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謀式教育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鼻腔沖洗依從性的研究

2021-08-10 12:24林金釵朱雪萍林淑儀鐘澤欣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1年24期
關鍵詞:鼻咽癌鼻腔沖洗

林金釵,朱雪萍,林淑儀,鐘澤欣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腫瘤科,廣州佛山 528300)

放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可有效殺死癌細胞,但因照射部位以鼻咽部為主,易造成鼻咽部軟組織損傷,引起鼻咽部粘膜充血水腫、鼻腔黏連等嚴重不良反應,給患者的生命質量造成嚴重困擾[1]。有研究指出[2],患者長期進行鼻腔沖洗可緩解放療性鼻竇炎的癥狀,且鼻腔沖洗的依從性與放療所致不良反應的緩解程度呈正相關。若護士未給予患者有效的延續性護理或患者對進行鼻腔沖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進行鼻腔沖洗的依從性會隨著患者放療結束時間的遷延而變差。因此,為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行鼻腔沖洗的依從性,需加強鼻腔沖洗相關的健康宣教。智謀是指患者獨立完成日常事物(個人智謀)及在自身無法獨自完成或無法獨立執行時獲取他人幫助(社會智謀)的能力。對患者進行智謀教育,可幫助其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還可以緩解患者處理此類事件時的負向情緒[3]。本研究選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1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就診且進行放療的鼻咽癌患者100 例為對象,通過分組對照,探究以智謀教育為理論指導的個性化健康宣教對其鼻腔沖洗依從性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進行放療的鼻咽癌患者100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鼻咽癌;年齡≥18 歲;首次接受放療;預期生存期>1 年;患者自愿參加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放療前合并鼻部疾患者;合并廣泛遠處轉移者;認知功能障礙者。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0 例。觀察組:男3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46.54±5.32)歲。對照組:男32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46.56±5.33)歲。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的鼻腔沖洗健康宣教:向每位患者發放鼻咽癌放療健康教育手冊并為其講解放療的相關知識,重點講解鼻腔沖洗的必要性;對出院患者每周進行電話隨訪1 次,每月鼓勵患者來科室參加放療知識講座1 次。干預時間為6 個月。

觀察組接受依據智謀理論實施的智謀式教育,具體如下:(1)個人智謀。①補救性自我控制:以一對一的方式幫助患者了解鼻咽癌放療的相關知識,讓其意識到鼻腔沖洗的重要性;觀察患者自行鼻咽沖洗的步驟,針對其不正確的步驟進行矯正,對患者沖洗細節的疑問進行解答。②改良問題解決技巧:幫助患者接受已患鼻咽癌的事實,給予其心理安慰以提高自身對鼻咽癌的應對能力,鼓勵患者表達自己對鼻腔沖洗的看法,針對其疑問可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闡述鼻腔沖洗的核心內容及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根據患者的病情動態調整治療方案。③感知自我效能:增強患者戰勝鼻咽癌的信心,使其相信自己可以堅持進行鼻腔沖洗;請依從性高且病情控制尚可的病例進行現身說法,幫助患者看到希望,增加鼻腔沖洗的依從性。個人智謀教育均在住院期間內完成,30 min/次。(2)社會智謀。①求助于非正式援助:教育目標為教會患者如何調節家庭關系,教育形式為邀請患者的照顧者共同參加教育,鼓勵照顧者講述患者住院期間的心理變化,與患者和照顧者共同討論在家進行鼻腔沖洗會面臨的困難,制定具體的鼻腔沖洗目標,要求照顧者對患者進行監督。②求助于正式援助:教育目標為幫助患者正視社會人際關系,教育形式為定期邀請心理咨詢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重點幫助其了解人際關系的應對技巧與如何從家庭關系中得到康復幫助。社會智謀教育每月1 次,45 min/次。干預時間為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采用中文版智謀量表(RS)于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評價患者的智謀水平,包括個人智謀(16 個條目)、社會智謀(12 個條目)兩個維度,采用0~5 分計分法,總分0~140 分,分數與智謀水平呈正相關。(2)采用治療依從性量表于出院后6 個月患者回院復查鼻咽喉鏡時評估其鼻腔沖洗依從性,該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6,共20 個條目,采用5 級評分法,總分100 分,80~100 分為完全依從,60~79 分為部分依從,<60 分為不依從,總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3)采用電子鼻咽喉鏡觀察并記錄患者的鼻腔粘連和水腫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年齡、RS 評分等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性別、鼻腔沖洗依從性等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RS 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R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各維度RS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RS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RS 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鼻腔沖洗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的鼻腔沖洗總依從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鼻腔沖洗依從性比較[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據文獻統計[4],鼻咽癌的病死率位居頭頸部腫瘤的第一位,是危害公民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鼻咽癌患者可進行放療,但大多數鼻咽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應采用以放療為基礎的綜合療法。鼻咽癌患者的放療射線以二維、三維適形放療為主。由于鼻咽部的特殊解剖結構,放療過程中易引起并發癥。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5],放療前后鼻炎癌并發鼻竇炎的發生率可由46.2%上升至96.4%,臨床以鼻塞、流膿涕、頭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鼻咽癌患者進行鼻腔沖洗可緩解放療性鼻竇炎癥狀,但其出院后自行鼻腔沖洗的依從性較差,難以長期堅持。一般的健康宣教難以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宣教結果不甚理想,對患者依從性的影響不大。而基于智謀理論實施的智謀式教育是一種認知行為技巧教育,可幫助患者掌握處理突發事件的必備技巧,使其具備豐富的智謀來控制自身行為,并相信自己可以戰勝各種困難及壓力,這些行為技巧對患者的治療與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的各維度RS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行鼻腔沖洗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智謀式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智謀水平及鼻腔沖洗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放療期間對患者進行智謀健康宣教,強調鼻腔沖洗對鼻咽癌放療后的促進作用,能夠提高患者對鼻腔沖洗的重視,進而提高其進行鼻腔沖洗的依從性[6-7]。引導患者采用補救性自我控制的方式了解鼻咽癌放療后鼻腔沖洗的相關知識,可幫助其感知到自身認知行為改變對促進健康的作用;邀請照顧者共同參加教育,可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克服負性情緒影響,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調動個人與社會智謀去面對放療引起的不良反應,降低鼻腔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8]。以開展講座的形式幫助患者尋找解決面對困惑的方式,注重其積極體驗及感受,引導患者合理、有效地利用自身內外資源,促進智謀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療并發鼻竇炎的樞紐環節為鼻腔沖洗,但目前尚缺乏系統、科學的健康教育模式來確?;颊叩囊缽男?。將基于智謀理論實施的智謀式教育應用于鼻咽癌放療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其智謀水平,繼而提高患者鼻腔沖洗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鼻咽癌鼻腔沖洗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達水平及臨床價值
鼻腔需要沖洗嗎?
集束化護理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張口受限的影響
保守與手術治療鼻咽癌放療后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比較
清洗鼻腔治感冒
均粒濾料濾池反沖洗設計淺談
為什么打噴嚏一般都連續打兩個?
小狗
鼻咽癌有哪些癥狀?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