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的檢驗效果及準確率評價

2021-08-23 18:20秦雯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血液檢驗準確率貧血

秦雯

摘要:目的 探討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對貧血鑒別診斷工作的應用效果。方法 擇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至我院就診的貧血患者62例,設置為實驗組,另同期收集62例健康體檢人群,設置為對照組,對兩組均給予血液檢驗,對檢驗結果的準確率與紅細胞參數含量進行統計。結果 30例為巨幼細胞性貧血,32例為缺鐵性貧血,誤診2例,準確率達到96.77%(60/62);實驗組RDW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Hb、MCV、RBC、MCH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貧血患者加強血液檢驗工作,其診斷準確率較高,可依據實際檢測數值判定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值得采納。

關鍵詞:貧血;診斷;血液檢驗;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R5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084-01

若人體循環血液內的紅細胞比積、血紅蛋白的含量與單位體積內的紅細胞數量未處于正常含量,臨床上稱之為貧血,分析造成貧血的因素多種多樣,包括失血、溶血、紅細胞生成減少等方面[1]。主要的貧血類型包括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所以說,實際進行疾病治療前,應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貧血現象與具體的貧血類型,保證疾病的診斷準確率。為此,本次研究對貧血患者采取血液檢驗方式,詳情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擇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至我院就診的貧血患者62例,設置為實驗組,另同期收集62例健康體檢人群,設置為對照組。

納入標準:①伴有面色慘白、乏力、頭暈等癥狀;②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嚴重臟器功能不全;②免疫系統疾病;③全身傳染性疾病。

實驗組中,男32例,女30例,年齡21-66歲,平均(42.36±3.52)歲;對照組中,男33例,女29,年齡20-67歲,平均(42.55±3.45)歲。對比兩組受檢者的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受檢者均給予血液檢驗。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2mL的肘靜脈血液標本,并置于抗凝試管內,兌入適量的抗凝劑,使得抗凝劑與血液混合均勻,將試管輕微搖晃。給予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與配套試劑檢驗,嚴格依照操作說明書上的內容進行。

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受檢者的紅細胞參數含量。其中各個參數的正常值分別為:Hb:110-160g/L,MCV:80-100fl,RDW:10%-16%,RBC:4×1012-6×1012/L,MCH:25.5-35.5pg/L[2]。

將臨床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分析實驗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

1.4統計學處理

將兩組受檢者的數據資料均記錄至SPSS20.0的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 )表示,T檢驗,若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采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診斷準確率

對實驗組62例貧血患者進行金標準臨床診斷后,發現32例為巨幼細胞性貧血,30例為缺鐵性貧血,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得知,30例為巨幼細胞性貧血,32例為缺鐵性貧血,誤診2例,準確率達到96.77%(60/62)。

2.2 紅細胞參數檢測含量

見下表1。實驗組RDW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Hb、MCV、RBC、MCH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貧血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是血液內科疾病,主要表現為外周血RBC含量降低,伴有暈厥、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以缺鐵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等類型較為多見[3]。缺鐵性貧血指的是機體對于鐵元素的需求與供給關系被破壞,導致體內鐵元素耗盡,紅細胞內的鐵元素缺乏,引發缺鐵性貧血現象,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由于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引發,主要表現為骨髓內存在巨幼紅細胞等。若長時間處于缺血水平,將會使得Hb合成障礙,導致小細胞低色素貧血,改變了紅細胞的充盈狀態與體積,從而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有關研究指出[4],貧血主要是由于營養吸收障礙、營養不良、從事高強度工作等導致。所以說,需及時進行科學合理的臨床診斷工作,明確患者病情。

鐵元素在體內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許多患者存在鐵代謝障礙,針對貧血類型的不同,其發病機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5]。所以說,對貧血患者加強紅細胞參數檢測的意義重大。本次研究將62例貧血患者納入實驗組,62例健康體檢者納入對照組,檢測后得知,實驗組RDW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Hb、MCV、RBC、MCH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血液檢驗方式可及時了解紅細胞參數的含量,從而利于對貧血病情作出準確的判斷,對疾病的診療提供切實的實驗室診斷依據。另外,62例貧血患者經過血液檢驗后,其診斷準確率達到96.77%,保證了較高的診斷準確率。

綜上可知,對貧血患者加強血液檢驗工作,其診斷準確率較高,可依據實際檢測數值判定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值得采納。

參考文獻:

[1] 譙興強. 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檢驗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3):126-127.

[2] 管秀多. 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的檢驗效果觀察[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5):103,111.

[3] 張云環. 貧血鑒別診斷中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的檢驗價值分析[J]. 當代醫學,2020,26(5):138-139.

[4] 肖雨凡. 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9):98-99.

[5] 張琦. 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檢驗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6):104-105.

猜你喜歡
血液檢驗準確率貧血
血常規檢測結果對鑒別診斷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價值觀察
乳腺超聲檢查診斷乳腺腫瘤的特異度及準確率分析
多層螺旋CT技術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效果及準確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診斷脊柱損傷的臨床準確率比較探討
頸椎病患者使用X線平片和CT影像診斷的臨床準確率比照觀察
你對貧血知多少
中小學生貧血原因調查與分析
提高血液檢驗準確性的管理措施分析
貧血鑒別診斷中采用血液檢驗的臨床效果探析
妊娠貧血與飲食療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