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運動亞型早期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研究

2021-08-05 22:28韓得明寶小龍
婚育與健康 2021年7期
關鍵詞:帕金森病

韓得明 寶小龍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運動亞型早期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研究。方法:將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接收治療的早期帕金森患者4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帕金森病評估量表將患者均分為以震顫為主型的TD組20例和姿勢異常步態障礙為主型PIGD組28例,分析兩種不同運動亞型患者的MMSE評分、MoCA評分、GDS-15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以及CCS評分。結果:相較于TD組患者,PIGD患者的GDS-15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CCS評分均明顯更高,MMSE評分、MoCA評分均明顯更低,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結論:早期帕金森病不同運動障礙亞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非運動癥狀差異,因此,提高對運動障礙亞型的認知水平,加強對其非運動癥狀差異的研究更有利于對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分組診治。

【關鍵詞】帕金森病;震顫;姿勢異常步態障礙;運動亞型

帕金森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與患者的遺傳、生活環境、神經系統老化等有關。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方式等的變化,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帕金森患病率逐年增長,需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上主要將帕金森病患者分為以震顫或姿勢異常步態障礙為主要表現的兩個主型,研究發現,不同主型之間的起病年齡、病情發展,甚至非運動癥狀表現均存在不同,因此可通過對患者非運動癥狀的觀察對患者疾病類型進行確診,以便于臨床醫師制定更合理的治療方案。對此,本次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同運動亞型早期非運動癥狀進行研究分析,旨在為帕金森病患者分型診斷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據,詳見下文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接收治療的早期帕金森患者4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帕金森病評估量表將患者均分為以震顫為主型的TD組20例和姿勢異常步態障礙為主型PIGD組28例,其中TD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45歲~84歲,平均年齡(62.3±1.5)歲;PIGD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齡48歲~83歲,平均年齡(62.4±1.4)歲。兩組患者均經由臨床檢查確診為帕金森病;排除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及疊加綜合征者;檢查前所有患者均知情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意向書;本次研究經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等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按照帕金森病評估量表將患者均分為以震顫為主型的TD組20例和姿勢異常步態障礙為主型PIGD組28例,計算UPDRS評分中平均震顫評分以及平均姿勢異常步態障礙評分比值,當比值超過1.5時則判定為TD,低于1時則判定為PICG;分組后對所有患者均采用MMSE、MoCA、GDS-15、HAMA、HAMD以及CCS量表進行評估。

1.2.2 MMSE量表:采用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對患者的智力狀態以及認知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估,總分為30分,共30項題目,每項回答正確得1分,回答錯誤或答不知道評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智力以及認知狀態越好。

1.2.3 MoCA量表: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對患者認知功能進行快速篩查和評定,總分為30分,≥26分說明患者處于正常狀態,包括了注意與集中、執行功能、記憶、語言、視結構技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等8個認知領域的11個檢查項目。

1.2.4 GDS-15量表: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總分為30分,0分~10分屬正常;11分~20分為輕度抑郁;21分~30分則為中重度抑郁。

1.2.5 HAMA量表: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對患者焦慮狀態進行評估,總分為140分,分數越低說明患者焦慮狀態越小。

1.2.6 HAMD量表: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對患者抑郁狀態進行評估,總分<7分:正常;總分7分~17分:可能有抑郁癥;總分17分~24分:肯定有抑郁癥;總分>24分:嚴重抑郁癥。

1.2.7 CCS量表:采用慢性便秘嚴重程度評分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低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種不同運動亞型患者的MMSE評分、MoCA評分、GDS-15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以及CCS評分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相較于TD組患者,PIGD患者GDS-15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CCS評分明顯更高,MMSE評分、MoCA評分明顯更低,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帕金森是一種較為復雜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包括了一系列運動癥狀或非運動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等,主要是由于遺傳或神經系統退化等引起。臨床發現,不同帕金森患者臨床運動癥狀表現均不相同,部分患者主要以震顫為主要表現,而部分患者則以肌強直為主要表現,而除運動癥狀以外,帕金森患者非運動癥狀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且目前非運動癥狀已經成為導致患者運動功能損傷、生活質量低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分析帕金森患者非運動癥狀能夠幫助臨床分組,理解不同癥狀的發病機制,預測不同亞型在治療時所需的時間和治療預后效果,以便于為臨床醫師治療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據。

