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惲壽平“沒骨畫”中的禪境

2021-08-11 03:52溫思敏
下一代 2021年4期

摘 ?要: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是中國工筆花鳥畫史上的獨創,打破了傳統繪畫的以線造型,轉為以色造型。而其獨特的繪畫技法,使其所表現的“沒骨花”具有獨特的韻味。時至今日,雖工筆花鳥畫在宋代已達到巔峰,但其獨特的思路,獨特的表現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因此,探討其繪畫所表現出來的禪境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本文介紹了什么是禪境,繪畫與禪境的關系,并從惲壽平的“以色造型”所表現出的畫面效果及情感,進一步探索其禪境,并提醒后人在創作過程中推陳出新,不僅要表現出客觀事物的表象,也表現出它的“語言”。使工筆花鳥畫能夠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關鍵詞:惲壽平;沒骨花 ;禪境

惲南天,原名格,字壽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號南田,別號白云外史、云溪漁父、東園外史、甌香外史等。生于明崇禎六年(1633),卒于1690年。

江蘇武進(今常州市武進區)上店鎮人。其少時隨伯父學畫,后成為一名抗清義士,此后歷經被俘、出家等,后反鄉贍養老父,以賣畫為生,可謂一生命運坎坷。因此其為人清高,淡泊名利,不趨炎附勢,且與人為善,樂善好施,自己卻過著清平的生活,后卒于白云渡甌香館,終年58歲。與王時敏、王鑒、王揮、王原祁、吳歷 合稱“清初六家”。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常州畫派的創始人。雖處于明末清初戰亂年代,但其在山水畫方面有較高的造詣,更是在工筆畫鳥畫中另辟蹊徑創造了沒骨畫法并著稱于清代畫壇。因此,大多數人著重研究其沒骨花鳥畫的藝術風格及其產生背景,鮮有對其沒骨花鳥畫中隱含的禪境進行研究。雖然有個別資料有所涉及,但并無專門資料對其進行研究。而本文就是針對惲壽平的“沒骨花”的設色進行分析來進一步闡述其畫中所含禪境之意,為今后研究惲壽平沒骨花鳥畫提供新的視角,能夠從另一方面去了解惲壽平的沒骨畫,并將這一獨特的設色方法流傳下去,以便能夠在今后的創作過程中學以致用。

一、惲壽平沒骨畫在清代的地位

惲壽平最初畫山水,由于在山水方面當時的潮流更傾向于擅長摹古的“四王”,且備受當時清政府的推崇與賞識,在當時畫壇上影響深遠。雖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但影響遠不如他的花鳥畫。

惲壽平的沒骨花卉對當時包括后世都有很大的影響。沒骨畫法始于徐熙、徐崇嗣祖孫,是一種將色、墨、筆、水融為一體,并在紙上巧妙作畫的一種方式,重在體現畫面的意境,與小寫意花鳥畫有異曲同工之妙。惲壽平將沒骨畫在失傳的情況下將其恢復并發展下來,并成為常州畫派的創始者。由于名聲旺盛,學其著深多,如馬元馭、張偉、董瑜、惲青、惲源景、惲冰等。

二、繪畫與禪境

(一)繪畫

繪畫是指利用各種工具材料在二度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利用繪畫即可以表現客觀存在的物體,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表現作者的內心世界,傳達某種情感或感悟。

(二)禪境

禪是佛教用語,指排除雜念,靜坐。境可以是身臨其境也可以是環境,佳境。二者合起來便是于一所緣境系念寂靜、政審思慮。擁有一顆平常心回歸本真,即為禪境。

(三)繪畫與禪境的關系

從繪畫與禪境的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二者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當中國畫家不滿于純客觀的機械的描繪物體時就會考慮繪畫的內在因素,因為藝術不單單表達的是在二度平面上對客觀事物的再現,而是賦予其高貴的靈魂。若想畫面達到禪境的境界,可以有三層次:江順貽評《拜石山房詞》曰:“始境,情勝也。又境,氣勝也。終境,格勝也?!币馑际且_到禪境首先是用心靈表現對象,再賦予其生命,進一步提升其所含高尚之格調來達到禪境的境界。

下面就惲壽平的“沒骨畫”為例看其通過怎樣的方式來達到禪境。

三、“沒骨畫”的“以色造型”

“沒骨畫”是惲壽平取自北宋徐崇嗣的“不用筆墨,直以彩色圖之,謂沒骨圖”。其中記載的畫法是不用以墨線勾勒,直接以色代替墨線,點綴揮寫而成。而惲壽平對其進行研究探索并結合其他畫家之畫法,在原來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發展了“沒骨法”,其特點是以渲染為主,利用水、色、筆之間的關系進行造型,使畫面達到一種清秀明麗,負氣含靈的境界。我們可以通過惲壽平的幾幅畫來感受一下:

《九華佳色扇》是惲壽平在1676年所繪,現藏于上海博物館,紙本設色。畫面右側有題跋:“黃鵝紫鳳舞霓裳,耐得秋寒斗曉妝。一片綠濤云五色,更凝巖電起扶桑。丙辰九月,戲作九華佳色。園客壽平?!背酥膺€有鈐?。菏遄樱ㄖ欤?、壽平(朱),鑒藏?。禾擙S藏扇(朱)、鵝群館(白)、誠齋審定真跡(朱)、魯詹鑒藏(朱)。此圖中間繪有兩朵紅色雛菊,邊緣花瓣以橘紅渲染,中間點染朱紅,部分花瓣頂部點染朱紅,成為畫面的中心,整個花朵雖明艷但不失典雅,以筆墨的層次區分兩朵花,使之主次,前后分明,又交相呼應,再加上左下側清新淡雅的菊花,用水墨渲染的葉子以及題跋的內容,使整個畫面不僅明麗幽靜、典雅脫俗,還讓人感受到花朵隱隱擺動,隨風起舞。畫面中靜即是動,動即是靜,動靜結合,超曠空靈。

