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過渡期護理的研究進展

2021-08-23 20:50程晶晶田鑫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研究進展

程晶晶 田鑫

摘要:通過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轉出ICU過渡期護理的溝通、內容、隨訪等進行概述,從而為國內進行ICU患者轉出提供相應的指導,以確?;颊叩淖o理安全和質量。

關鍵詞:重度顱腦損傷;過渡期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294-02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常常病情危重,治療難度高,大部分的患者入院后需進入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NICU)治療,當患者病情平穩后就需要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1];Endacott等[2]認為,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從ICU轉出后因為診療環境、護理模式、護理需求等的改變,從而使得患者的護理不能很好的連續,護理的質量也得不到保證;甚至會出現因為護理不當而使患者重返ICU的情況,不僅僅是增加了患者的治療難度和痛苦,而且還會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更嚴重的還會引發醫療糾紛[3]。雖有研究指出, 恰當的過渡期護理干預可以防止ICU患者再次入院,但是劉娟[4]等指出,ICU轉出病人過渡期護理在我國重癥護理領域逐漸受到重視,但是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國內文獻報道在ICU過渡期護理實踐內容的制定上各不相同[5],因此本文就目前國內重度顱腦損傷患者ICU過渡期護理服務的內容進行綜述, 從而促進ICU病人過渡期護理的深入研究和應用。

1過渡期護理的概念及發展優勢

1.1過渡期護理的概念

過渡期護理模式 (transitional care model, TCM),是指患者在重癥監護室病情平穩后轉入普通病房,繼續進行治療和康復階段,為保證過渡期間護理工作連續運轉而采取的護理措施,旨在關注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理解,幫助患者預防疾病惡化[6]。周楓[7]等2004年首次提出發表的“過渡監護病房的相關情況”一文,第一次在我國提出了“過渡期護理”的理念。近年來重癥監護患者轉出過渡期護理逐漸成為西方國家的研究熱點,而在我國仍然未引起大家的重點關注。2013年,王芳[8]等將過渡期護理的模式引入了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此研究指出了護士對ICU患者實施過渡期護理,使病人在轉出ICU后的護理服務具有了高度有效的連續性,而且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減少了住院天數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低了患者的ICU重返率。給予ICU患者實施過渡期護理的護士則被稱為ICU聯絡護士(ICU liaison nurse,ICULN),而這一概念的最先提出則是在澳大利亞[9]。國內的ICU護士作為聯絡護士,承擔著患者轉出病房整個過程的聯絡、指導、教育等重要的護理工作,使患者在轉出后能夠安全的有效的過渡到病房,且在后續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也能夠得到無縫隙的全程的高效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

1.2實施過渡期護理的優勢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在ICU治療和護理后平穩的度過了急危重癥的時期,病情相對平穩后需要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吳玉燕[10]等指出1/3的患者轉出ICU后會經歷不良事件;而沒有恰當的周密計劃轉出后則死亡風險是普通情況下的5倍。傳統的護理模式僅僅是注意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危重時期或者是在ICU期間的病情而采取相應的護理,對于患者病情平穩后則給予傳統的護理,并未采取特殊的護理方式,因而忽視了患者過渡時期的護理。過渡期護理則是在患者過渡時期采取連續的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ICU的重返率[11]。相比較于傳統的護理模式,過渡期護理模式更能使患者得到全面的綜合的連續的護理,從而提高了患者的護理質量,保證了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

