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效果比較

2021-08-09 22:56姜德帥孫鐸宋鐸紀來偉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7期
關鍵詞:手術指標胃癌臨床療效

姜德帥 孫鐸 宋鐸 紀來偉

摘? 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治療的胃癌患者80例,隨機抽簽分組,對照組40例,用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觀察組40例,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對比兩組手術指標及并發癥情況。結果? 經治療,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首次進食時間早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胃癌,效果優于開腹胃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各項指標良好,可臨床應用。

關鍵詞:胃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開腹胃癌根治術;手術指標;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35.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7-0020-02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居于各種惡性腫瘤首位,此病的病死率較高,據有關統計,在中國,每年死于胃癌的人口約有16萬[1]。胃癌的發病癥狀主要表現在腫瘤生長位置以及上腹部位置,常見的胃癌癥狀主要有上腹部不適感、消化功能減退等。目前治療胃癌的方法主要有手術、化療、靶向治療等,臨床中對于胃癌病變的首選治療方式是手術[2]。早期診斷治療對于療效具有一定的影響,另外,手術方式的選擇對于療效也具有一定的影響,為進一步研究探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腹胃癌根治術在胃癌治療中的效果,本研究選擇醫院治療的胃癌患者,將其分組,分別使用上述兩種不同的手術方式,并對手術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治療的胃癌患者80例,隨機抽簽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3~67歲,平均(54.20±2.22)歲;胃體部腫瘤12例,胃竇部腫瘤13例,賁門胃底部腫瘤10例,胃切跡部腫瘤3例,胃體與胃竇交界處腫瘤2例;腫瘤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觀察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44~68歲,平均(53.51±2.33)歲;胃體部腫瘤13例,胃竇部腫瘤12例,賁門胃底部腫瘤10例,胃切跡部腫瘤2例,胃體與胃竇交界處腫瘤3例;腫瘤分期:Ⅰ期13例,Ⅱ期17例,Ⅲ期10例。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3]:①符合胃癌的相關診斷標準;②通過相應檢查明確為胃癌;③年齡在40~70歲間;④接受胃癌根治術;⑤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已經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②凝血功能異常者;③精神或者意識不正常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⑤有手術禁忌證者。

1.3? 方法

對照組用開腹胃癌根治術,為患者行全身麻醉,于上腹部正中位置做切口,從胸骨劍突位置切開直至肚臍以下3 cm處,切開后對腹部腫瘤情況及周圍組織狀況進行觀察,查看腫瘤是否存在轉移和浸潤,將胃腸道的供血系統進行結扎,將腸系膜、大網膜進行分離,對周圍的淋巴做清掃,將肝左葉的三角韌帶離斷,將胃部大部切除或者全胃切除,并對消化道進行重建,之后留置引流管,做好術口縫合。手術后應使用1周的抗生素預防感染,并定期更換敷料。

觀察組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具體如下:為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肚臍上方做一較小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氣腹,維持合適的氣壓,一般為13 mm Hg。以肚臍上方的開口作為觀察孔,從中置入腹腔鏡,對腹內情況進行探查,另外在左側的腋前線肋緣下開10 mm切口,以此作為主操作口,于肚臍左側5 cm偏上的位置開5 mm切口,以此作為輔操作口,且在右側的腋前線肋緣下和右鎖骨中線與肚臍平行的偏上位置各開一輔助口,通過腹腔鏡引導對胃腸道的供血系統做結扎,對大網膜和腸系膜做剝離,做好淋巴結的清掃。在上腹部正中間的5~7 cm位置取出胃體,對其做切除,進行食管空腸的吻合手術,重新建立消化道,留置引流管并做好手術切口的縫合,手術后使用3~5 d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定期更換輔料。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首次進食時間及住院時間。②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腹腔膿腫、吻合口瘺、麻痹性腸梗阻、膽囊炎。

1.5?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經治療,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首次進食時間早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胃部是人體重要的消化系統,胃癌的出現給人的身體健康乃至生活質量都帶來了較大影響,因此患者一旦發現病情,經確診后就應積極接受治療[4-5]。

本研究在胃癌患者的治療中應用手術方式,并重點針對不同手術方式的療效進行探討。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使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對對照組使用開腹胃癌根治術,兩種手術方式具有不同的手術入路,均能夠在治療胃癌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相比而言,開腹手術屬于傳統手術,手術切口較大,患者承受痛苦較多,而且腹腔內的臟器會直接接觸空氣以及醫生手部,這樣會對患者的免疫能力造成影響,甚至使腸粘連的發生率上升,另外,開腹手術后,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最少1周,最長可達1個月。而腹腔鏡屬于微創手術,手術操作中切口較小,腹腔鏡的攝像頭具有放大的作用,手術過程中,通過腹腔鏡引導,可將腹部的手術視野放大,醫生對于淋巴結、血管等可觀察得更仔細,更利于醫生精準操作,也利于將病灶徹底切除,并較好地清掃淋巴結,所有腹腔鏡的遠期療效優于開腹手術。因此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的創傷性小,術中出血量少,患者術后恢復較開腹手術更快,且并發癥發生率較小。對比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首次進食時間早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合上文,對胃癌患者使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手術指標優于開腹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小,可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石金忠,管志濤.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早期胃癌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系統醫學,2019,4(5):7-9.

[2]陳志強.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5):31-33.

[3]肖紅.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早期胃癌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5(7):50-51.

[4]王玲的,胡時棟,馬躍,等.腹腔鏡輔助與開腹胃癌根治術的短期臨床效果比較[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6,22(6):541-543.

[5]宋文周,周成杰.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的近期效果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1):147-148.

猜你喜歡
手術指標胃癌臨床療效
胃癌癌前病變有哪些,該如何早期發現和治療
早期胃癌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
尿道肉阜行環切聯合尿道—陰道間距延長術的臨床分析
微創甲狀腺手術和傳統手術的臨床效果比較
傳統后正中入路腰椎管狹窄癥手術治療的療效評價
胃癌篩查首選胃鏡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治療雙側甲狀腺腫的臨床效果觀察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