《雙鳳扇圖》是惲壽平在1680年所繪,紙本設色,現藏于上海博物館。畫中左側有題跋:“雙鳳。庚申秋八月擬徐家沒骨圖。南天客惲壽平。不芟苔草種梧桐,五色云生珠露叢。莫道人間無鳳鳥,丹山今在百花中。南天又題”。有鈐?。骸皭?、壽平(朱白連珠)、南天小隱(白)”。鑒藏?。骸疤擙S藏扇(朱)”。此圖以兩種不同的花比喻雙鳳,同樣是未勾線,用淡胭脂渲染花朵,再以曙紅點染紅花,以紫色點染紫花。而葉子渲染草綠色,以輕重區分正反葉,以重色稍勾葉脈。整幅畫面秀潤清淡。

從上述畫面中不難看出,惲壽平未溝墨線,只用色、水、筆運用獨特的手法不僅將畫面中的“花”表現在紙上,而且也使觀賞者感受到“花”的靈動、生氣。下面就來闡述一下其筆下的禪境。

四、“以色造型”下的禪境

戴醇士曾說:“惲南田以‘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李白詩句)、品一鋒(黃子久)筆,是所謂孤蓬自振,驚沙坐飛,畫也而幾乎禪矣!”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例如《九華佳色扇》中的菊花,左側兩朵置于底部,中間花朵利用枝葉向右生長,較下的一朵向上“抬頭”,似乎在交流,而至于左側的菊花也有隱隱向右生長的趨勢宛若好奇的嬰兒。此畫中再現了客觀事物——菊花,又利用色來造型賦予其生命,又用其之間的關系使之變的靈動,可謂“超以象外”,在此,禪境借繪畫表達出來。

惲壽平大都直接以色彩造型,花卉直接以水層層渲染,以濃色來表現含苞待放的花蕾,使其看上去更加嬌嫩,垂涎欲滴,以淡色來描繪綻放盛開的花朵,給人以飄飄然,芳香飄逸的感受。再有鮮嫩的新葉和枯殘的老葉,使花卉的前后關系與遠近層次等等在筆惲壽平下一一呈現。在《南田畫跋》中,其云:“前人用色有沉厚者,有淡逸者,其創制損益出奇無方不執定法,大抵濃麗過之,則風神不爽氣韻索然惟能淡逸,而不入于輕浮沉厚,而不流為郁滯傅染,愈新光暈愈古乃為極致如此?!笨芍^不少,這些都是他在長期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經典言論總體上講他是以色彩代替筆墨并將色彩的基調定為淡雅,這種表現方法給不僅在“沒骨”花鳥畫實現了新生,同時也超越了繪畫長期以來忠于現實再現現實的束縛,不僅表現出了畫家心中的主觀感受,同時也給人別具一新的視覺享受,讓人仿佛感受到朦朧的花鳥畫世界的意境,這些都得益于他的沒骨花在用色方面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表現了花鳥的清新淡雅、沉穩寧靜、空靈唯美的境界,將花鳥畫表現出來的意境得到升華。

五、惲壽平沒骨畫對后世的影響

由于惲壽平的沒骨畫在當是影響較大,臨摹學習者甚多,但也出現盲目學習的畫著,徒有其行而未有其意。惲南田本人也說:“近日寫生家多宗余沒骨花圖,一變濃麗習俗,以供時目,然傳模既久,將為濫觴。余故亟構宋人淡雅一種,欲使脂粉華靡之氣復還本色?!保ó嫲希┑亲罱K還是沒有將這一弊端得到解決,尤其是到常州畫派的后期更甚。雖有弊端但其對后世的影響任不能忽略,如近代大師任伯年、吳昌碩等,這種畫風直到今天還被有些畫家所推崇學習。為我們在繪畫中表現畫面的另一種意境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且是繪畫的最終歸宿歸結于繪畫“本真”,及禪境。

六、結語

綜上所訴,繪畫的發展離不開畫面意境的表現,而繪畫的歸宿在于禪境,繪畫的發展必須有其獨特的生命力。正是如此,才使得這門寶貴的,獨特的技藝得以流傳至今。本文介紹的是從惲壽平“沒骨花”的“以色造型”來探索其蘊含的禪境,但由于其作品較多不能一一闡述,對此深表遺憾。但其創造的藝術成就被后世許多人運用,如蘇百鈞、何家英等。顯然惲壽平創造的沒骨花鳥畫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宗白華.藝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沈括. 夢溪筆談[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毛建波校注.南田畫跋[M].上海: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8(01).

[4]杜鵑.論惲壽平的生平及花鳥畫藝術風格[J].中國成人教育,2007(06).

[5]蔡星儀.惲壽平全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6]王伯敏.中國繪畫史(修訂版)[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溫思敏(1992年出生),女,山西省晉中市,碩士研究生,美術學國畫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