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門傷寒菌血清型腸傷寒個案1例

2021-08-23 21:19鄭典吳延有馬壯田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傳染病

鄭典 吳延有 馬壯田

摘要:傷寒是由人類特有的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通過受污染的水、食物和無癥狀攜帶者傳播。筆者所在醫院收治1例腸傷寒患者,其經過抗感染治療,枯草二聯活菌腸溶膠囊調節腸道菌群、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支持治療后,未再發熱,癥狀得以控制,治療6天、9天后復查糞培養,結果陰性。筆者現就該個案進行詳細報道,旨在為臨床防治腸傷寒提供參考。

關鍵詞:傷寒;傳染病;沙門傷寒菌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358-01

傷寒在我國屬于乙類傳染病中的一種[1],其暴發流行多因水源或者食物污染,常見癥狀有持續性高熱、相對緩脈、皮膚玫瑰疹、腹瀉、惡心、嘔吐等,嚴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腸穿孔等,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及抗菌藥物的使用,發病率大幅下降,且大多數癥狀多不典型,其偶然爆發多與衛生條件較差相關[2-4]。

1一般資料

患者男,42歲,漢族,司機。以“腹瀉1周,加重半天”為主訴入院(入院時間2021年6月12日)。1周前在外聚餐后出現腹瀉,3-4次/日,每次量不多,大便急,伴便意不盡感,于當地診所口服“諾氟沙星及蒙脫石散”治療,癥狀未緩解。1天前就診于市人民醫院,門診糞常規隱血陽性,未治療。半天前出現短時間內大便次數增多,共3次,呈稀水樣,有便不盡感,伴發熱,體溫38℃。入院后查體:T36.4℃,P65次/分,R17次/分,BP141/84mmHg。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膚粘膜未見出血點、瘀斑、玫瑰疹。余心肺、腹部、神經系統等查體未見明顯異常。既往史、個人史、婚育史、家族史無特殊。輔助檢查:急診查血常規: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6.21%,中性粒細胞絕對值7.9*10^9g/L,CRP21.96mg/L。入院后查CRP24.5 mg/L,ESR24mm/h,大便潛血陽性,糞培養:沙門傷寒菌血清型,余血常規、血生化、腫瘤標志物、免疫、凝血功能,小便常規無明顯異常。給予靜脈應用“左氧氟沙星聯合奧硝唑”抗感染,枯草二聯活菌腸溶膠囊調節腸道菌群、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支持治療。治療后未再發熱,癥狀得以控制,治療6天、9天后復查糞培養,結果陰性。結合患者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藥物治療方案,臨床診斷為腸傷寒。

2討論

雖然傷寒在多數高收入國家已消失,但在低收入國家仍易傳播,據不全統計,2017年全球共1000多萬新病例,其中約16萬人死亡。人是傷寒沙門菌的主要宿主,主要依靠糞-口傳播,被人類糞便污染的水和食物是傷寒沙門氏菌的主要來源。疾病急性發作后,恢復期攜帶者脫落傷寒沙門氏菌時間為3-12個月,而慢性攜帶者在急性發作后超過12個月會脫落傷寒桿菌。實際上,慢性攜帶者定義為沒有傷寒病史或之前患該病大于1年的患者,其糞便或尿培養中傷寒沙門氏菌呈陽性,分離時間至少為48h。在傷寒發病率較低的國家,慢性攜帶者是獲得性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來源,但恢復期攜帶者暫時脫落與慢性攜帶者脫落對于新發感染傷寒患者的影響仍是一個尚未可知的問題。血培養是診斷傷寒的主要依據,除血培養外,確診該病的方法還有糞培養[1]、血清肥達試驗、斑疹傷寒試驗。肥達試驗檢測傷寒沙門氏菌的O和H抗原的凝集抗體,常在檢測手段較匱乏的情況下使用。斑疹傷寒試驗是一種基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的檢測方法,用于檢測抗傷寒沙門氏菌外膜蛋白的抗體,通過檢測IgM的快速免疫層析測試可對標本行快速檢測,但缺點是靈敏度較低。腸傷寒的治療首先是迅速控制病情,防止出現嚴重并發癥及死亡,生命體征監測、營養、液體和電解質管理以及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對住院患者至關重要。因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多數細菌耐藥性增強,抗菌藥物建議首選氟喹諾酮類聯合第三代頭孢類抗菌藥物[2]。傷寒主要為糞-口傳播,關鍵的預防策略是安全的水、食物、個人衛生和適當的衛生設施,隨著抗生素耐藥性的出現,預防的重要性大大增加;此外,疫苗接種也是一個有效的預防工具。

該患者癥狀主要為腹瀉,無發熱、玫瑰疹、相對緩脈等癥狀,確診依據是在其糞便中培養出沙門菌血清型菌株。通過靜脈給予左氧氟沙星、奧硝唑聯合抗感染治療,枯草二聯活菌腸溶膠囊調節腸道菌群、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后腹瀉得到控制,連續兩次復查糞培養均為陰性。綜合分析此案例,防止傷寒暴發的措施主要為注意飲食衛生,對已感染的病例,除進行積極治療外,需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并保護易感人群,并于相關地區開展病例、重點人群以及環境標本的監測,防止出現暴發現象。

參考文獻:

[1]陽波,張靜,劉鳳鳳,等.2015-2016年全國和高發省份傷寒、副傷寒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監測,2018,33(5):407-412.

[2]盧明秀.56例傷寒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2,20(06):143.

[3]郭大城,穆玉姣,胡曉,等.河南省一起傷寒疫情的病原特征及其分子分型[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21,32(06):413-415+432.

[4]CRUMP J A,SJ?LUND-KARLSSON M,GORDON M A,et al. Epidem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Laboratory Diagnosi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Antimicrobial Management of Invasive Salmonella Infections[J].Clin Microbiol Rev,2015,28(4):901-37.

猜你喜歡
傳染病
兒童秋冬季傳染病的預防
傳染病真相
中國傳染病十年新趨勢
傳染病
2008年全國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及死亡率
當突發傳染病襲來
人與動物常見共患傳染病及其預防
寵物可能帶來的傳染病
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