1.3過渡期護理的溝通模式

ICU過渡期護理的溝通模式主要包括:(1)ICU聯絡護士與病房護士的溝通,沈國英等[12]研究指出標準化溝通模式(SBAR)可以提高護士對患者疾病情況掌握程度,護士的批判思維能力以及醫護間滿意度。(2)ICU護士與醫生之間的溝通,周娜[13]研究指出高效醫護溝通模式,可顯著提高醫護信息傳播效率,保證患者的安全,提升護理人員的積極性。(3)護士與患者、家屬三方溝通:高鳳榮等[14]研究指出GLTC溝通模式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4)預見性溝通:蔡榮英等[15]研究指出預見性溝通可以化解醫患矛盾,減少醫患糾紛,促進醫患關系和諧。(5)多團隊協作:黃艷林等[16]指出,有效的多學科團隊協作能順利促進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從ICU到普通病房的過渡,減少了ICU工作壓力,縮短了患者ICU住院天數。胡佳民[17]等指出,ICU患者重返ICU機率最大的原因是呼吸系統的衰竭。闕紅芳[18]等指出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多學科協作聯合過渡期護理模式可以減少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復。(6)表格式、文字、日記溝通:陳妞等[19]指出ICU聯絡護士結合患者日記的過渡期護理對于患者轉出的溝通協調工作以及為患者及家屬提供信息與心理支持方面有促進作用。賴紅亞[20]研究指出床旁交接表的使用可降低護理床旁的漏交率和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改善護患關系。

過渡期護理模式的制定雖然目前國內已經有部分的專家都在研究但是在過國家層面仍制作出標準,這仍然是現階段研究的重點內容。

2.實施過渡期護理的內容

2.1成立ICU過渡期護理小組,明確職責

關亞慶等[21]研究指出,應該成立ICU過渡期護理小組,并且明確各級人員職責及工作流程,包括:交接班、回訪、健康教育、物品準備等。

(1)小組人員一般經過科室篩選、培訓、考核后擔任。由ICU護士長任組長,組員由ICU的護士和病房的護士組成。ICU過渡期護理小組應該按時培訓相應的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并進行考核。組長主要負責對于過渡期護理實施工作的全方位的督導檢查和質量控制;ICU聯絡護士在患者轉出前需要進行信息的評估與傳導,轉出中是與病房的無縫隙連接,轉出后的護理則是過渡期護理的核心,從而使患者與家屬得到護理需求的滿足,以保證護理的連續性,使過渡期平穩度過[22]。病房護士則是需要做好接收ICU患者的準備工作,如:環境的準備、物品的準備等。

(2)ICU聯絡護士資質

澳大利亞的ICU聯絡護士是需要具備5年以上的護理臨床工作經驗,具備相關專業護士證書的??谱o士或是護理專家擔任[23];而國內則是具有重癥??谱o士證書或者是擁有豐富的重癥??茖W習經歷,主管護師以上職稱,具有5年及其以上臨床護理工作年限的ICU護士擔任。目前國內的ICU過渡期護理小組研究較多,但是缺乏相應的監管和考核方面的護理方案,可以通過對其護理職責內容、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患者滿意度、護理操作及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進行制定相關的考核標準。同時還應對于ICU聯絡護士在工資績效、職稱晉升等進行傾斜。

2.2不同階段的過渡期護理內容

轉出前:重點評估、準備、協調,做好相關轉出前工作,制定轉出計劃,能夠降低轉出中的風險。轉出前由醫護一體進行系統評估,并做好記錄。一般單位依據科室特點自制ICU患者轉出評估表,包括患者方面的評估:意識狀態的改變、生命體征是否平穩、肺部感染情況、氣道管理的情況、營養情況、心功能情況、泌尿系統有無感染、皮膚情況、疼痛情況、患者管路的情況、頭部ct結果、其他特殊的方面。家屬或陪護者方面的評估:提前告知轉出事宜,鼓勵其提問,讓家屬及陪護者參與計劃的制定,也可發放健康宣傳手冊。護士的評估:通知病房護士或者是責任護士做好準備工作,如氧氣、心電監護、負壓等儀器設備以及患者轉出的時間。

轉出中:與護士的有效交接,預防風險的發生。ICU護士負責將病人轉出與病房護士在床邊進行口頭交接。交接皮膚、管道,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的護理,幫助病房護士針對護理的難點和重點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解答患者及陪人或是陪護人的疑慮,緩解其緊張焦慮等。

轉出后(出院后:)健康教育,回訪 在ICU患者轉出后,ICU護士需要給予病房護士進行患者特殊用藥、治療、病情等方面進行交接;同時對于患者及家屬還應該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如患者在監護室的病情,進行早期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及方法、特殊用藥、環境改變所帶來的一系列生活問題等??偠灾?,ICU患者轉出則需要提前制定全面的轉出計劃和安排,以保證患者的延續性護理。

