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用電技術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

2021-08-01 06:15于建明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6期
關鍵詞:可靠性安全性

于建明

摘要:電力資源的應用十分廣泛,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必須從各個環節與部分的影響因素著手,從而真正提高我國的供用電技術水平,基于此,本文對強化供電技術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力度的意義、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以及提高供用電技術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供電技術;安全性;可靠性

在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社會與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電力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確保社會運發展與運行的正常,因此,必須要保證供用電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1 強化供電技術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力度的意義

從本質層面分析,供電技術安全性的含義為保障電氣設備安全平穩運行同時保障用電者生命安全,加強對用電事故的防范力度;可靠性則是指保障供電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可以長期、穩定、不間斷地進行供電。在當前科學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各類機械設備的應用力度也不斷提升,對電力能源的需求量也隨之提升。供電及用電系統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處于同一鏈條之中,涉及到空間上的電網覆蓋跨度以及時間上電力資源供應過程。供電設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必然會隨之時間變化出現故障、及老化等問題,一旦出現會對區域內供電造成嚴重影響,電網覆蓋地區會遭受供電故障帶來的負面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及生產均會受到嚴重阻礙。電力能源本身對人類具有嚴重威脅,漏電或電壓變化極易引發火災及電網短路等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可見,加強對供電技術安全性及穩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 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

2.1 供用電線路缺少維修、養護

長距離的供用電線路需要定時或不定時保養,供用電線路使用時會出現各種問題,若是不能時常進行維修、養護,供用電系統可能會由于線路問題而不能使用,會對用戶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一般是某處壞了才會對其進行修理,這種監管修理方式不僅會危害供用電系統的正常使用,而且會為使用者帶來諸多的不利影響與損害。

2.2 供電線路問題多

在供電設備系統中,運輸載體主要就是電線,電力企業將電力通過電線傳輸給用電用戶,這樣電線的完好性、線路的暢通性直接影響供用電的有效傳輸,進而對供電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在供電系統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難點就是線路,并且對其的檢查與維修難度也較大。電力系統在只要處于運行狀態,那么所有的供電設備都處于工作狀態,不管那個運行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該電線路產生影響,甚至導致電力系統癱瘓。大風天氣、暴雨天氣、雷雨天氣等自然因素也會對電力設備運行造成較大的影響,從而導致電路發生短路故障,影響供用電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2.3 供用電系統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較低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各行各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也都在不斷提高,自動化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當中了,供用電系統作為與人們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系統,自然也會應用到自動化系統,但現如今我國的供用電系統的自動化水平比較低,供用電系統中還無法很好的應用自動化、智能化系統,很多自動化、智能化監控和報警系統仍不能保證百分百的預報,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供用電系統埋下了隱患。

3 提高供用電技術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措施

3.1 加強檢修維護工作

加強供用電線路的維修與養護,需要在電力檢修制度上設立定期線路故障排查規定。電力供用線路的空間跨度大,需要專人進行故障的監測,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監測還未覆蓋到全國電力供應線路中時,需要電力工作人員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

3.2 合理的規劃供電網架

由于當前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各個地區的人口密度存在差異,所以,電力部門應當及時進行相關參數的統計,對于供電范圍進行及時有效的規劃改進,避免因為供電半徑過大造成供電成本的提高和系統的超載,進而影響到整個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過優化供電范圍,可以在供電范圍內有效保持供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因為供電線路超載造成設備的損壞和安全隱患,進而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更好地滿足人們的供電需求。

3.3 提高自動化水平

電力系統中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對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有重要作用。讓電力系統順利運行和穩定發展,需要加大對系統的投入,增加自動化設備。及時更換陳舊及低效率的設施,在革新監控和警報系統的同時融入現代電力技術,使得系統的監控和警報更加準確及時,保證將故障的扼殺在搖籃內。其次,電力企業需要重視對電力設施的保護和改進,運用網絡技術充分監控區域內電力設施,使出現故障的部位不會擴展延伸,該區域的電源自動被切斷或者隔離,系統自動診斷故障問題,提高供電的安全性。

3.4 設置應急情況的電力設備與線路搶修制度

一些非人力可控的風險因素常常具有偶然性與隨機性,例如惡劣的自然天氣、突發的人為破壞或者故障問題等等,會使人們發現電力設備與線路故障問題的時間有所延遲。而在從故障發生到人為排查發現的過程中,如果危險因素不及時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對整個電網或線路故障發生地區造成危害。應急電力設備與電力線路搶修制度針對突發的偶然性事件而設立,能夠保證對不安定源的控制以及搶修的效率,并將電力故障危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3.5 加強對電力人員的管理

供用電技術需要一批高質量的專業電力人才來維護與推進。傳統的普通電工越來越難以在現代電力系統的運轉中發揮核心作用了,為此,首先需要引進高素質的專業電力人才,將專業人才分配到供用電技術的相關環節崗位上,保證電力工作人員隊伍的整體技能素養能夠適應現代電力設備的技術使用要求。需要保證電力專業人才在供用電技術的安全與可靠性方面作用的發揮,讓他們成為我國電力技術系統的帶頭先鋒隊。其次,需要加強已有電力崗位專業技術人員的新時代技術培訓,讓電力系統的工作與技術維修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得到更新,適應當前現代電力設備的推廣與應用要求,提高整體服務能力。

3.6 確定合理的供電范圍

供電設備一直處于超負荷運轉,不僅大量的損耗電力,并且也增加了電力設備使用的風險性,在運行中隱含了大量的安全隱患。無法縮短供電設備運行時間,但是可以對供電范圍進行縮小。對供電半徑進行合理設置,在設置的時候根據其余用電量大小進行[2]。如果具有較為廣泛的供電范圍,那么一定會增加電線等電力設備的投入量,供電成本也進一步增加,因為引發電力故障的因素也不斷增多,相關檢修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不斷增大。并且在電力故障問題發生以后,故障維修的時間會進一步延長,對供用電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也無法有效保證。另外,在對供電半徑設置的時候根據用電量進行,對供電中發生設備故障的概率有有效降低,并且對維修故障設備的速度與效率有較好提高,進一步增加了供用電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用電用戶的安全用電有較好保證。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經濟建設對電力能源需求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供電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應注意不斷加強提升供電技術安全性及穩定性的研究力度。為此,企業方面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總結影響電力供應穩定性的各項因素,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提升線路設備養護力度、提升供電范圍規劃科學性、推進電網自動化建設進程以及構建人員管理培訓體系方案,為提升電力供應穩定性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陶建鑫.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1,11(03):78-79.

[2]高鐵成.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研究[J].居舍,2019(07):179.

[3]龔子塬. 關于供用電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的思考[J]. 建筑發展,2019,3(2).

猜你喜歡
可靠性安全性
長效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與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進近程序間隔安全性評估模型
西藥臨床應用中合理用藥對其安全性的影響
鼻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及安全性探討
關于橋梁設計中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的幾點思考
高密度存儲服務器可靠性設計與實現①
高密度存儲服務器可靠性設計與實現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對地鐵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長試驗與相關概念的關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飛機供應商可靠性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