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青田:大山里的“小歐洲”

2021-08-23 21:29南北
環球人文地理 2021年7期
關鍵詞:青田家鄉歐洲

南北

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青田縣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關于它的名頭卻讓人不明覺厲——“中國房價第一縣”“外匯第一縣”“中國金融十強縣”“人均存款第一縣”……

青田縣地處浙江省麗水市,是一座隱于大山里的小縣。這座看似低調的山城,雖然只有50多萬戶籍人口,卻有30幾萬華僑,他們分布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80%都集中在歐洲,青田也因此被稱為“大山里的小歐洲”。

在外闖蕩的青田人回到家鄉后,也把歐洲風情帶回了這里——在青田,滿街矗立著歐式建筑,街邊隨處可見酒吧、咖啡店和西餐廳,地道的西班牙火腿和意式香濃咖啡的味道彌漫在空氣中,恍惚間讓人以為穿越到了歐洲某個小城。

九山半水半分田靠青田石雕走向世界

青田縣屬于括蒼山脈浙南低山區,境內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便有200多座,山地丘陵占陸地面積的90%,河流、平地各占5%,因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

這種典型的山區地貌,導致這片土地自古十分貧窮。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青田地處偏遠,加上山多地少、土壤貧瘠、自然災害頻發,因此在“以農為本”的傳統社會,這些天生的弊端讓青田處在中心文化的邊緣地帶。歷史上,青田“無平田衍土以耕,無柔桑良葛以織,無魚鹽商賈之利,無畜牧販賣之饒”。當地人一直為糧食勞碌,然而“終歲勤苦而不得一飽”。生于這片磽壤之地,青田人看似毫無出路,但地處江浙,似乎又給其命運埋下了轉折的伏筆。

江浙一帶,自古便是商人聚集之地。商業文明繁榮有跡可循,從京杭大運河的貫通到古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江浙一帶成為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宋元時期,更是憑借發達的桑蠶絲織業和得天獨厚的海港資源,轉而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發點和腹地。豐富的工商業活動催生了大批成熟的商人,商業意識也因此根植于江浙人的腦海里。正因如此,青田縣雖地處深山,但順著綿延的甌江坐船到上海便可遠渡到歐洲,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辟、西伯利亞鐵路的開通,青田縣通往海外的交通更為便利。是以,大批青田人窮則思變,開始遠赴海外做生意,青田縣貧窮落后的歷史也被改寫,搖身一變成了著名的僑鄉。

談及青田縣翻天覆地的變化,繞不過的一定是青田石。在青田人遠抵歐洲經商之初,青田石與青田石雕就是他們謀生的資本。

青田石因產于青田縣而得名,學名為“葉臘石”。葉臘石的產地不止青田縣一處,但青田縣的葉臘石色彩豐富、光澤秀潤、質地細膩、軟硬適中,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是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眾多文人墨客當作篆刻印材,也一直受到雕刻藝術家的青睞。用青田石制成的石雕細膩精巧,形神兼備。青田石雕藝人善于利用石料的天然色彩、質地、紋理、形態進行精心設計,因材施藝,因色取俏;在雕刻手法上,將圓雕、鏤雕、高淺浮雕、線刻等技法交替運用,創作出具有精、細、美、奇、真等特點的工藝品。

正是靠著精美的青田石雕,青田人早在清朝便開始自溫州轉寧波,再到上海、天津、東北等地經營生意,甚至有人攜帶青田石雕由西伯利亞前往歐洲或是東至日本。據青田縣1991年的僑情普查,清嘉慶二年(1797年),便有人攜石雕東渡日本銷售,這是目前可追溯到的最早的青田石海外銷售記錄。自此,青田人開始走出國門,尋找新的人生。而青田石雕,也因其工藝的精美深受外國人喜愛并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1853年,青田石雕在南美路易斯的國際賽會上首次參加國際展出并獲獎,隨后,許多青田石雕作品被選送參加多場國際展會。如1896年歐洲萬國博覽會、1899年巴黎博覽會、1905年世界萬物博覽會及1915年太平洋萬物博覽會等,青田石雕在后兩次博覽會中分別獲得特別獎和銀獎。