2.3患者及家屬的教育與隨訪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入住至ICU后,因患者病情屬于急危重癥,所以家屬也不能像在普通病房一樣能夠詳細的熟知患者的病情變化;而且還存在花費巨大,預后不好,休息不好等原因,因此患者及家屬均存在著巨大的心理和身體雙重壓力[24]。針對于以上這些壓力,護士可以給予疾病相關知識的介紹以及健康宣教,心理疏導,多給予共情關懷等,鼓勵患者及家屬使其保持積極的心態,以緩解患者及家屬的壓力。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如口頭宣教、示范操作、集體講課,健康宣教手冊,微信平臺推送等各種教育形式,對患者氣道、皮膚、管路以及疾病早期康復等相關知識給予介紹和指導。國內的相關的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案有很多,但是缺乏相關的標準化的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患者轉出ICU后有研究指出,ICU患者過渡期的時間為7天[25]。過渡期護士在患者轉回病房后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7天對患者進行隨訪,回訪主要了解患者病情及恢復情況,同時進行評估分析,形成具體科學的反饋意見[26]。在患者隨訪的過程中,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咨詢工作,告知疾病與康復進展的相關情況,講解科室成功康復的患者病例,幫助其樹立恢復健康的信心。在過渡期7天后,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后,ICU護士隨訪的時間通常就停止了。但患者及家屬因為從ICU轉出而對ICU護士充滿信任,因而ICU護士因繼續隨訪,促進患者的康復?;颊呖祻统鲈汉罂梢酝ㄟ^微信群、微信平臺推送或者是愛心出院卡片,來提醒患者按時復查以及出院后的的需要復查情況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建議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強對ICU患者轉出后的隨訪頻率及其出院后的長期隨訪效果的研究。

3.小結

過渡期的護理模式可以降低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可減輕患者及家屬的負性情緒,能夠有效降低綜合ICU轉出患者非計劃ICU重返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縮短住院天數、ICU的周轉時間,同時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了ICU患者和家屬遷移應激的發生,明顯更高了護理滿意度[26-30]。雖然國內外均有很多的ICU患者轉出后過渡期護理的各項評價指標,但是國內的研究學者對于評價指標沒有統一的標準?;颊呒凹覍僭谡疹橧CU患者過渡期之間的時候存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國內在這一方面的研究較少,缺少其心理狀況的質性研究,而這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病情危重,致殘率,并發癥多,轉出ICU72小時重返的機率大,因此患者轉出后的護理至關重要。而過渡期護理則在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應用中有明顯的效果,使患者得到了全面的無縫隙的護理,從而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保證了患者和醫護的安全。這一方面的研究在國外已經是熱點了,而在國內也逐漸引起了國內專家的關注。國內有小部分的過渡期護理的內容的研究,但是缺乏大范圍深入的切實可行的標準化流程研究,而在大數據、多中心的護理研究,以及過渡期護理對患者出院后的長期隨訪方面仍然是薄弱環節,這同樣也是以后研究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楊瑩瑩.過渡期護理對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21,45(10):1052-1053+1056.

[2]ENDACOTT R, CHABOYER W, Edington J, et al Impact of an ICU Liaison Nurse Service on major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recently discharged from ICU[J].Resuscitation. 2010, 81 (2):198-201.

[3]蘇婧,趙宏.非計劃性重返ICU因素及護理對策研究[J].智慧健康,2020,6(02):39-41.

[4]GUIRGUIS-BLAKE J.Transitional car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readmissions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Am Family Phys, 2016, 93(5):401-403.

[5]劉娟,湯曼力.我國ICU病人過渡期護理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循證護理,2020,6(05):461-464.

[6]于佳芳,沈東美,徐建如.過渡期護理措施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0):1498-1500.

[7]周楓,黃津芳,陳紅,周小榕.過渡監護病房的相關情況[J].現代護理,2004(12):1157-1158.

[8]王芳,徐淑華,韓美玲,孫靜,胡苗苗.重度顱腦損傷病人實施ICU后過渡期護理模式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21):2249-2251.

