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檔案專利計量的我國檔案技術發展態勢考察

2021-07-28 23:11王英陳雅雯
檔案與建設 2021年6期
關鍵詞:檔案信息化建設

王英 陳雅雯

摘 要:檔案專利可以直接反映檔案技術的發展態勢。文章利用定量研究法對檔案專利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公眾廣泛參與檔案技術的研發、檔案信息化建設成為重點領域、檔案技術區域發展不平衡。為此,得出強化多元主體參與檔案技術的研發、深化檔案信息化和智能化產品的創造、推進檔案技術的區域均衡發展等啟示,旨在為推進我國檔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檔案專利;檔案技術;檔案信息化建設

分類號:G306;G353.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ves Techology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Archives Patent

Wang Ying, Chen Yawe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Abstract:All archives patents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rchives technology.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the stat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technology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The public is widely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has become a key field,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technology is unbalanc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technology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nspira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technology, deepening the creation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products, and promoting th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technology.

Keywords: Archival Patent; Archives Technology;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檔案專利是不同于檔案學術研究的智力成果,它源自社會公眾自發創造力,是社會組織、個人、團體等在檔案行業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產品和方法。檔案專利統計數據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檔案技術的發展情況。文章通過對我國檔案專利的授權量、申請人組分、技術領域和地域的定量分析,考察我國檔案技術的發展態勢,并提出相應啟示,旨在為檔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1 檔案專利數據來源與處理

檔案專利數據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數據庫。首先,筆者于2021年6月24日,在該數據庫中將檢索式設置為:“發明名稱=檔案”,共檢出9838條專利數據。隨后,對命中的專利數據進行篩選,篩選數據的標準和原因有:(1)只保留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兩種類型的調查數據。我國檔案業界更加重視通過研發產品或方法來解決檔案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而偏向于對具有實用功能的檔案相關產品和方法的設計與開發,而外觀設計專利以視覺美感為目的、不追求實用功能,不是技術方案,對于考察我國檔案技術的發展態勢不具有參考價值。(2)只保留有效的授權專利。某些專利因已過保護期限、與其他專利存在沖突、不符合授予專利的實質條件等原因成為無效專利、未授權專利。(3)只保留申請人為中國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專利。原因是本文主旨在于通過檔案專利的統計結果研究我國檔案技術的發展態勢?;谏鲜龅膶@麛祿Y選標準,最終保留的檔案專利有3834條。最后,筆者對檔案專利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1)將數據導入到Excel中;(2)將初步處理的數據導入Notepad++處理成Bibexcel軟件可識別的DOC文件;(3)將DOC文件導入Bibexcel軟件中進行專利量、申請人和地域的頻次統計;(4)用Ucinet軟件構建檔案專利所在技術領域的共現網絡。

2 我國檔案專利的計量分析

檔案專利的發展態勢可從授權量、申請人、技術領域與地域四個維度描述。

2.1 檔案專利的授權量分析

從1985年誕生第一個檔案專利以來,其大體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誕生期。自1985年誕生唯一一個檔案專利以來,中間一直處于中斷狀態,直到2001年才又開始有檔案專利產生,但在此期間,檔案專利的授權量基本維持在個位數的數量級上。2012年是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年開始檔案專利的授權量不斷增多(如圖1所示),2012至2015年間,檔案專利的授權量已開始明顯上漲,幾乎是直線上升,但直線斜率不高,專利授權量的數量級在十位數上。2012年9月20日,全國民生檔案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天津召開,會議總結了全國民生檔案工作的基本情況,布置了今后一個時期民生檔案工作的主要任務[1]。此后,關于民生檔案的專利大量出現,比如,檔案盒多功能打印機及其用途和檔案盒卷面快速打印方法、提供實時直播視頻數據流檔案的裝置與其方法、車輛裝配檔案系統、在地圖上顯示檔案目錄信息的方法及系統等。

第二階段:成長期。2016年是一個分界點,2016至2019年間直線的斜率逐漸增高,尤其是2018至2019年間直線的斜率已接近1,專利授權量陡然從474上升到1263個。這是因為2016年《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出臺,其指出:“到2020年初步實現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同年,國家檔案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檔案安全工作的意見》,《十三五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總體規劃》全面實施[2]。此后,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和檔案保護的專利呈井噴式增加,如手持式檔案脫酸處理裝置、防磁化光盤檔案存儲盒、基于檔案管理系統的電子文件歸檔方法、電子檔案文件形成方法及系統、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的管理平臺、檔案殺蟲處理裝置等相繼研發并授權。2019年,檔案專利的授權量達到第一個峰值(1263)個。這可能是因為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修訂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了第一次審議,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激起了檔案界研發檔案產品的熱情。

第三階段:成熟期。2020年,檔案專利授權量銳減,甚至2021年上半年只有兩個檔案專利。雖然2021年只過去一半,檔案專利的授權量數據還不完整,但按照這個發展趨勢,今年檔案專利的授權量也會持續低迷。

