的界定。

可理解輸入需要對學生的現有水平作一個判斷,但是學生現有語言水平是不斷變動的,不同學生的語言水平各不相同,不同學生對于同一語言點的理解也因人而異,而且對于學生學語言水平的劃定并沒有一個詳細的劃分標準,因此無法對“可理解”做一個明確的界定。

“i+1”也是一個不容易界定的概念,前面我們提到過,第二語言教師對學生的現有水平“i”作出精確判斷并不容易,同樣對“1”的判斷也并不簡單,教師們無法判斷什么樣的語言輸入才是“i+1”的水平而不是“i+2”或者“i+n”的水平,因此“i+1”也是不明確的概念。

(2)過分注重輸入的作用,忽略了語言輸出

語言的輸入能夠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提供更為真實的目的語語言情境,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掌握目的語,而語言的輸出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的,它能夠幫助學習者檢驗自身對目的語的掌握情況,也能夠對已經掌握的語言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同時學習者的語言輸出也為語言教師提供了反饋,有利于教師及時改進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因此在第二語言習得中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二、在漢語教學上的應用

筆者將“聽、說、讀”三大技能課教學與克拉申“輸入假說”相結合,提出幾點具體的教學建議。

(一)在聽力課中的應用

要想學好一門語言,聽懂目的語是首要前提。在聽力課堂上,漢語教師要盡量為學習者提供漢語輸入,但要注意的是提供的漢語語言輸入要以學習者的漢語水平為基礎,可以根據不同學習者的HSK等級考試水平來對漢語學習者進行大致的劃分等級。

其次要注意聽力材料要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聽力材料都是學習者十分熟悉的漢語詞匯,那么學習者的漢語水平是不會有很大的提升,適當的生詞可以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二)在口語課中的應用

在口語課堂中,可以通過教師示范發音、學生互相糾音等方式來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入。

例如,在聲母d、t的教學中,首先由漢語教師給學生示范正確發音,播放視頻幫助學生區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并且給發音不正確的學生進行糾正,隨后可以讓小組練習并且互相糾正發音,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教師發音和同學發音對于學習者而言都是一種語言輸入。

(三)在閱讀課中的應用

在閱讀課中,要為學生選擇包含一定量生詞的閱讀篇章,同時要注意為學生提供語言交流的機會。在閱讀課前,可以要求學生預習閱讀篇章并且對生詞進行注音和解釋,學生查字典的過程也是在進行語言輸入,在閱讀課上,漢語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或者朗讀生詞等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輸入和輸出,也可以通過提問課文內容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發言并進行交流,這不僅增加聽話學生的語言輸入,而且對說話學生而言,在進行語言輸出的同時也將自己的語言重新輸入并且進行檢查。

三、結語

本文從內容和特點等方面對克拉申“輸入假說”進行分析,同時對這一理論的優點和不足進行總結,并結合對外漢語教學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

在第二語言習得和教學中,語言輸入是貫穿始終的重要組成部分,克拉申“輸入假說”的提出雖然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這一理論對于第二語言習得和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更是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真實的語言輸入,不僅能夠幫助對外漢語教師改進漢語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也為漢語學習者提供更加真實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習者更好更快地學習漢語。

參考文獻

[1]王建勤主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美]克拉申著.第二語言習得原理和實踐.1987.

[3]吳丁娥.克雷申和他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現代外語,1990(03).

[4]朱偉娟.克拉申“輸入假說”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湖北社會科學,2012(06).

[5]潘茜茜.試論克拉申的語言輸入假說在二語習得中的應用.青年文學家,2019(33).

[6]王全義.語言輸入理論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四川大學,2007.

作者簡介

李文清(1998.01—),女,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對外漢語教學
漢語數詞“七”的文化內涵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
建設“三型”高?;鶎狱h組織實踐策略研究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淺談組織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對外漢語課堂游戲教學設計
對外漢語聽力教學初探
試析對外漢語慣用語的教學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聚合詞語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