[9]GREEN A,EDMONDSL.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intensivecare unit and general wards-the ICU liaison nurse[J].Intensive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2004,20(3):133-143.

[10]吳玉燕,高君梅,師園,趙艾,張娜,仲月霞,郎紅娟.神經外科ICU過渡護理標準化流程的制定及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7,32(04):9-11.

[11]臺瑞,方芳,楊富,賈崢.綜合重癥監護室患者過渡期護理方案的構建與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1,38(03):10-13.

[12]沈國英,傅蓉,黃贛英,鐘利君,汪暑萍,錢麗華,沈小玲.標準化溝通模式(SBAR)在急診科病情匯報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0(11):131+133.

[13]周娜.高效醫護溝通模式在全科醫學科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29(07):235-236.

[14]高鳳榮,劉玉榮,教偉,趙彤,冷迪.GLTC醫患溝通模式聯合常規護理在腦梗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8,35(03):76-77.

[15]蔡榮英,林旭芳,丁惠,蔣海璇.預見性溝通與首問負責制在兒科重癥病人安全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21):3222-3225.

[16]黃艷林,陳韻芳,倪崴蓮,陳娜,向洋,劉鴻梅.基于“安全-支持-合作”模式ICU過渡期標準化護理方案的構建[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1):982-987.

[17]胡佳民,鄒圣強,江竹月,嚴孝馨,陳麗,姚雅極,劉津含.非計劃重返ICU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與驗證[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04):519-524.

[18]闕紅芳,范春蘭,韓凈.多學科協作模式聯合過渡期護理在ICU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1):1653-1656.

[19][19]陳妞,李黎明,衛曉靜.ICU聯絡護士結合患者日記在患者過渡期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23):2175-2178.

[20]賴紅亞.床旁交接表應用對胸外科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38(05):663-664.

[21]關亞慶,張曉陽,閆淑娟,王蕾,黃田張,吳玉燕.構建神經外科ICU危重患者過渡期Y型路徑標準化護理模式[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0,27(06):96-102.

[22]肖樂樂,徐玲芬,吳巍,周慶,付國東,溫彩霞.ICU聯絡護士在過渡期護理中工作內容的構建[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06):900-905.

[23]ELIOTT S,CHABOYER W,ERNEST D,et al.A national survey of Australian intensive care unit(ICU)liaison nurse(LN)services[J].Australian Critical Care,2012,25(4):253-262.

[24]史廣玲,劉夕珍,宗薇,余天浩.ICU轉出過渡期患者家屬心理狀況的縱向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11):1725-1729.

[25]印正,陳萍,周依琳.過渡期護理模式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干預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9(11):1403-1406.1403

[26]郭裕婷,林陽,陳艷艷.過渡期護理模式在外科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2):1664-1666.

[27]NIWEN D J,BASTOS J F,STELFOX H T.Critical care transition programs and the risk of readmission or death after discharge from an ICU: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rit Care Med,2014,42(1):179-187.

[28]胡如艷,陳嘉,陳真真.重度顱腦損傷患者ICU后過渡期護理模式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20):5-9.

[29]王永華,邵圣文,韋秀霞,莊一渝.ICU患者和家屬遷移應激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05):655-659.

[30]臺瑞,方芳,楊富,賈崢.綜合重癥監護室患者過渡期護理方案的構建與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1,38(03):10-13.

作者簡介:通訊作者:程晶晶,1989-09,漢族,陜西商洛,本科,主管護師,神經外科護理,291211329@qq.com

田鑫,1990-03 漢族,陜西省商洛市,本科,護師,神經外科護理

項目來源:昆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項目名稱:多樣化宣教模式在普外科引流管護理中的應用探究

項目編號:2020-14-02-113

猜你喜歡
研究進展
納米流體強化吸收CO2的研究進展
近50年自然保護地旅游研究進展與啟示
阿爾茲海默癥發病機制及相關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小細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進展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肉品中水分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河口海岸環境監測技術研究進展
磁弛豫開關傳感器在醫學診斷及食品安全檢測中的研究進展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傳感分析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