美味的青田田魚青田人心中的家鄉圖騰

如今的青田,可謂是“家家有華僑,人人是僑眷”,更有人戲謔道:“青田人過年團聚就像是開聯合國大會?!北娙艘恢虢獾氖乔嗵锶藢W洲“搬”回了青田,而鮮有人知,青田人出海,帶走的是屬于家鄉的記憶和味道。

青田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闖五洲,走四海,走不出青田的水和山?!背龊4蚱床⒉皇鞘裁匆资?,遠去異國他鄉的路途也并不是欣賞大好河山的旅行。季羨林在《留德十年》一書中曾提到,自己在德國留學期間,遇見過不少青田商人:“他們每人背上一袋青田石,沿途叫賣……有的人走海路,為了逃票省錢,讓人把自己鎖在貨箱里,再買通船員,在海上航行時,夜里偷偷打開貨箱,送點水和干糧,解解大小便,然后再回到貨箱里鎖起來。到了歐洲,船登岸時,打開箱子,有的人已經成了一具尸體?!睆募玖w林的文字間,我們可以窺見青田人外出打拼的艱險與不易,然而賺錢回鄉是這些游子的信念,誓死不忘家鄉,牢記落葉歸根。得知這背后的故事,青田的一磚一瓦不再是風景里的像素柵格,而是令人動容的家國故鄉情。

雖然青田縣歐洲風情濃厚,青田人的生活方式也頗為西式,但山清水秀的江南地理環境特色,詮釋了青田縣“一半江南一半歐洲”的特點。

但山海相隔,思念故鄉的心情無法一瞬間消解,能陪在這些散布各處的青田人身邊的,是對他們來說不能忘懷的青田田魚。青田田魚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滋潤了青田的甌江水里土生土長的鯉魚變種,是青田人每逢佳節必備的佳肴,連青田一些村里的女兒出嫁,都會拿青田田魚當作嫁妝,足以可見其在青田人心中的重要性。

新鮮的田魚肯定不適合長途攜帶,為了解思鄉之愁,青田人將田魚曬成魚干,甚至還發展出青田當地的一門傳統手藝——木炭熏曬魚干。離家遠洋的青田人總會帶上一大包魚干,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載著家人的期愿與祝福,以及早日歸來的憧憬,踏上了離鄉的漫漫旅途。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青田人以緩解思鄉情緒的青田田魚,卻意外受到了國外友人的追捧,他們不懂田魚寄托的復雜情感,卻被這樣的美味深深折服,如今青田田魚也像青田石雕那般闖出了國門,暢銷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當地中餐館里的招牌。而遍布世界各地的青田田魚,也見證了青田人闖出國門,一路打拼的努力與堅持。

如果說青田石雕帶給青田人謀生的資本,青田田魚則給了他們闖蕩的底氣。青田田魚似乎成了一種銘刻在青田人心間的家鄉圖騰,當青田人在外奔波辛勞時提醒著他們:遠行千里萬里,跨越高山大海,無論遇到什么,家始終是溫柔的港灣;無論到了何方,記得勿忘初心。遠在他鄉的青田人,也會互相幫助,互相照料,出門在外,同鄉便是家人,吃一口生長自家鄉的青田田魚,那些共同的家鄉記憶便可以緩緩說出給彼此取暖。而這,大概也是一代代青田人不辭辛苦,不忘歸根的堅守。

猜你喜歡
青田家鄉歐洲
青田有個李秋香
第29屆歐洲象棋錦標賽對局選評
夏天的家鄉
歐洲面臨42年來罕見動蕩
家鄉美等
世界地圖連著回家的路
劉伯溫的籍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