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IP形象的廣繡非遺傳播

2021-07-31 11:45邊媛媛
西部皮革 2021年13期
關鍵詞:文創大眾文化

邊媛媛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1 廣繡的發展現狀

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的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廣繡是粵繡之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廣東廣泛受到關注和喜愛,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廣繡傳承人對廣繡的傳承與創新已經做出顯著的貢獻并取得成效,緊隨時代的發展與變化,與新時代的多元融合。

1.1 開展廣繡體驗實踐課

廣繡的傳承離不開人,尤其是青年人。廣繡已經走進當地多所學校,比如在中小學舉行非遺知識講座,一些學校特地開創非遺美學、非遺歷史溯源等課程,邀請廣繡大師現場教學,讓學生積極地動手參與進來[1],高校也積極與廣繡工作室建立教學合作基地,例如廣繡大廈與高校共同培養研究生,采取講座和工作室考察與體驗的多樣形式,旨在促進大學生親身近距離體驗廣繡文化,傳承廣繡優秀內涵。位于廣州永慶坊的廣繡工作室亦面向大眾開設體驗教學課,游客樂于通過一兩個小時進行實際的實踐操作,但大多僅僅局限于體驗,之后便放棄繼續修習。初入門往往對廣繡學習有強烈的興趣,入手較容易,卻極少有人沉心潛修,若要精通廣繡各種技法和創作更是需要悟性與數年的積累。

1.2 廣繡文化創意產品研發

傳統廣繡作品類型以日常用品為主要內容,其次是作為觀賞類作品。如今,針對市場上文創產品種類單一的問題,廣繡開創出多元化的產品種類,拓展廣繡產品類別,如將繡片利用在牛仔等其他面料上,在首飾、紀念禮品包裝以及軟裝等方面都有廣繡產品涉入,從日常生活用品拓展到空間環境設計等多個領域。機繡也使廣繡文創獲得生機,從經濟性、實用性上擴大了目標受眾的范圍。然而廣繡受限于制作復雜及其技藝和區域的局限,未能走進千家萬戶。

1.3 廣繡題材與技法創新

傳統廣繡的特點就是大紅大綠、大俗大雅,多以木棉花、荔枝等嶺南題材以及名人古畫為主(如圖1),吸收西方油畫光影的色彩效果[2];如今,廣繡的題材更為廣泛,跳出圖案素材的束縛,涵蓋青年人喜歡的動漫形象等(見圖2),在針法上也有所突破,廣繡大師在創作中為突顯物象結構的轉折,豐富繡作質感,創新針法。例如國家級廣繡非遺傳承人陳少芳的作品對廣繡人物肖像的嘗試取得成功,陳氏廣繡的特點是以畫入繡,獨創的“絲線色彩構成法”會根據環境和光影的變幻,形成流光溢彩的效果,這是融合了西方素描中光線明暗變化的典型作品創作形式[3]。

圖1 傳統廣繡局部圖

圖2 廣繡動漫風作品《幻城·相見》

2 廣繡傳承與創新新思路——IP 形象

廣繡傳承人致力于對廣繡傳承與創新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對廣繡的繼承與發展仍有多種途徑還未涉獵。廣繡可借助IP 所具有的強大穿透力、延展力,助力更有效的傳播與發展,廣繡IP 應該聚焦年輕群體,建立起廣繡在大眾心中的年輕形象,演繹廣繡深厚的文化內涵。

2.1 開辟廣繡IP 道路

IP 是一種熱門文化現象,也是非遺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機遇[4]。廣繡歷史悠久,有著濃厚的文化與藝術基因,其原本的歷史性、文化性、傳承性、民族性,在“IP 化”發展道路上體現出獨特的天然優勢,堅守文化定位,突出文化內涵,做到既有傳統的歷史厚重感,又要貼近大眾生活,樹立廣繡的特色文化品牌形象,突顯地域特色和審美趣味。廣繡IP 形像就是廣繡的一張名片,能夠推動非遺傳承人以及各個文化博物館、文創單位傾注更多精力,結合廣繡文化的特點,除舊布新,創造適應當代需求的產品,實現市場和文化的雙贏。廣繡IP 化道路是對廣繡非遺傳承與創新的傳播新途徑,依托廣繡文化資源及文化價值,推動其傳承與創新、強化廣繡認知度、拓展廣繡產品等IP 化的過程,其實質可以理解為將廣繡IP 形象擴展到廣繡行業的過程。

