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圓運動理論探討全息元下的陰陽糾纏與五行同構現象

2021-08-23 21:50董必文王余燕鄭進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董必文 王余燕 鄭進

摘要:圓運動是能量傳化與信息關聯的基本模型。陰陽是能量的向量模式,五行是宇宙圓運動的同構因子和全息單元。將陰陽在四維時空中互動關聯,交相感應的現象稱為陰陽糾纏,其包括了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等四維空間一切關系。陰陽糾纏產生五行,使之成為宇宙自然界的五種基本物質元素和功能元素,陰陽糾纏形成了風雷水火四種自然現象和天地山澤四種自然結構從而形成八卦。本研究從圓運動理論出發探討了全息元的五行同構本質、陰陽糾纏現象及全息元糾纏感應的意義。

關鍵詞: 彭子益圓運動理論;全息元;陰陽糾纏;五行同構

【中圖分類號】B9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416-02

彭子益圓運動理論根據地球自轉自然界太陽熱盛衰變化生陰陽(晝夜),及地球公轉自然界大氣升降沉浮生五行(五季),以此構建一個開放的圓運動系統。在研究圓運動中發現:氣機升降浮沉守中位;陰陽糾纏螺旋守圓運,五行同構全息守平衡。本研究從圓運動理論出發探討了全息元的五行同構本質,陰陽糾纏的內涵及全息元糾纏感應現象,現分述如下。

1.彭子益圓運動理論及氣-陰陽-五行數學模型關于宇宙萬物的物質觀

彭子益圓運動基本思想[1]包括人體圓運動和大氣圓運動。對自然而言,自然界大氣升降沉浮的圓運動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季,二十四節氣的物候變化以及萬物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現象,圓運動是自然界萬物生滅循環的本源;對人體而言,人體氣機也是升降回環、旋轉有序的圓運動,概括起來就是:“中氣如軸,四維如輪,軸運輪轉”的圓運動。就結構而言,圓運動是物質運化的系統,就功能而言,圓運動是能量傳化的系統。氣則是宇宙的最基本物質。而陰陽則是宇宙的基本能量元素。根據氣-陰陽-五行的向量公式[2],陰陽通過自組織演化形成五行物質結構和功能結構,成為宇宙最基本的物質系統和功能系統?;疚镔|分化出基本能量元素,基本能量元素形成基本物質結構系統和基本能量傳化系統。這就是彭子益圓運動理論及氣-陰陽-五行數學模型關于宇宙萬物的物質觀。

2.全息論、生物全息律與宇宙同構氣-陰陽-五行的關系

宇宙全息論認為:宇宙中部分是整體的縮影,包含著整體全部信息,各部分相互包含對方信息,并且在物質、結構、能量、信息、精神與功能等方面高度相似。一切事物都具有時空四維全息性,個體的部分與整體間、事物之間、不同層次與系統之間、事物的開端與結果、事物發展的大小過程、時間與空間,都存在著全息對應關系;整體與各級全息元之間信息變化成同步全息或滯后全息(成比例全息),由此全息論完美解釋了事物間的超距作用。在全息生物學方面,我著名生物學家張穎清教授學認為,任一全息胚都是機體獨立的功能和結構單位;在每個全息胚內部鑲嵌著處于滯育狀態的器官或部位,全息胚猶如處于滯育階段的胚胎。圓運動是宇宙普遍規律,宇宙全息以五行同構為基本物質結構和功能結構。氣-陰陽-五行的同構性,導致宇宙、自然、人類的普遍全息,這種全息包括結構的全息和功能的全息。每一全息單元包含著五行這一基本結構,并且存在陰陽感應及糾纏現象。

3.陰陽糾纏現象

量子糾纏是指在微觀世界里,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強的量子關聯和超距作用,不管它們相距多遠,只要一個粒子狀態發生變化,另一個粒子狀態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宇宙中粒子具有能量的穩定性,它們的電磁能量波總是相互作用,并產生電磁能量慣性互動及量子糾纏現象。在量子力學里,幾個粒子在相互作用后,由于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被整體系統的性質取代而無法單獨描述,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3] 。由此我們認為陰陽作為宇宙的基本能量元素,也存在這種能量互動及電磁能量感應與糾纏現象。陰陽糾纏根本上說是能量互動、電磁能量關聯、電磁能量波相互作用的結果。