在帕金森以往的治療中,將帕金森患者按照年齡大小分為早發型和晚發型,同時也可分為晚期或早期,也可以非運動癥狀中的便秘情況分為便秘組和非便秘組等。臨床可根據統一的帕金森病評估量表對疾病進行確診,并利用震顫以及平均姿勢異常步態障礙評分的比值對患者的亞型進行區分,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高等優勢。此外,目前臨床上有一系列的檢查量表可以進行較為準確的量化研究,用于評估帕金森病患者的非運動癥狀,例如MMSE、MoCA、GDS-15、HAMA、HAMD以及CCS量表。有研究認為,約有98%的帕金森患者存在非運動癥狀,且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療中,非運動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效果。因此,非運動狀態量表逐漸廣泛應用在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治療的檢查中。有學者將MMSE、MoCA、GDS-15等非運動癥狀評估量表應用在帕金森患者的檢查中可見,姿勢異常步態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患者量表評估評分普遍更高,可見該亞型患者主要以抑郁、便秘、焦慮等狀態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質量。

近年來,神經影像學逐漸在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障礙亞型研究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鐵沉積已經被認為是帕金森病患者患病主要的基礎之一,這主要是由于在過量鐵沉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患者大腦內氧自由基生成過多,導致引起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凋亡和消失,進一步造成黑質-紋狀體通路多巴胺遞質濃度下降,最終導致患者出現肌強直等一系列運動障礙癥狀。而臨床可通過部分檢查量表比較對于不同運動障礙亞型之間的癥狀和體征差異,并結合臨床影像學、病理學以及生化學等,深入研究不同運動障礙患者之間的表現機制,為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據,促進患者身體康復。

本次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同運動亞型早期非運動癥狀進行研究分析,研究可見,相較于TD組患者,PIGD患者的GDS-15評分、HAMA評分、HAMD評分、CCS評分明顯更高,MMSE評分、MoCA評分明顯更低(P<0.05),兩種不同運動障礙亞型之間患者非運動癥狀差異較大,可為患者疾病分型確診提供診斷依據,并為醫師在患者治療期間更改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但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一則本次研究樣本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統計學誤差,在日后的研究中需增加樣本含量;此外,由于帕金森病患者檢查所需的量表評估所需的時間較長,因此并未設立正常的健康對照組,因此無法得知兩種不同分型與正常人群之間的差異,今后需納入一定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僅如此,本次研究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隨訪時間較短,因此對于患者在使用相應藥物治療后的反應性統計不全,可能存在誤診等現象,因此,日后研究中仍需加強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隨訪調查,降低誤診可能性,保證研究的可靠性。

在龐堅信等的研究中,將其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在不同運動障礙亞型患者中采用非運動癥狀量表的評估結果,該學者研究數據可見,兩組患者的MMSE、MoCA、GDS-15、HAMA、HAMD和CCS評分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該學者研究結果可知,不同運動障礙亞型患者的非運動癥狀評估結果均有一定的差異,提示可在患者分型診斷中利用非運動狀態量表進行檢查并評估檢查結果,根據非運動狀態評估結果確診疾病分型,而在帕金森患者治療中也可利用非運動狀態評估量表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預后進行評估觀察,以便于醫師對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早期帕金森病不同運動障礙亞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非運動癥狀差異,因此,提高對運動障礙亞型的認知水平,加強對其非運動癥狀差異的研究更有利于對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分組診治。

猜你喜歡
帕金森病
跳舞、打太極可降低患帕金森病危險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這么簡單,這些“非運動癥狀”你留意到了嗎
如何進行藥物治療帕金森???
左旋多巴治帕金森病 會越來越沒用嗎
降糖藥可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認識誤區
對帕金森病的5個誤解
焦慮、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帕金森”不止是“抖”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