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應用型本科高校新媒體舞蹈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2021-08-09 10:54張艷萍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9期
關鍵詞:舞蹈藝術課程設置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多數高校對人才定位進行重新思考,明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應用型是通過實踐基礎,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教學,在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完成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開設新媒體舞蹈課程,就是讓學生們對演藝綜合藝術學科有一定的概念,使舞蹈藝術在目前的發展下更具有生命力,在原有的藝術魅力上融入科技元素,廣泛創意舞蹈作品,促進舞蹈藝術更高發展,將地方藝術涵養更好的服務地方,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舞蹈;舞蹈藝術;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9-083-03

【本文著錄格式】張艷萍.探析應用型本科高校新媒體舞蹈課程教學的必要性[J].中國民族博覽,2021,05(09):83-85.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背景

應用型的本科院校,以所應用的技術類型來準確定位,以所培養的應用型專業技術性、科學技能性人才(即應用型、理論型人才)作為其職責的目標和使命。融入國家和區域性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立互聯網合作伙伴關系,與當地的創新性要素資源進行對接,與經濟開發區、產業聚集區創新性發展進行對接,進而達到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的改革,以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及其產業和技術的進步為驅動推進了課程改革,整合了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課、主干課、核心知識課、專業技能的應用及實訓課,更加致力于培養廣大學習者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創新性實踐能力。舞蹈欣賞課程是舞蹈表演的基礎課程,是學生必要掌握的知識點之一,新媒體舞蹈是該課程的一部分。

二、新媒體舞蹈藝術介紹

在當時的西方當代音樂舞蹈大部分使用電視錄像等傳播媒體,來對其進行各種實現它們獨立、個人個性化的舞蹈藝術風格創造。新媒體舞蹈者身心心理意識、自我心理認知、動覺心理體驗等各類當代舞蹈表演藝術與當代美學研究相關共性問題的一次深層次的探索,這不僅將現代人類對舞蹈表演藝術、舞蹈作品構思、作品的表達語義上充滿了視覺沖擊,展現了舞蹈藝術的張力,同時也是新媒體藝術的超凡魅力所在。

隨著科技的進步,文化領域的豐富,漸漸新增了新媒體的概念。要將舞臺藝術、舞蹈藝術進行融合,作為新媒體舞蹈藝術研究相對開放的空間進行探析,舞蹈教師們在平日的專業知識傳授之余進行研討,在專家們和老師們彼此交流、融合、研究。對新媒體舞蹈的研究應該要涵蓋數字化的舞美、音樂、攝影、。2020年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在參加第一屆飛行大會開幕式時展示了自己的舞蹈作品,本次課外學習活動通過深入分析,讓學生在零距離地接觸到了新媒體舞蹈。

新媒體舞蹈包括全息新媒體戲曲、激光舞、熒光舞、錄音與人電視的互動、即興人電視的互動、各種互動設備、實景表演、各種動畫、網絡編舞?;叵胍幌?,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節目《畫卷》就是典型的表現性舞蹈設計裝置藝術。與我國傳統舞蹈詩歌和音樂劇相比,在表現有了視覺的改變,從而新媒體舞蹈藝術漸漸被普通人認可,它是多種種類和自發性地采用新媒體進行舞蹈表現的藝術,比如墨舞、激光舞、影子戲等,多數都是專門應用于公司和個人的商務表演。

2014年央視春晚創意舞蹈《符號中國》就是典型的人影互動,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舞出的“符號”依次代表安徽黃山、桂林象鼻山、熊貓、長城、古戰車、北京天壇、守門石獅、升空火箭、漢字“春”、數字“2014”。

2021年央視春晚舞蹈《萬事如意.吉祥高照》,歌伴舞《奔跑吧青春》視覺感的那種舞臺美,絕美孔雀舞《吉祥吉祥》通過新媒體展現的宛若置身仙境,中國東方歌舞劇院《茉莉》更是展現了中國風的清澈之美,《畫卷》通過新媒體讓觀眾享受到一場視覺的盛宴,《朱鹮》展現了我國東方文化的底蘊和熱愛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環境;《萬眾一心》表達對我們各族人民在每時每刻都彰顯我們戈民族的精神、釋放我們各民族風采。

通過各種多樣、奇觀的呈現形式,實現了編創的無窮可能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賦予了當下的舞蹈編導創作動力與新的眼光,使之大膽、充滿熱情地投身于舞蹈創作中。

三、新媒體舞蹈藝術的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

(一)新媒體舞蹈目前是優勢

舞者和舞蹈合作技術人員逐步準確把握了當前新媒體時代舞蹈的基本技術特點。它其實是一種新興現代舞蹈藝術形式,在全新的藝術環境下自然成長發展起來,立足于繼承傳統的現代創意舞蹈思想、并與其相互和結合的一種高新科技藝術手段與現代互動式舞蹈設計藝術思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新媒體式現代舞蹈表演藝術的成功產生就是在于它意味著傳統藝術和現代科技的完美有機結合。聲光學和電燈新型藝術科技成果的轉化,是我們創新工作的重要動力。