3.1陰陽糾纏

陰陽同源于無極,分化于太極,當陰陽一方發生變化時另一方就會同步發相應生變化,這種陰陽的信息感應、能量互動和慣性關聯稱之為陰陽糾纏現象。正是陰陽的糾纏,使陰陽的運動不是直上,直下,而是既欲上又不欲上,既欲下又不欲下,使陰陽自己處于矛盾之中成圓弧或圓周運動。太極圖中每一個陰陽魚都是陰陽復合體,陰中有陽眼,陽中有陰眼。這種糾纏表現在: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五個方面。陰陽交感,是指陰陽二氣在互動中感應交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運動不再是直上直下,而是離合,半離合,形成圓運動,單純的陰陽已不能描述交感后的陰陽整體系統的運動狀態,陰陽交感形成四維空間陰陽雙螺旋環結構,是“陰陽離合”運動中的“合”的一面。正如先秦時荀子所言:“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陰陽交感是陰陽之間一切運動變化的前提。陰陽對立制約,對立是屬性,制約是作用;陰陽互根互用,是指陰陽互存、互藏、互生的關系。陰陽互根,其實就是陰陽不能脫離同源的整體而存在,不能脫離圓運動的圓周而存在,不能離心離軌運動。陰陽互藏, 任何事物負陰抱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而其陰陽屬性是根據其陰陽比例狀態而確定的。陰陽消長平衡,彼此消長或同消同長保持動態平衡,陰陽消漲平衡是能量互動與電磁能量關聯;相互轉化指陰陽在一定條件下陽可轉為陰,陰可轉為陽,陰陽可以易位,二維平面的陰陽魚能很好表述這種糾纏關系。

太極圖中的反“S”線可稱為陰陽感應線或陰陽半離合線。兩個"魚眼"則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這是對太極圖陰陽糾纏最好的表描述。這個陰陽魚太極圖的最外圈為圓形,象征陰陽之同源--無極,是陰陽離合糾纏運動形成的的整體特征。陰陽中的魚眼,即陰中含陽,陽中含陰,陰陽包含互相轉化和吸引的因素。陰陽離,物質轉化生能量,陰陽合,能量轉化生物質。這種質能關系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中已有表述。

陰陽糾纏的前提是發生能量關聯,包括:1.離合線,反“S”形曲線,即陰陽吸引不合一;2.守中點,兩個陰陽魚眼之間的中點,圓運動的圓心;3.陰陽魚眼,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即陰陽對立不格拒。4.陰陽糾纏運動的外圈,是圓運系統,使二者運動不出軌,循環不離心。

3.2.陰陽糾纏的四維時空現象-串珠螺環

橫-縱-立加時間構成四維空間。能量在不同維數的空間,具有不同結構和表達式,從這個意義上講,陰陽是能量在一維空間的表達式,陰陽是能量的向量公式表達;太極陰陽魚是陰陽糾纏在二維空間的表達式,四象表達了能量衰減的四個階段,也是陰陽糾纏的四個階段;而八卦則是能量在三維空間形成的四種結構和現象,是陰陽在三維空間的向量表達;五行是陰陽糾纏在四維時空中的向量表達,螺旋環和雙螺旋串珠環是能量的時空結構。能量在時空中形成向量公式,形成結構,形成秩序,最終形成宇宙能量系統,所以物質的本原是能量,質能是統一的。雙螺旋串珠環在四維以上空間無限拓展形成宇宙星系模型結構。

能量在0維空間,是一個點,即無極圖,表示能量的混沌狀態,這時只有數量,沒有方向;在一維空間,是斷續線,表示陰陽,即能量帶數量和方向,可以用陰陽的向量公式表示[2];在二維空間是陰陽魚交尾圖(太極圖),表示陰陽糾纏,循環無端;三維空間是陰陽糾纏的雙螺旋鏈,八卦圖則是陰陽糾纏形成風火雷電四種自然現象及天地山澤四種空間結構;四維空間是日運動的雙螺旋環,月運動的雙螺旋串珠結構,年運動的2級雙螺旋串珠環。

3.3圓運動的全息元---五行同構現象

自然界圓運動的原始周期最小為日,其次為月,再次為年,再次為12年,再次為60年。這些圓運動里有升降浮沉的全息現象,而這種全息又以五行同構為基礎,五行同構是圓運動全息的基本結構。無論日運動,月運動,年運動,十二生肖圓運動,還是1甲子循環都是不同全息元在一更大圓運動環上珠環相聯,循環全息,形成雙螺珠環的四維空間結構。以時間為軸的四維圓運動,以五行能量系統為同構的全息元形成陰陽雙螺旋,五行能量環,珠環相聯的能量全息系統。

4、圓運動的全息元糾纏現象

氣-陰陽-五行物質模型是宇宙萬物的基本模型,是萬物互聯的基礎,是萬物全息的基石。圓運動是宇宙萬物的最根本運動形式。所以萬物可以陰陽五行進行功能全息,萬物也可以以五行進行系統結構全息;由于圓運動規律的普遍,每一個子系統或者全息元都存在圓運動,簡稱全運動.因此陰陽糾纏,五行糾纏就是宏觀領域最基本的糾纏感應現象。因為宇宙萬物的氣-陰陽-五行同構性而產生宇宙萬物的全息關系,而這種全息關系就會導致同源的陰陽產生糾纏感應,陰陽糾纏感應的順向或逆向疊加,產生以五行為模型的元系統。陰陽的糾纏是陰陽不同比例、不同位置的疊加。五行系統中只要有一個系統產生變化,其它系統就會隨之產生變化。而在全息系統里面,宇宙中存在五行全息元。人體也存在五行全息元。醫學上存在全息胚胎。這些不同等級的全息元或全息胚也會發生糾纏感應現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圓運動理論下的全息糾纏現象,主要包括:1.全息元的糾纏.2.全息感應點的糾纏3.全息穴位的糾纏4.全息元圓運動的糾纏,5、五行全息功能的糾纏6、五行全息結構的糾纏。以此為理論基礎解釋中醫治病的一些原理和現象。