2.2 樹立廣繡的年輕形象

廣繡IP 形象可以結合新時代的潮流進行創建。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萌文化正在逐漸滲入人們生活,尤其是青年群體,在生活中“萌文化”更多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是對美好事物的一種追求。透過這一流行文化現象的表面看到大眾的本質需求,認識到大眾既有的視野期待。廣繡IP 形象可以從“萌化”的潮流中找到定位,用“萌”的魅力打開局面,深入設計創新,走入青年視野,更好地滿足大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心理需求。廣繡IP 形象作為廣繡行業的形象“代言人”,帶動廣繡行業的未來發展。

2.3 挖掘廣繡的歷史故事

隱含在非遺背后的感人故事與歷史,都可被創作為IP。比如2014 年發布的《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完全改變了大眾對雍正皇帝嚴肅莊重形象的傳統印象,制造反差萌點,成為第一個“故宮品牌”IP 代言人?!肮蕦m淘寶”的公眾號發文依舊采用正經加“賣萌”的撰寫模式,加入反差巨大的“賣萌”或逗趣來引入文創產品的宣傳[5]。深入挖掘文化所對應的故事,有故事才生動,如廣繡歷史上最早被記載的人物盧眉娘,是整個廣繡行業公認的廣繡第一人;對廣繡男繡工“花佬”的稱謂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正因為其突出的代表意義,更具有IP 開發的價值。

3 廣繡IP 形象應用

廣繡IP 形象作為廣繡的“代言人”,要將文創產品開發與文化普及宣傳兩方面雙管齊下,以青年群體為目標受眾精準制定廣繡IP 形象應用策略。

3.1 廣繡文創開發

文創運營吸引人們進行購買,要注意不能以文創產品的銷量為第一要義[6],廣繡的文創產品區別于藝術品的一點就是實用價值,不能只停留于外在觀賞而忽略功能。有較高日常實用價值的物品才會更好地被大眾所接受。廣繡要建立文化遺產在大眾心中的年輕形象,激起大眾對廣繡文化的興趣。充分發揮廣繡IP 形象的作用,置于有效的載體上,抓住青年的眼球才能使廣繡文化更廣泛地傳承和發展。青年一代是發展的希望,廣繡濃厚的藝術性可以提供給他們成長所需的藝術審美,另一方面青年是新媒體時代的主力,抓住他們的眼球才能使廣繡通過新的傳播媒介得到更廣、更長遠的傳承和發展。

3.2 廣繡文化普及宣傳

廣繡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善于變化等藝術特色,每一個局部都有繡者的心思,探秘其中的獨特技藝與藝術美,從而引發大眾對廣繡創作過程的興趣,使大眾對廣繡的針法、技法產生興趣,從純欣賞廣繡作品轉向親自操作實踐。將廣繡的IP 形象化身為一個資深廣繡大師,從物象的結構、刺繡的針法及色彩出發,講述廣繡的針法特色。深受大眾喜愛的IP 形象更能從心理上讓青年群體接受,滿足他們“玩中學”的需求,將廣繡的核心技法傳授給青年,真正實現廣繡的傳承,使其得到長期發展,廣繡IP 形象設計與傳播能讓廣繡真正在青年人中活起來、火起來[7]。

結語

廣繡的IP 形象必須立足于傳承廣繡文化、弘揚廣繡精神,繼承其背后所承載的文化精髓和內涵,貼近實際生活,進而創作出更多與時俱進的、優質的廣繡IP 文創,廣繡這一非遺才能真正借勢IP 實現活態傳承。

猜你喜歡
文創大眾文化
陶溪川文創街區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歲寒三友文創海報》
“不落灰”的文創
鏵芯文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