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電力大數據的配網網架智能分析方法

2021-08-01 22:43王雪冰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6期
關鍵詞:電力大數據

王雪冰

摘要:改革后,隨著社會發展,我國的科學水平不斷進步,目前在電力行業中廣泛應用。文章提出通過對電力大數據的多元融合,依靠配網單線圖解析推動底層數據互聯互通,結合算法實現配電網網架的智能分析,將配電網網架問題進行多維度的深入分析與揭示,從而推動配電網網架的優化改善,實現精準投資。

關鍵詞:配網網架;電力大數據;智能分析

引言

伴隨著近年來城市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市場對于能源的依賴性不斷提升,其中,作為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電力資源與各個行業發展之間的聯系愈發緊密。對于企業而言,為了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多數企業對于電力資源應用情況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希望通過科研工作的開展,在有效促進電力資源安全系數的同時,實現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為了有效滿足這一需求,相關人員提出,應對電力輸配網的網架結構進行優化。然而,由于該項目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因此,需要對實施策略進行相應的優化與探索。

1智能電網技術

首先就智能電網進行介紹,智能電網的建設是在傳統電力網架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綜合應用各類先進的傳感、測量、通信、控制以及計算機等技術,所建立起來的具有高效、安全、智能、堅強、節能環保等優勢的電網,其實現的功能包括故障自愈、智能監控、攻擊防御、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和雙向互動供電服務等。同時在電力工程領域中,智能電網技術作為一項綜合性的技術,也高效集成了通信、傳感、控制和網絡等諸多先進技術,能夠實現更高效的電網監控及用戶信息溝通,不僅保障了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還促進了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和供電服務的提升,在我國的供電網絡建設中有重要應用。

2配網網架的智能分析

電力大數據的融合為區域配電網網架的智能分析提供了基礎條件。在保證電力大數據的準確性下,能夠利用電力大數據進行數據的有效關聯和智能分析,基于電力大數據的配網網架智能分析方法就是利用電力大數據應用技術進行數據有效關聯和智能分析,創新引入智能分析手段,實現配網網架分析,對配網網架結構、網架異常、風險點、薄弱點等進行智能識別,能夠全面揭示錯綜復雜的配電網運行情況,實現智能識別網架異常并進行閉環問題管理,利用多維可視化交互技術,直觀形象地呈現配網網架結構、線路自動化水平、配網風險點等智能分析結果,為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輔助決策支持,從而實現配電網運行管理的可視化,進而推動配電網網架優化,提高配電網風險管控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同時為配網規劃、配網風險管控、轉供電、應急處置、配網檢修、客戶服務等提供基礎技術支撐。其中,區域配網網架的智能分析包括以下方面。

2.1配網開關及分段智能分析

通過區域配網網架的智能分析,將底層XML圖模進行解析后能夠自動獲取線路上開關的拓撲情況,并對開關上下游邏輯關系以及開關后段從屬配變數與用戶數進行關聯,實現對配網開關以及分段的智能分析。配網開關以及分段智能分析包括10kV線路供電用戶數的分布統計,實現對配網線路用戶數的區間分布統計;10kV站外開關供電用戶數及配變數智能分析,主要包括對10kV配網線路站外開關后段以及站外開關區間的用戶數以及配變數的智能分析。通過該維度的分析,智能與自動揭示配網網架線路用戶數較多、配網開關分段不合理以及配網開關區間配變較多等問題。圖1為10kV線路供電用戶數分布智能統計頁面。

2.2中低壓輸配網的優化

從中低壓輸配網的角度來看,應將變電設施設置在市區內部,其線路的分配工作應以城市內部街道的排列情況而進行選擇。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首先,對于配電方法的選擇,應采用開環方式進行,以分階段的方法實現各個站點的聯絡。其次,在市區內部進行線路的排列時,應嚴格按照城市線路的走向進行分布,以便更好地實現輸配網的優化。最后,應考慮到輸配網的負荷量,從而實現對于部分線路網格的集中分配,從而有效提升線路的承載力。

2.3電能質量優化技術

隨著電力用戶規模的擴大,再加上分布式電源的接入,使得電能質量控制有很大的難度,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無功不平衡和諧波問題。為此,電能質量優化技術迎來較大發展,充分吸取了自適應無功補償技術的優勢,并且有效結合了濾波器技術,使得電能質量獲得較大改善。此外,電能質量優化技術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優質的電能,而且對于電力系統本身的運行安全及經濟性也有幫助,也為電力供應市場優化提供了新的模式。評估體系的建設也是電能質量優化技術應用的重要內容,能夠幫助技術人員開展電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評價,對電能質量的改善有很大幫助。

2.4智能配電網建設愈加成熟

隨著智能監控技術的發展,對配網運行設備的狀態監測、用戶用電信息的實時采集以及配電線路故障自愈等提供了技術支持,從客戶的角度極大提高了供電可靠性。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也主要依賴于智能電網技術,承擔著配網的運行監控、事故處理、日常運維等業務。在我國有著龐大的配電網絡,配網的安全、經濟、高效管理直接關系著用戶利益,為此,智能配電網建設迫在眉睫。盡管在城市范圍內配網智能化發展已取得較好成效,但在許多落后地區配網供電可靠性依然堪憂,需要加大智能電網基建投入,還要不斷研發新型智能配網設備,推動智能配網更好發展。

2.5高壓輸配網的優化

針對高壓輸配網而言,由于每一個網架對于最大電壓的承載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其優化途徑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例如,如果其對于電力的承載能力較強,則應將關鍵點放在電壓轉換基站的連接問題上。在實際站點的選址問題上,由于高壓輸配網的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其地理位置應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同時,為了避免各個站點在連接上存在復雜性的問題,可以將高壓輸配網設置在較為偏遠的郊區,從而避免復雜線路之間造成的相互干擾。

結語

配網網架智能診斷、運行水平和供電能力的整個分析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復雜、煩瑣的計算。而隨著電力行業的飛速發展,配電網的網絡結構越來越復雜,配網運行分析評估所需的計算工作量也日趨龐大。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規劃方法對這些基礎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并管理好相關的派生數據,不但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且難以保證準確性和科學性。因此,應用電力大數據的高度融合,通過智能算法去分析整個配電網網架的合理性,自動揭示配網網架的薄弱點與存在問題才是正確的方向。本文通過探討電力大數據的融合,并提出從多個維度對配網網架進行智能分析,以系統推動配網網架的完善與發展,從而保證配網的精準投資,為復雜配電網的網架分析提供技術路線以及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司少卿,吉興全,張玉振,等.計及柔性負荷的配電網架規劃方法[J].中國科技論文,2020(7):827-834.

[2]劉飛,熊曉琪,查鵬程,等.直流配電網網架結構與分布式光伏多目標協同優化[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20:3754-3765.

[3]劉曉明,許乃媛,楊斌,等.全球能源互聯網受端特高壓網架雙階段優化[J].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17,47(6):1-6.

[4]葛少云,張有為,劉洪,等.考慮網架動態重構的主動配電網雙層擴展規劃[J].電網技術,2018,42(5):1526-1536.

[5]段斯,邱議漩.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世界,2016(7):176-177.

猜你喜歡
電力大數據
基于電力大數據的產業結構調整及經濟指標研究
面向智能電網應用的電力大數據關鍵技術
基于智能化的電力大數據挖掘技術框架分析
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電力大數據預處理屬性簡約方法
一種家庭電力參數傳輸通道的設計
電網大數據治理體系初探
分布式技術在電力大數據高性能處理中的應用
電力大數據應用研究與展望
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電力大數據預處理屬性約簡方法
電力大數據質量評價模型及動態探查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