2.2 檔案專利申請人組分分析

縱觀我國檔案專利的申請人組分,發現主要以個人、各類企業、大專院校、機關團體和科研單位為主。從橫向看(如圖2所示),個人和各類企業的檔案專利授權量要領先于大專院校、機關團體和科研單位。具體而言,個人作為申請人的專利占51.62%、各類企業作為申請人的專利占39.41%、大專院校作為申請人的專利占7.01%、機關團體作為申請人的專利占1.21%、科研單位作為申請人的專利占 0.72%。

從縱向來看(如圖3所示),各類企業的檔案專利授權量在2018至2020年間迅速增加,可見各類企業一直關注對檔案技術的研發,促進檔案行業產品和方法的更新、完善;大專院校和機關團體的檔案專利授權量2018至2019年間迅速增加,但漲幅要低于各類企業,2019至2020年間開始出現明顯下降。其中,機關團體的檔案專利授權量每年都會遠遠低于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檔案專利授權量的發展趨勢與其他機構都不同,它的波動頻次更多一些,且各年度的總量都非常低。其中,檔案專利授權量(>10)最大的申請人有: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鄭州中博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山東軒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漢云典檔案整理咨詢有限公司、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2.3 檔案專利技術領域分析

(1)檔案專利誕生期:1985至2012年間,2012至2015年間,檔案專利的授權量開始逐年增加,主要集中于A47、B42、G06、B65、H04、A61、E05等7個技術大類。(2)檔案專利成長期和成熟期:2016年后,檔案專利授權量越來越多,主要集中于A47、B42、G06、B65、B01、H04、E06、E05、A61等9個技術大類。通過Bibexcel對檔案專利詞頻為10及以上的技術領域構建共現網絡(如圖4),檔案專利授權量較少,主要集中于A47、G06、H04和B42等技術大類;可發現其形成了以A47B63/00、A 4 7 B 9 7 / 0 0、B 4 2 F 7 / 0 6、B 4 2 B 5 / 0 2、A 4 7 B 6 3 / 0 6、G06K17/00、H04N1/04等為中心的網絡。

根據檔案專利所在技術大類動態分布(如圖5),可將其主要技術領域分為穩定領域、新進領域、浮動領域。第一,穩定領域為從檔案專利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仍然是申請人主攻的技術領域,如G06、H04和B42等。其中,G06領域的檔案專利授權量在2015年之前幾乎穩居第一,B42領域的檔案專利授權量從2016年開始躍居第二大技術領域。第二,新進領域為檔案專利發展中最近新出現的主要技術領域,如B05、G01、F04、A62、B07、B31等是自2016年開始逐漸出現的新技術領域。第三,浮動領域為檔案專利中一直處于非重要地位、時而出現時而淡出的技術領域,如H01、H02、B44、G03等(注:檔案專利分類號含義見附錄1)。

2.4 檔案專利的地域分析

根據對檔案專利的地域分析,山東、江蘇、河南、廣東等10個省市的專利授權量占全國67.3%。一個城市社會活動越豐富,其產生的原始記錄越豐富,對檔案管理水平要求也會越高,在這樣的環境中更有利于激發對檔案產品的創新活力。而城市內在競爭力,在影響城市活力的同時也影響專利創新活力[3]。也就是說,檔案專利與城市競爭力有一定的關聯。2018年,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4個一線城市和15個新一線城市,能夠較好地體現出城市的整體競爭力。通過對“新一線”和“一線”城市與檔案專利授權量排名靠前的城市進行對比(如表1),發現檔案專利授權量前18名的城市中,77.8%為“新一線”和“一線”城市;雖然濟南、哈爾濱、長春和大連不屬于“新一線”和“一線”城市,但它們或者作為省會城市或者作為沿海城市同樣擁有不可小覷的城市競爭力。需特別關注的是,濟南雖然在城市競爭力上低于“新一線”和“一線”城市,但在檔案專利授權量上要高于很多城市。這可能是山東省專利資助政策激勵的結果,山東省專利政策激勵有效性位列第七[4],為其區域內的專利創新提供了良好條件。

3.3 技術地域考察:檔案技術區域發展不平衡

任何機制必須有它的運行環境,檔案事業的運行環境主要是指經濟環境、投資環境、市場信息環境和文化心態環境,這是檔案事業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12]。同樣地,檔案技術作為檔案事業發展的力量擔當,亦會受到各城市運行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國各區域的經濟環境、投資環境等運行環境差異較大,導致我國各城市的檔案技術發展不平衡。從更大范圍來說,各省份區域運行環境的差異進一步會體現在檔案技術發展的不平衡上。另外,城市競爭力的差異也會體現在檔案技術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一個城市的檔案專利授權量直接反映一個城市的檔案技術創新水平。檔案技術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會導致各個城市的檔案管理水平產生較大的差距,進而給各個城市的檔案服務帶來差異化體驗。因而,我們應該將檔案專利分布不均及其帶來的差異化發展納入到檔案技術發展考量范圍內,進而推動檔案技術區域發展的平衡。

