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疫苗接種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效果及對病毒感染率的影響

2021-08-23 18:20徐萍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感染率

徐萍

摘要:目的:觀察嬰幼兒接種乙肝疫苗,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分析對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預防效果,以及在接種之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方法:抽取260例嬰幼兒作為研究對象,抽取時間范圍為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比較不同接種時間嬰幼兒HBsAb陽轉情況、HBsAb反應情況、乙肝抗體滴度變化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嬰幼兒首次接種乙肝疫苗24周后,HBsAb陽轉率高于首次接種后4周及12周,首次接種12周后高于HBsAb陽轉率高于首次接種后4周;全程疫苗后3a的HBsAb陽性率、無應答率、低應答率低于1和2a;接種疫苗后1、2、3a后,乙肝抗體滴度分別為(118.76±10.78)、(91.94±7.75)、(47.56±7.45)mU/ml,不同年限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均<0.05;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5%,未作處理自行消退。結論:嬰幼兒接種乙肝疫苗可以有效提升其體內抗體量,使其乙肝病毒抵御能力增強,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關鍵詞: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接種;HBsAb陽轉;感染率

【中圖分類號】R51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085-01

乙肝一直以來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主要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該病是一種全球范圍的感染的疾病,感染流行強度也因地區差異各有不同。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學齡前兒童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發群體,從1992年起,我國就開始實施乙肝疫苗接種工作,以對乙型病毒性肝炎進行預防,降低其感染率[1]。乙肝疫苗接種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目前在臨床上依然無法對該病進行徹底清除?,F本文進一步探討乙肝疫苗接種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預防作用,并分析其對病毒感染率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60例嬰幼兒作為研究對象,抽取時間范圍為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其中男嬰140例,女嬰120例,月齡為7-21個月,平均為(12.35±2.14)月。所有嬰幼兒均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在接種期間沒有出現發熱等不良癥狀。

1.2方法

(1)接種方法

將常規免疫報表作為乙肝疫苗預防依據,以此對常規接種的比率進行預估,所有的嬰幼兒均在上臂三角肌注射疫苗,選用重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依據0、1、6月的順序進行接種,首次接種時間為嬰幼兒出生24小時內,劑量為10μg,同時產婦需注射乙肝免疫球,接種時間分別為0、1、6月,第二次及第三次注射時間為出生后3月和6月,每次的劑量需為10μg。

(2)檢驗方法

在嬰幼兒空腹狀態下,通過質控靜脈采血方式取其3ml不抗凝靜脈血,將樣本進行血清分離。以相應的監測方式,分析研究對象體內抗體的水平變化,并通過標準分式,測算不同年限嬰幼兒乙肝抗體的滴度情況。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首次接種后4、12、24周嬰幼兒HBsAb陽轉情況。②比較不同年限產生的HBsAb反應情況。③比較乙肝抗體滴度變化情況。④觀察研究對象在接種疫苗后,各項不適癥狀的出現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0.05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HBsAb陽轉情況比較

首次接種乙肝疫苗24周后,HBsAb陽轉率高于首次接種后4周及12周,首次接種12周后高于HBsAb陽轉率高于首次接種后4周,差異明顯(P<0.05),具體見表1。

2.2HBsAb反應情況

全程疫苗后3a的HBsAb陽性率、無應答率、低應答率低于1和2a,具體見表2。

2.3乙肝抗體滴度變化情況

在接種疫苗1、2、3a后,嬰幼兒乙肝滴度抗體分別為(118.76±10.78)、(91.94±7.75)、(47.56±7.45)mU/ml,不同年限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

2.3不良反應情況

作為本次研究樣本的260例嬰幼兒,在接種完畢后,只有2例出現較強的吐奶現象,1例上臂三角肌局部出現紅腫或硬結癥狀,總發生率為1.15%,均在沒有進行處理的情況下癥狀自行消除。