4.1全息針灸中全息元的陰陽糾纏

眼針、耳針、鼻針、第二掌骨是通過對全息元的信息刺激糾正全身高級全息元疾病的方法,而頭足,頭骶,手足屬于同級全息元的針刺治療,依靠的就是同級全息元之間的陰陽糾纏,全息互聯,比如左踝關節扭傷,可以針刺同側手腕,對側手腕,對側足踝,四者均構成全息元的陰陽糾纏關系,而以對側手腕糾纏量最大,故療效最顯著。

4.2不同維度空間的五行同構全息

五行同構是中醫取向類比與天人相應的基礎。圓運動中每一個層次或維度的圓運動就是一個五行同構全息元,圓運動的四維時空運動,以五行同構為基礎,陰陽作為能量的兩種趨勢,在一維空間呈現斷續線的運動形式,在二維空間呈現太極陰陽魚的運動形式,在三維空間表現為雙螺旋鏈形式,在四維以上空間表現為雙螺旋環及雙螺旋串珠環結構?;蛘哒f雙螺旋珠環結構是五維空間陰陽圓運動在四維空間的投影;雙螺旋環是雙螺旋珠環結構在三維空間的投影;陰陽魚交尾圖是雙螺旋鏈在二維空間的投影;陰陽斷續線是陰陽魚交尾圖在一維空間的投影;無極圖是斷續線在0維空間的投影。氣-陰陽-五行是宇宙一切圓運動的同構性,是取象類比的基礎。同構往往包含同質,有同構必有同質,即相同(相似)的物質或性質。

4.3植物和人與自然的五行同構全息

中藥相似作用的成分,富集于同一個部位。比如精營類成分富集于質沉厚實的塊根塊莖如生地、天冬、天麻;升發類成分富集于枝干如桂枝、桑枝、柴胡;發散類成分富集于花葉如荊芥、薄荷、菊花;滲下類成分富集于中空,輕質,味淡的莖葉,白茅根、淡竹葉、通草、蘆根。五行系統的功能屬性包括根、莖、葉、花、果種五部,木部在花枝,主升發疏瀉,集中啟動;火部在枝蔓,主物性變易,質能轉化;土部在根莖,主形質變易,合成轉化;金部在皮葉,主秩序常變,新陳更替;水部在根種芽,能量潛藏,萌發新生。植物成分按五行功能分部類蓄積。這就是五行同構在植物中的全息。人體五臟按肺、心、肝、脾、腎的空間高低排布,與自然金(山)、火(有效太陽熱)木、土、水位置一樣?!笆挛飳傩缘奈逍袣w類圖”很好說明了這點,這就是圓運動造成的五行同構全息。

五.總結:

圓運動是宇宙普遍運動規律,圓運動是能量傳化和與信息關聯的基本模型。陰陽是能量的向量模式,五行是陰陽的圓運模式,五行改變陰陽的運動方向[4],使其按遵圓守中運動,五行形成了圓運動的分工系統,沒有五行就沒有圓運動,也沒有系統。五行來源于陰陽按比例和位置的疊加,五行是宇宙圓運動的同構因子,宇宙全息元的系統單元,五行同構現象的存在使天人感應和取象類比,司外揣內成為可能。陰陽糾纏概括了陰陽在四維時空中的一切關系,包括: 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等,陰陽是能量的二分法,五行是能量的五分法,陰陽糾纏形成五行,使之成為宇宙自然界的五種基本物質元素和功能元素,陰陽糾纏現象和五行同構原理可以指導中醫藥研究和疾病治療,為中醫藥理論創新開啟了一個時空界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

參考文獻:

[1] 董必文,王余燕,鄭進.彭子益“圓運動”學術思想研究,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20:43(6)98-101

[2] 董必文,王余燕,鄭進.從彭子益圓運動理論探討“氣-陰陽-五行”數學模型的建立”,第七屆蘭茂論壇及2020年云南省中醫藥界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20:1103-1106

[3]葉明勇, 張永生, 郭光燦. 量子糾纏和量子操作[J]. 中國科學: G輯, 2007, 37(6): 716-722.

[4]董必文,王余燕,鄭進.從彭子益“圓運動理論”探討扶陽學術的五行原理[J] 《東方藥膳》,2021,上(11):196

基金資助:全國中醫藥創新骨干人才培訓項目(No.國中醫藥人教函[2019] 128號)

作者簡介:董必文(1979 -),男,云南賓川,漢族,碩士學位,副主任醫師,中醫內科與針灸康復。

通訊作者簡介:鄭進 (1958 - ),男,云南昆明,漢族,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醫臨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