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黨建引領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路徑探究

2021-08-11 03:54李林嬌
下一代 2021年4期
關鍵詞:安全文化建設高校黨建

摘 ?要:從事故致因理論出發,分析了高校實驗室安全隱患存在原因,提出了安全精神文化建設的目標,探究高校黨建引領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路徑,為其他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黨建;實驗室安全;安全文化建設

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是實驗室安全的主要內容,事故致因理論指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安全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1]。由于學科種類多樣性、危險事故多樣性、實驗研究不確定性、人員流動密集性、安全文化意識薄弱性等原因,高校實驗室常常存在一系列安全隱患。2021年是“中央企業黨建創新拓展年”,探究適合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實際情況的路徑,搭建高校黨建引領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框架,是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之中的重要命題。

一、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現狀

(一)安全文化建設管理不系統

高校管理層面重視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但具體的實驗室安全工作推廣力度薄弱,安全文化建設管理缺少相對的系統性。高校實驗室教師科研任務繁重,晉升壓力較大,往往專注于實驗和教學成果的獲取,忽視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教師在實驗室向學生團隊強調動手實踐能力,實驗室人員安全責任劃分混亂和安全責任意識淡薄,未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規范性,實驗室整體教師和學生在實驗室安全建設方面沒有高度的主動參與度和積極性,未形成完善的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體系。

(二)實驗室準入制度不完善

就理工高校而言,人的安全知識不足、安全意識不高和安全習慣不佳,在一定程度映射出實驗室安全文化欠缺,這是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源?;鶎狱h建未發揮其先進性和領導性,實驗室準入制度缺乏,實驗室安全培訓內容和形式單一,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能力不足。當前,高校黨建與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相結合的指導理論和探索實踐缺乏全面性,應當積極發揮黨建的領導地位,充分引領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

(三)實驗室安全文化載體不全面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仍未充分利用“互聯網+”智慧化建設的優勢。黨建基層組織在開展實驗室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中,未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多樣的媒介廣泛開展實驗室安全文化教育和實踐活動,實驗室安全文化載體單一,師生對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認可度低。

二、黨建引領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路徑

探究一條與時俱進的黨建引領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路徑,需要黨委協同部門明確目標,依據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現狀,加強實驗室安全文化的建設和傳承,搭建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系統框架。

(一)協同共建,強化專職安全員責任

安全生產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原則。實驗是理工高校教學科研活動必需的模塊,實驗室安全管理也應參照執行上述原則。黨委應當協同部門貫徹實施黨的安全政策,加強組織領導,在學校實驗室高水平建設與發展全局中積極推進實驗室安全工作,加大人力資源投入力度,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選拔實驗室專職安全員。安全員需主要工作內容是負責完善實驗室安全培訓內容;豐富實驗室安全培訓形式;嚴格監督實驗室準入制度;制定實驗室安全知識和操作規范指導手冊;聯系實驗室實際更新實驗室緊急預案;組織進行相關應急演練;實時監控實驗室安全;及時解決實驗室安全隱患,讓實驗室安全管理規范化[2]。

(二)同向同行,健全實驗室準入制度

發揮黨員和積極分子的帶頭模范作用,建立實驗室人員自律自覺重視安全的機制。豐富實驗室安全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充分發揮網絡信息作用,結合高校實驗室科技創新情況,定時更新網上安全入門培訓和考試管理系統,進行實驗室準入理論考察,定期開展實驗室安全教育必修課,加強實驗室人員在物理安全、化學安全、生物安全、廢棄物處理和規范實驗試劑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意識和能力[3]。理論聯系實際,組織實驗室安全模擬演練,師生全員參與,親身體會危險實驗意識和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全體人員在演練過程中學會果斷快速處理多樣的安全問題,熟悉實驗室儀器設施的規范操作,降低安全風險。

(三)齊心并力,完善安全文化載體建設

黨員帶頭,發揮黨建“互聯網+”功能。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地位,具備專業科研背景的黨委負責人搭建適合所在實驗室的安全指導網絡平臺,制定緊急預案,根據實驗室學科建設和科技發展,針對不同的學科特色和專業特點,更新符合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高校實驗室應該根據實驗室科研特色深入挖掘實驗室文化底蘊,發揮黨委的組織力,設計有趣且能團結實驗室全體師生的競賽活動,如舉辦微生物顯微作畫比賽、化學特效攝影比賽等,將實驗室科研技術與藝術文化相結合。通過實驗室安全文化主題周或競賽活動,增進交流,拓寬視野,拉近不同實驗小組成員間的距離,增強師生對實驗室安全文化載體的認同感和集體意識,從而使實驗室安全文化傳承發展[4]。

結語

實驗室作為高??蒲薪ㄔO的技術支撐平臺,不僅要擁有拔尖的儀器設施,更要擁有一流的實驗室安全文化,黨委協同部門加強實驗室安全文化的建設和傳承,讓安全文化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風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科研,培養出優秀的一流人才,為新時代一流大學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陳寶智,吳敏.事故致因理論與安全理念[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01):42-46.

[2]王孟祿,張鐳.中外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比較及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11):227-231.

[3]王大剛,曾玉祥,潘成軍,王雷.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和建設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07):296-299.

[4]高昊宇,秦少勇,白慧.高校實驗室安全精神文化建設與分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03):34-36.

作者簡介:李林嬌(199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

基金資助:

2020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20SJB0026

2019年度江蘇省教育系統黨建研究會課題,項目編號:2019JSJYDJ02015

猜你喜歡
安全文化建設高校黨建
淺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及安全文化建設結合實施模式分析
全媒體視閾下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的研究與實踐
高校黨建工作有效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
新媒體成為高校黨建“新武器”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運用QQ群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黨員教育管理路徑探析
生產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措施淺論
推進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方法及途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