今天的我國新媒體舞蹈藝術已突破固有的表現形式,從科技技術讓我們參與舞蹈的編、創、演一步一步展現舞蹈的魅力,將舞蹈的表演主題直接傳遞給非專業觀眾,讓大家在現當代社會認識到從原有的母體孕育出新的舞蹈藝術品種。比如諸如許多舞蹈藝術家因為他們習慣于使用肢體語言講解,習慣于使用普通的舞蹈表演思路,甚至更多舞蹈工作人員不能接受或者沒有學習過運用新媒體技術。

(二)新媒體舞蹈藝術的價值體現

新媒體傳播技術的研發與此類藝術研究本體之間往往存在一種有利于創造性地相互進行藝術合作,這兩者本身是分不開的,新媒體的傳播和此類藝術研發在藝術資源的相互整合利用上更加突出,過去對新媒體信息技術的不斷協助已經基本達到了在當代科技類藝術表現下的當代藝術作品呈現表達能力的極大增強。從2021年央視春晚不難看出,目前由于中國的傳統舞蹈表演藝術和現代科技相互的結合已經開始呈現出良好態勢,隨著大規模舞蹈生產的正式降臨,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必將讓中國舞蹈日益清晰、明朗。通過重新安裝和改變舞臺的結構設置等多種方法應用來不斷調整和優化改變立體舞臺上的立體舞者們在空間中所發生的實際環境變化;當下,主要趨勢是充分運用各種不同樣式的現代新媒體信息技術將其完美融合運用到立體舞蹈中,形成一個充滿奇觀和變化的立體舞蹈空間。

(三)新媒體舞蹈藝術的問題所在

如今新媒體舞蹈藝術領域各式各樣、題材廣闊,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也略加明顯,在當前我國的一些新媒體實景舞蹈表演藝術中,大部分新媒體實景舞蹈藝術主要是商業性的,一部分在中小型電影企業中也發展較快,部分作品的整體呈現上仍然需要同時討好很多受眾,畢竟它們仍然是一種非常屬于廣泛人民群眾的市場消費主流文化,最終的經營目標必然是實現盈利。在這些利用工具箱所制造的藝術作品各式各樣,不斷力求強調其存在意義,講究了稍瞬即逝的愉悅和視覺快感,作品也并沒有那么精致。

(四)新媒體舞蹈藝術的發展趨勢

我國關于在現代新媒體舞蹈的藝術研究目前還在良性穩步發展中,在編、創舞蹈作品中,創作者并非是舞蹈專業出身,有部分是技術員、科學研究員,其他一部分的創造性人才就是諸如舞蹈劇編導、虛擬舞蹈等形式等各個方面的創造性和發展人才。這就是網絡舞蹈藝術的特性,在開拓過程中呈現不拘一格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

四、新媒體舞蹈藝術在教育中的內容

(一)新媒體舞蹈教育的核心——培養什么人?

舞蹈教育,在地方高校除了面授,還可以線上教學、建立學習群、分享教學重點、一對一教學等,這些都是突破教材局限,充分讓教師示范指導做到隨時隨地的進行教學輔導,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進度。新媒體舞蹈在教育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更一步提高學生的編、創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習能力。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加上網絡新媒體的應用,將舞蹈藝術文化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二)新媒體舞蹈教育怎樣教?

拓展新媒體舞蹈教學的知識面、內容量,使各種新媒體教學設備進入教學實訓場所,在科技領域使舞蹈教學脫變,同時教師們要做好更好的課后答疑工作,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抖音、學習通等平臺實現與老師聯系做好一對一答疑工作。其次,教師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將國內外好的新媒體舞蹈作品進行分析講解及分享,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新媒體舞蹈主要以先欣賞優秀的作品,在學習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的同時,將我們編創的思路編程出來,同時舞蹈表演者動作創編也要和編程思路一致,最后將新媒體舞蹈作品呈現給觀眾。在這階段學生要對計算機操作、舞蹈編導課程、舞蹈欣賞課程內容認真學習給新媒體藝術打好基礎。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新媒體舞蹈藝術通過技術手段將舞蹈的意境打造出舞蹈的情,作品最終呈現在舞臺上的是情意交融的文化意識,對編創者產生更多的二度創作的概念,從而舞蹈作品不斷的穩步發展。舞蹈創作最終展現的是語義、身形、神態,目前新媒體舞蹈在舞蹈情感的醞釀還要進一步的以內心感受為始,以外在技術、形態為終。音樂節奏、音樂剪輯制作、舞蹈動作的編排需要有一種原始原素的活力,謹記出現僵尸載體,文本材料一定要選好,不能隨感覺而即興完成,它是具有基本的學習常識和基礎的,對舞蹈排練廳內規訓性學習的知識、舞蹈作品欣賞和專業技術傳授方面要與人才培養的目標一致。新媒體技術和舞蹈教學相結合的形象性、再現性等優勢為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打開了便利之門。

