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A、AFP、CA242在胃癌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作用

2021-08-09 00:19楊小蓉江春香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7期
關鍵詞:甲胎蛋白診斷價值胃癌

楊小蓉 江春香

摘? 要:目的? 胃癌患者在診斷中,應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胃腸道癌抗原(CA242),對其診斷以及預后評估作用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云陽縣人民醫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30例原發性胃癌患者(觀察組)以及30例良性病變胃疾病患者(對照組)進行回顧性研究,對兩組的CEA、AFP、CA242進行比較,然后根據觀察組的TNM分期,分成Ⅰ~Ⅱ期組和Ⅲ~Ⅳ期組,對觀察組的不同TNM分期的CEA、AFP、CA242進行比較,根據預后情況分成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對預后良好和預后不良患者的CEA、AFP、CA242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的CEA、AFP、CA242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Ⅰ~Ⅱ期患者的CEA、AFP、CA242低于Ⅲ~Ⅳ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后優良患者(n=18)的CEA、AFP、CA242低于預后不良患者(n=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檢測胃癌患者的CEA、AFP、CA242,診斷價值以及預后價值較高,進而為臨床提供治療方案的制定依據,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胃腸道癌抗原;胃癌;診斷;預后評估;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5.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7-0165-03

胃癌患者的早期診斷中,主要是利用胃鏡進行診斷檢查,但是胃鏡屬于侵入性檢查手段,如果患者的耐受力較差、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或者存在禁忌證的患者,無法順利通過胃鏡檢查[1],而隨著臨床檢查技術的逐漸提高,研究非侵入性的具有較高診斷準確率的診斷方法已經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次研究,筆者抽取云陽縣人民醫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30例原發性胃癌患者(觀察組)以及30例良性病變胃疾病患者(對照組),以CEA(血清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CA242(胃腸道癌抗原)為診斷指標,分析期診斷價值以及預后評估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云陽縣人民醫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30例原發性胃癌患者(觀察組)以及30例良性病變胃疾病患者(對照組)進行回顧性研究,觀察組中患者的年齡組成區間為35~70歲,年齡平均為(56.72±6.19)歲,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TNM分期:Ⅰ期患者有3例,Ⅱ期患者有9例,Ⅲ期患者有11例,Ⅳ期患者有7例,對照組的年齡組成區間為33~71歲,年齡平均為(57.13±6.23)歲,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然后根據觀察組的TNM分析分成Ⅰ~Ⅱ期組和Ⅲ~Ⅳ期組,根據預后情況分成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患者家屬在同意書上簽字,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比較(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同意書上簽字患者;②經過病理診斷,確診為原發性胃癌患者。

排除標準:①哺乳期患者;②孕期患者;③惡性腫瘤患者;④臟器功能不全患者;⑤檢查禁忌證患者。

1.3? 方法

兩組在入院后第1天,于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采集4 mL,以3000 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離心時間為15 min,獲取上層清夜,將其置于-20 ℃的環境下保存,通過CEA試劑盒、AFP試劑盒、CA242試劑盒,以電化學發光法對CEA、AFP、CA242進行檢測。

預后方法:胃癌患者需要隨訪3年。每個季度于院內復查1次,每個月電話隨訪1次。

1.4? 觀察指標

(1)對兩組的CEA、AFP、CA242進行比較,對觀察組的不同TNM分期的CEA、AFP、CA242進行比較,對隨訪期間預后良好和預后不良患者的CEA、AFP、CA242進行比較。(2)預后良好:隨訪期間,無瘤生存患者;預后不良:隨訪期間,腫瘤復發、轉移或者死亡患者。(3)預后期間的CEA、AFP、CA242的計算=12個季度的檢測值之和/12。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CEA、AFP、CA242的比較情況

觀察組的CEA、AFP、CA242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不同TNM分期的CEA、AFP、CA242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Ⅰ-Ⅱ期患者的CEA、AFP、CA242低于Ⅲ-Ⅳ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預后良好和預后不良患者的CEA、AFP、CA242情況比較

預后階段中,預后優良患者(n=18)的CEA、AFP、CA242低于預后不良患者(n=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胃癌患者在臨床中一般會通過病理檢測、影像學檢查方法以及內鏡檢測法燈光,可以得到較高的診斷準確率,但是,操作相對復雜、檢測時間較長、診斷效率差,無法廣泛推廣于臨床診斷中,具有較大的局限性[2]。

各種惡性腫瘤患者的有效早期診斷方法包括血清腫瘤標志物,目前,具有一定的檢測成果。有關研究表明[3]:CEA、AFP以及CA242可以在胃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表達,CA242主要在胰腺癌患者以及結腸癌患者中發現,對于胃腸道腫瘤患者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診斷價值,而CA242于健康人群的血清中的含量相對較少,胃癌患者的血清中的含量較高,可以有效診斷胃癌;CEA主要于胚胎發育中產生的抗原,有研究表明[4]CEA和胃癌的臨床TNM分期具有密切關系。AFP可以參與到細胞增殖、代謝等過程,原發性胃癌患者的AFP的水平會異常升高,與正常人存在明顯區別。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CEA、AFP、CA242高于對照組,Ⅰ-Ⅱ期患者的CEA、AFP、CA242低于Ⅲ-Ⅳ期患者,預后優良患者(n=18)的CEA、AFP、CA242低于預后不良患者(n=12)。陶元生[5]的研究結果表明:胃癌組的CEA、AFP、CA242分別為(13.6±2.9),(25.4±6.8),(38.3±5.1),和本次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胃癌患者在診斷中,檢測血清CEA、AFP、CA242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診斷率,對于預后可以有效評估,評估效果優良,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淮東.血清CEA、CA199、CA242、CA724檢測對胃癌的診斷及預后評估的價值探討[J].系統醫學,2018,3(22):10-12.

[2]任勇亞,杜麗堅,任鴻.血清CA50、CA199、CA242、CA724在胃癌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6):125-126.

[3]何曉燕,李雙芹. CA724、CEA、CA242、CA199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0):23-25.

[4]陸彩虹,施美新,張兵.腫瘤標志物CA19-9,CEA,CA125和AFP在評估胃癌化療效果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9):189.

[5]陶元生.CEA、AFP、CA242在胃癌病理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6):1161-1163.

猜你喜歡
甲胎蛋白診斷價值胃癌
胃癌癌前病變有哪些,該如何早期發現和治療
早期胃癌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
乙肝康復 莫忽視甲胎蛋白檢測
基于石英毛細管載體的血清甲胎蛋白灰度分析免疫檢測法
腦CT對腦器質性精神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胃癌篩查首選胃鏡
碳納米管修飾的紙傳感器用于檢測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 半年一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