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模式在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康復訓練中的應用效果

2021-08-09 23:52孫金芝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7期
關鍵詞:康復訓練循證護理影響

孫金芝

摘? 要:目的? 對循證護理模式對腦梗死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影響進行探討分析。方法? 將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在博興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1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對象,使用抽簽法將這112例患者分為甲組以及乙組,各56例。對甲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進行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循證護理來對乙組患者進行護理。對比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體運動功能。結果? 在護理干預后,乙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以及肢體運動功能評分均比甲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腦梗死偏癱患者應用循證護理能夠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體運動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循證護理;腦梗死偏癱;康復訓練;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7-0110-02

腦梗死是一種具有發病急、變化快以及致殘率較高等疾病特點的臨床疾病,當人患上此疾病時,將會發生各種程度的失語、偏身感覺障礙以及偏癱等一系列的癥狀,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1]。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通常會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肢體功能恢復訓練?;诖?,本文主要對循證護理對腦梗死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在博興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1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對象,使用抽簽法將這112例患者分為甲組以及乙組,甲組56例,乙組56例。其中甲組中有35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41~77歲,年齡平均值為(53.64±4.88)歲。乙組中有33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42~79歲,年齡平均值為(54.55±3.76)歲。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經對比,兩組患者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被確診為腦梗死者;②能夠正常交流者;③存在偏癱者;④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腦萎縮、惡性腫瘤以及癡呆等疾病者;②肝腎功能以及心肺功能嚴重損害者;③在腦梗死之前肢體功能存在障礙者。

1.3? 方法

對甲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具體的操作方式為:給予患者用藥指導以及飲食指導,讓患者的飲食以高蛋白、清淡以及富含營養的食物為主;幫助患者翻身,定期對患者進行按摩,防止患者出現壓瘡。

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乙組患者開展循證護理:①成立一個由責任醫護人員以及病區護士長組成的循證護理小組。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的疾病知識以及循證護理知識的培訓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醫護人員有效掌握循證護理方式。根據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自身的護理經驗來將護理服務中常見的問題歸納總結起來,在此基礎上,按照患者的實際疾病情況來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肢體活動訓練、心理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相關的循證護理措施。②確?;颊卟》凯h境的舒適性、整潔性以及安靜性,防止出現嘈雜吵鬧以及大聲喧嘩的現象。對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屬開展健康知識宣講,通過此方式來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疾病治療的基本知識及疾病發展有進一步的認知和了解;給予患者相應的飲食指導,囑咐患者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切不可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適當攝入水分;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消除患者的消極心理以及負面情緒,以此來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使患者能夠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力度應當適中,不可用力過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患者血液循環得到有效的促進,防止患者的肢體受到壓迫。③在患者的疾病逐漸趨于穩定之后,相關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開展適當的肢體訓練活動。對于自主活動能力較低的臥床患者,護理人員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揉捏以及按摩,以此來促進其肌肉組織的活性以及血液循環,進行2~4次/d,20~30 min/(d·次)。當患者的病情基本穩定,并且恢復自主意識之后,相關護理人員可以鼓勵患者進行肢體功能訓練,如:慢步行走、起臥、站立以及自主翻身等等。按摩與訓練相結合,以此來使患者的肌肉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強化,同時使其伸展程度漸漸恢復。

1.4? 觀察指標

①使用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對兩組患者肢體功能進行評估,具體包括感覺、運動、疼痛、關節活動以及肢體平衡等,總分100分,上肢功能評分66分,下肢功能評分34分,分數愈高說明運動功能愈好。②使用Barthel指數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具體包括洗澡、進食、穿衣、平地移動以及上樓梯等??偡?00分,>60分,說明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0~60分為輕度殘疾;20~40分,為重度殘疾,生活需要依賴;<20分為完全殘疾,生活需要完全依賴。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SPSS 21.0軟件,用[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對比

在護理之后,乙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比甲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

護理之后,乙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甲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是一種具有一定復雜性的臨床疾病,在患者發病時,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肢體運動和語言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同時還會存在癱瘓等癥狀,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為患者的家庭帶來較重的負擔[3]。本研究所使用的循證護理模式是一種近些年逐漸在臨床中開展應用的新型護理模式,其特點為相關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的資料文獻、專家意見以及患者的實際疾病情況[4],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來制定具有針對性、計劃性以及目的性的護理計劃。相關護理人員積極參與相關的專題培訓活動,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操作技能[5],熟練掌握相關的操作方法,以此來使自身的綜合護理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終將整體的護理治療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相較于單純使用常規護理的甲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循證護理的乙組的整體護理效果更加理想,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以及肢體運動功能評分均比甲組更高。循證護理模式通過成立一個專門的護理小組,對小組成員開展相應的培訓,使其對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疾病變化以及治療方式有進一步的了解,繼而充分掌握更加高效的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的實際疾病情況進行評估,同時結合相關資料以及自身的護理經驗來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護理措施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可靠性,同時進一步增強相關護理人員的循證能力。

綜上,對腦梗死偏癱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病患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體運動功能,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梁秀平,呂曉媛,王海華,等.老年腦梗死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6):98-102.

[2]董青.循證護理模式在78例腦梗死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效果[J].雙足與保健,2019,28(22):146-147.

[3]殷明燕,張冬梅.循證護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9,20(11):92-94.

[4]王馨鑫.循證護理在腦梗死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3):175-177.

[5]向桂花.探討循證護理模式對腦梗死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影響[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3):600-601.

猜你喜歡
康復訓練循證護理影響
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腦卒中患者護理中吞咽障礙康復訓練的應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效果及臨床意義分析
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技術在腦卒中康復訓練中的療效觀察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