從新媒體舞蹈藝術來看,除了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美,在視覺的角度要具有空間感、畫面感。舞蹈創作中要處理好動作語匯,應變化形成了的舞句延伸形成舞段和舞落,當舞段和舞句的節奏和新媒體的制作要有節奏的運動,科技技術要伴隨著舞蹈員的氣息、神態、情感、意境的延續,出現層次分明。音樂和燈光技術是服務整個舞蹈作品的,根據舞蹈語匯表達而表達、舞蹈演員情感的變化而變化,根據舞臺的調度而調度,為作品創作創造廣闊的空間,打破原有的局限,這就是新媒體舞蹈的教學。

(三)如何推動教學成果

新媒體時代,教與學都可以隨時隨地隨意進行,打破原有的普通教學課堂束縛,高校對新媒體舞蹈藝術的教學不能僅局限在排練廳里,手機、電視、電腦也可以豐富教學條件,教師們還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或者視頻拍攝豐富課程教學方式,分享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反復的進行學習,更好的將知識點吸收,實現教師教一遍而學生可以練百變的目標,讓優秀的新媒體舞蹈藝術呈現在觀眾面前。與此同時教師要明確不是所有的教學任務都交給軟件和設備完成,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使用者一定要用心。學生通過新媒體舞蹈藝術作品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再創作、再修改再創造的過程形成優秀作品。當代舞和現代舞舞以言情、舞以抒志,是一種個性的解放,普通的教學顯然是滿足不了這一教學需求。新媒體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使高校對舞蹈藝術的各種個性化教育漸漸成為一種可能,新媒體舞蹈藝術更好的讓觀眾得到精神的熏陶,豐富編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革新求變已是勢在必行,這值得所有從事舞蹈教育的高校和教師注意。

(四)做好教學反饋工作

學校和教師都要及時掌握學生對新媒體舞蹈的學習狀況,一般都會通過舞臺觀察、實踐、提交作業、考試、評價等途徑。提交作業情況可以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思路。教學反饋工作使新媒體藝術教學日?;?、精細化,隨時隨教隨學反饋,實現教學效果的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媒體舞蹈藝術課程對普通舞蹈教學來說是一種挑戰,普通舞蹈教學就是老師講一個動作學生便可以學一個動作,但新媒體藝術課程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師生關系,新媒體時代信息繁榮,教學不再是教為主、學為輔,而是教學互為表里。因此,高校的大學新媒體舞蹈老師在繼續進行舞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親友的重要身份與在校大學生和諧地和睦相處,平等互相對待,傳道授業;作為高校舞蹈教師,要善于了解并引導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名家講堂、舞蹈競賽、觀看名家舞蹈實錄等方法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新媒體舞蹈藝術的課程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科知識領域,各種新媒體舞蹈的創作方法,探索其中的運用,體現科技與學科的互通合作,從而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的社會中更好的將學科知識應用其中,發揮學科的重要力量,推動地方區域的發展,進一步向人才培養目標前進。在中國藝術的道路中新媒體舞蹈藝術的新型課程模塊,創作方法受群眾喜歡,是舞蹈藝術改革發展的方向,就目前多元化發展中它更具有包容性,在作品中能把舞蹈和科技技術融合更具有創新力,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有必要推廣。

參考文獻:

[1]蘇杰.高校新媒體舞蹈的創作與教學研究[J].藝術品鑒,2019(8).

[2]羅珺.新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J].牡丹,2018(32).

[3]張惠.新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融合與應用[J].北方音樂,2017(16).

[4]王曉杰,呂敏.論新媒體下舞蹈藝術的發展[J].音樂時空,2016(3).

[5]周黎.新媒體發展對高校舞蹈教育的影響與對策[J].短篇小說(原創版),2016(17).

[6]楊燕.淺談新媒體發展對高校舞蹈教育的影響與對策[J].中國報業,2017(18).

作者簡介:張艷萍(1986-),女,山西太原,助教,研究方向為音樂與舞蹈學。

猜你喜歡
舞蹈藝術課程設置
舞蹈藝術中形式美的思考
探析舞蹈評論的意義與審美價值
論明朝時代舞蹈藝術特點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創業創新導向下的高校動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關于提高軍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幾點思考
舞蹈藝術與身體的審美關系芻議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