4 啟示

4.1 強化多元主體參與檔案技術的研發

檔案工作不僅包括高校檔案工作、企業檔案工作、機關檔案工作,還包括社區檔案工作、家庭檔案工作等。因而,檔案技術的研發不僅需要各類企業、大專院校等機構主體的研發力量,也需要公眾主體的參與,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能為各種類型檔案工作所需要的檔案技術提供基礎質料。

一方面,要重視公眾參與的力量。國家檔案局發布的《城市社區檔案管理辦法》(國家檔案局第11號令)對規范城市社區檔案管理提出的明確要求[13],則賦予了公眾參與到社區檔案管理、服務等工作涉及的檔案產品和方法研發的正當性。根據對檔案專利申請人組分分析可知,公眾已成為檔案專利授權量的最大主體。公眾的自發性參與對于檔案技術的發展來說是一種自下而上的促進。

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各類企業的研發實力。各類企業一直是檔案專利最穩定的創造者。眾所周知,企業掌握著豐富的資源、具有較高的技術優勢,有利于開發高技術性的、高質量的檔案專利,這對于檔案技術創新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無論從以企業為代表的市場是檔案技術創新主力的既有事實,還是從企業對檔案技術創新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來說,都應該鼓勵以企業為主的檔案技術創新,進而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4.2 深化檔案信息化和智能化產品的創造

檔案信息技術可為檔案信息化建設保駕護航,檔案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14]。根據檔案專利技術領域分析,電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檔案專利已成為各界主體的主要關注點。這足以說明,以電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檔案產品已逐漸成為檔案部門開展檔案工作的主要工具,恰好滿足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要。2020年《檔案法》新增的“檔案信息化建設”一章已印證了檔案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因此,應該通過鼓勵電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為高效率的檔案工作提供更多檔案信息化和智能化產品,進而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4.3 推進檔案技術的區域均衡發展

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李明華指出:“對于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各級檔案部門都要重視起來,按照設定基本標準,逐步縮小差距的思路,推動檔案事業在總體上實現均衡發展”[15]。應該采取措施推進檔案技術的區域平衡發展,進而一定程度上促進檔案事業的均衡發展。

一方面,加強各區域的有效溝通。通過不同區域檔案技術發展經驗的分享,進而引導各個區域根據社會自發性程度設置合適的標準與政策進行引導與調節,不斷推進檔案技術的均衡發展。

另一方面,努力逐步縮小地區間的檔案工作人員學歷水平差距。根據梯度推移理論,生產力的空間推移要從梯度的實際情況出發,首先讓有條件的高梯度地區引進、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然后逐步向處于二、三級梯度的地區推移[16]。隨著檔案工作人員學歷水平的普遍提升,逐步縮小各區域間的差距,實現檔案技術發展的相對均衡。

注釋與參考文獻

[1]我們眼中2012年檔案界十大新聞[J].中國檔案,2013(1):8-9.

[2]我們眼中2016年檔案界十大新聞[J].中國檔案,2017(1):26-27.

[3][4]馬艷華.中國省域專利資助政策及其效應分析[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

[5]山東省檔案事業統計年報2016年度數據摘要[EB/OL]. [2020-09-10].http://dag.shandong. gov.cn/articles/27 BAF46/201803/1520908075709818.shtml

[6]張斌,徐擁軍.檔案事業:從“國家模式”到“社會模式”[J].中國檔案,2008(9):8-10.

[7]徐辛酉. 論檔案事業的演進形態[J].圖書與情報, 2019(6):111-117.

[8]覃兆劌.檔案傳統與檔案事業現代化[J].檔案與建設,2002(8):4-8.

[9]2018年度全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檔案館基本情況摘要(二)[EB/ OL]. [2020-09-10]. https://www. saac.gov.cn/daj/zhdt/201909/5482cc6929c d4b94b16a135517316d4f.shtml.

[10]唐暉嵐,文庭孝.基于專利地圖的專利戰略信息挖掘實證研究——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9(1):14-22, 38.

[11]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知識產權白皮書:2019[R/OL].[2020-04-15].http://aiiaorg. cn/upload file/2020/0106/20200106065816706.pdf.

[12]何志明.試論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驅動機制[J].北京檔案,2009(7):27-28.

[13]常建法.《城市社區檔案管理辦法》的內容構成及相關問題思考[J].北京檔案,2021(4):19-22.

[14]蘇紹芝.檔案工作實踐與理論研究[M]. 濟南: 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9:390.

[15]李明華.在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的工作報告[J].中國檔案,2019(4):20-28.

[16]魯小波.東北區域旅游空間結構與協同發展研究[M].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7:69.

猜你喜歡
檔案信息化建設
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的探索
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的探究
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分析
檔案信息檔化建設在醫院檔案管理中的價值探討
高校電子政務建設與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互動
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
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分析及問題對策
移動互聯網時代供電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新思路探究
公路路政檔案的信息化建設
淺談數字檔案資源與檔案信息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