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量自動化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應用探究

2021-08-01 22:43王輝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6期
關鍵詞:線損管理

王輝

摘要:在城市化建設與發展進程中電網系統得到優化,為人們生活生產提供便利,這就需要根據城市化總體規劃政策進行電網設計。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從線損產生的原因出發,對配網線損管理現狀進行研究,依照當前計量自動化在配網線損管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新型配網計量自動化管理體系,對計量自動化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網線損控制成效,推動新時期配網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計量自動化;配網線損;線損管理

引言

隨著社會用電需求的逐年增長,配網運行管理的精細化需求日漸提高,供電企業對計量自動化配網線路的線損管理重視程度得到增強,從供電質量角度出發,降低計量自動化配網線路線損可以提高配網線路的供電質量,使用戶得以使用更加穩定、更加優質的電能;從企業利益角度出發,降低計量自動化在配網線路線損可以減少企業損失,變相提高售電量,提高企業效益。因此,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電能質量角度,在配網精益化管理的內容中,配網線路損耗管理的重要性日漸提高。電網的線損率是電力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綜合表現指標,也是考察電力企業的重要指標之一,其中配網線損直接反映了電力企業的供電管理水平。配網線損主要和配網規劃設計、配網設備運行、配網新技術的應用狀況以及管理人員的管理措施、計量裝置配備管理情況以及抄核收工作等有關。影響配網線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技術因素和管理因素。

1計量自動化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進行配電網自動化建設工作時,應用到大量的監控設施以及數據采集設備。同時,配網自動化系統中還包括了無功補償技術,用到的設備主要包含變壓器、監視設備以及饋線開關等等。首先,對于監視設備而言,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配電網變電站無功以及有功功率的檢測與監視,同時對相關配網線路的負荷狀況、開關等進行檢測和控制。其次,對于無功補償而言,其主要通過是電容器的自動投切,進而實現對饋線功率因數智能優化。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對電力運轉環節信息、數據的全面采集,一旦系統發生故障,可以對其進行實時處理。

2配網線損管理現狀

2.1線損管理管理體系較為落后

線損管理是否有效將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管理者雖注意到電量損耗問題的嚴重性也提出相關的指標進行衡量,但有些指標的制定無法真正衡量電量損耗程度。大部分企業根據上年的計劃完成情況為依據來制定下一年的線路指標,往往這類指標的運用狀況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為線路管理的因素與許多因素聯系緊密,單單考慮時間因素會使其偏離線路使用的實際狀況,若在配網過程中對線路實現了改變供電線路的半徑,這也將使指標失去其科學合理性。管理體系的落后導致部分工程負責人為達到后期考核指標而對線路損耗情況進行造假或虛報,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失。對此類狀況展開研究,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則必須針對線路管理體系進行改良。

2.2線損管理責任分工不明確

由于配網線損管理性質的特殊性而導致供電系統需有不同部門相互配合,但在其配合過程中部門間銜接不恰當,進而導致線損管理問題較為突出。配電企業的供電設備使用與維護、技術改良以及資金投入都由不同部門進行負責,針對用電客戶的管理與保障由營銷部門進行把控,同其他生產線相同的是配電線路是供電與用電相結合的整體系統,因此整個系統僅靠某個部門是無法正常運行的,因此需電力企業生產營銷和各類基層部門協同操作,但在其管理過程中大多會出現責任分工不明確的情況。

2.3線路管理中的技術問題

電網系統作為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保障,具有一定程度的復雜性。因此穩定的電網系統需多臺設備共同操作運行,且設備間互相關聯的每一個環節都影響著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同其他機械設備相同,電力設備使用時間一旦過久且又缺少必要的維護,將導致設備出現線路老化和運行不穩定的問題出現。在這種情況下,供電設備老化將會減慢電力輸送的速度進而導致資源的浪費,情況嚴重時還將導致電網的癱瘓。

3計量自動化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應用

3.1在配網改造中的應用

首先,要做好計量管理工作,確保計量精度達到要求。這一過程中,要注重新式電能表的應用。其次,電力企業要定期對電能表做好檢查、校驗以及更換,確保計量裝置的應用效果,降低計量環節出現的誤差。此外,要根據當地實際狀況做好電網規劃工作,對電網布局狀況進行合理的調整。比如,在進行10kV配電臺區的建設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小容量、短半徑”的重要原則。同時,在進行供電方式的選取方面,要對導線的選型以及供電的半徑進行重點分析,并且要對接線方式進行研究。另外,要對三相負荷進行合理的調整,一旦配電變壓器三相負荷出現了不平衡的問題,電力人員要及時做好負荷實測和調整工作,進而保證變壓器三相負荷維持在平衡狀態。三相負荷不平衡問題不僅將導致線損問題成倍增加,同時也不利于配網的安全運行,因而要對三相負荷的調整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后,在進行線損管理工作時,要加強對科學性手段的應用。該環節中,尤其要注重配網自動化線損采集設備與裝置的應用,進而對配網運行狀況實行在線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有違規用電或者是計量異常等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

3.2配網線損的技術應用

在現階段發展中,大多數地區的配電網系統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供電企業需要采取措施進一步優化電網網架結構,并分階段推進配網的自動化建設。供電企業應將電源布置在負荷中心,對于負荷區域進行多點布置,優化電源的分布情況。由于10kV單線長度偏長且導線截面偏小但負載容量過大,這不僅會導致電流的不穩定,也會導致電能損失量的升高,除此之外,供配電設施的落后、陳舊以及設備運行可靠性較低也是線路損耗較大的原因。為了有效降低線損,現階段在很多地區的配電網建設中,都會選擇使用大直徑的導線,這樣既能夠實現線路損耗的降低還能夠提高電網在電能輸送過程中的穩定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降低發電機與變壓器傳輸系統的無功功率來提高變壓器輸送電能的能力,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線損,提高電網的運行能力。

3.3線損管理的績效考核的應用

在對線損管理的考核工作中,首先應根據技術線損的計算結果以及統計分析結果制定合理的線損考核指標,并對這些指標進行分解與細化,然后下達指標到各個部門分級施行。此外,為了提高線損管理的有效性,可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來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比如電力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創新電費抄核收管理方法;電費抄核收人員加強自身職業素養,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完成工作;管理人員創新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制度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另外也可以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采取走訪的方式了解用戶在用電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同時定期對電力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使企業和用戶之間形成良性溝通,保證電費回收,提高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3.4升級計量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計量設備的科技含量和計量精準度越來越高,為降低線損,可推廣使用電子式智能表代替傳統的感應式電能表。電子式智能表自身功耗要比傳統電能表低得多,在計量過程中損耗較小。

結束語

在對計量自動化的線損監控系統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從配網的實際狀況出發,既要保持線損數據監控的真實性,又要提升線損監測的科學性。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逐步完善和發展,線損管理時應依照統一化、規范化、技術化管理原則,做好智能監測系統的構建,形成完整功能架構,快速定位線損位置和計算線損值,為配網管理和維護提供有益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昌慶,陳寶,蔡青,陳宋森.電力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17(11):62-64.

[2]華德曲.計量自動化在縣級供電公司配網線損管理中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7(11):163-164.

猜你喜歡
線損管理
智能電表及集抄技術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縣級供電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和線損管理工作強化摭談
縣供電公司線損管理現狀與對策探析
營配信息集成系統在電網管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