3討論

乙型病毒性肝炎屬于常見的傳染疾病,且傳染率較高,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該病的轉播方式主要包括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等,其中母嬰傳播在該病的傳染過程中占較大比重[2]。由于研究對象年齡較小,其免疫機能發育程度不足以抵御毒性侵害,發生感染的風險非常高,一旦感染,則極易成為該病毒的攜帶者。所以,及時對該疾病的傳播進行控制意義重大[3]。目前對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預防,主要以乙肝疫苗接種為主要防控手段,以此將該病的傳染率和發病率均控制在最低程度。而該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各區疾控中心及醫療機構加大重視,從區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乙肝疫苗接種工作進行落實[4]。一般情況下,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學標志物,是臨床上對于乙肝疫苗接種療效的判定依據,如果嬰幼兒在接種該疫苗后HBsAb呈現出陽性,表明其不會發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問題。嬰幼兒在接種該疫苗后,不同年限的乙肝抗體滴度也會出現不同變化,一般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下降情況[5-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首次接種疫苗后,研究對象HBsAb陽轉率呈現升高特點,這說明嬰幼兒對于該病毒的抵抗力得到增強,病毒感染率明顯下降,這提示乙肝疫苗對于該疾病的控制效果明顯。HBsAb陽轉全程疫苗接種后3a的HBsAb陽轉率、無應答率、低應答率均低于1a和2a,這說明在疫苗接種完畢后2a,需要及時對嬰幼兒的乙肝抗體進行檢查,并為其進行乙肝疫苗加強針的注射,以達到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的作用。此外,嬰幼兒在接種乙肝疫苗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5%,相關不良癥狀均較輕,無需進行治療可自行消退,這說明研究對象所接種的乙肝疫苗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乙肝疫苗接種是一項長期的醫療衛生服務工作,存在一定的強制性特點,對于人們的健康非常重要,積極進行接種工作,對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具有重大意義[7-8]。乙肝疫苗接種工作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存在不少難度,對此還需不斷研究優化辦法,以有效保證疫苗接種的作用。嬰幼兒在接種疫苗后,其體內的乙肝抗體滴度會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這說明疫苗對于身體的保護能力越來越弱,此時病毒感染的風險會加大,因此需要及時采取乙肝抗體滴度檢查,及時注射加強針,以此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

綜上所述,乙肝疫苗接種對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干預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可以使嬰幼兒體內抗體量得到提升,同時強化其對于該病毒的抵御能力,此外,接種后嬰幼兒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使用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潘鋒. 國家免疫規劃有效保護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訪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崔富強研究員[J]. 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9):1-6.

[2]許曉茵,陸小玲. 番禺區1~59歲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現狀調查[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9,35(04):562-566.

[3]馮夢飛. 乙肝疫苗接種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 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4):2574-2575.

[4]趙燕林. 乙肝疫苗應用后不同時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2018,15(06):172-173.

[5]馬玉杰,薄芳,所佳寧黑龍江省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17,33(10):1485-1488.

[6]單姍,賈繼東. 我國乙型肝炎防治成就及機遇和挑戰[J]. 中國病毒病雜志,2017,7(01):5-8.

[7]黃歆,周莉,牟李紅. 乙型肝炎高危兒免疫預防效果及乙肝病毒母嬰傳播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6,18(05):410-414.

[8]崔富強,莊輝. 我國乙型肝炎防控工作進展、挑戰及對策[J]. 中國病毒病雜志,2016,6(02):81-87.

猜你喜歡
感染率
英國:55歲以上更易染疫
湖北十堰地區女性宮頸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與亞型分布
精細化護理對降低剖宮產術后感染的作用
天津地區警犬腸道寄生蟲調查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結果分析
現代微生物檢驗用于疾病感染控制的研究
和靜縣牧區土爾扈特牧羊犬犬瘟熱感染情況調查研究
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的發生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牧羊犬絳蟲感染情況的調查
青海藏系羊莫尼茨絳蟲感染情況的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