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新品種豐樂3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

2021-08-23 22:31崔明亮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13期
關鍵詞: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崔明亮

摘 要:豐樂37是由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選育的玉米新品種,具有耐密優質、抗病抗倒、易機收等諸多優點,適宜在黃淮海夏播區域推廣種植。該文介紹了玉米新品種豐樂3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豐樂37;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0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3-0109-02

Abstract: Fengle37 is a new maize variety breed by Hefei Fengle Seed Co., Lt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quality, disease resistance, lodging resistance, easy machine harvest, and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Central China summer maize reg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Fengle37.

Key words: Fengle37;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黃淮海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近年來,該區存在生物逆境嚴重,多種病害、高溫熱害頻發等問題,玉米生產上也存在著推廣品種質量參差不齊、田間病蟲害重、倒伏較多、整齊度不高、熟期偏晚等現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村人口基數少,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人數銳減[1],老齡化、婦孺化趨勢明顯。玉米機械化生產可以提高農民收益,穩定玉米生產面積[2],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因此玉米生產機械化成為玉米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迫切需求。研究表明:品種只有滿足抗病抗倒、整齊度好、后期脫水快、熟期中早等條件,才能適應機械化收獲[2]。為此,本課題組以耐密、多抗、易機收作為該區域品種的首要選育目標,選育出了耐密優質、抗病抗倒、易機收的玉米新品種豐樂37,2019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玉20196167)。

1 品種來源

目前,黃淮海地區夏玉米生產上推廣的品種主要有2類:熟期早,耐密性差,籽粒品質優,但易受高溫等惡劣氣候影響;熟期中晚,抗性較好,適應性好,米質較差。針對上述問題,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國外優異種質與國內傳統種質進行雜交,結合王元東等提出的“高大嚴”選系方法[3],選育出了適合黃淮海氣候的機收種質F101A、PM1。母本F101A以鄭58×PH6WC為基礎材料,然后用PH6WC回交,再自交6代選育而成,具有耐密性好、籽粒品質優、穗位低、抗倒性好、適應性廣等特點;父本PM1以Mo17×PHB1M為基礎材料,用PHB1M回交1代后自交6代選育而成,具有早熟、花粉量大、抗穗腐、后期脫水快等優點。2010年冬,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張掖市豐樂種業有限公司在海南用自交系F101A作母本,以自交系PM1為父本組配成雜交組合,2011—2013年參加本單位的組合鑒定試驗,均表現為早熟、穩產、抗性好的特點。

2 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狀 豐樂37幼苗葉鞘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84cm左右,穗位103cm左右,成株葉片數19片左右,雄穗分支4~5個,花藥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長18.2cm,穗粗5.2cm,穗行數14行,百粒重36.5g左右,出籽率90.3%。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偏馬齒型。

2.2 抗病蟲性 豐樂37在2016—2018年連續3年的綠色通道試驗中,田間綜合表現為抗莖腐病、小斑病,中抗瘤黑粉病、銹病等。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感莖腐病、穗腐病,高感彎孢葉斑病、粗縮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

2.3 產量表現 2016—2017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組綠色通道區域試驗,2年平均產量10041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44%;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841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35%。

2.4 籽粒品質 籽粒容重775g/L,粗蛋白11.40%,粗脂肪3.92%,粗淀粉71.14%,賴氨酸0.32%。

2.5 適機收性 豐樂37在黃淮海夏播區出苗至成熟101d,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d。豐樂37后期莖稈堅韌,穗軸及籽粒堅硬,果穗含水量低,籽粒破損率低,適合機械化粒收。

2.6 適宜區域 多年多點試驗示范表明:豐樂37適應性廣,適宜在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2省淮河以北地區、湖北省襄陽地區夏播種植。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適期早播 適時早播不僅能夠促進玉米根系快生早發,延長玉米有效生長期[4],還可以有效避開散粉期高溫天氣的危害,為玉米獲得穩產、高產打下良好基礎。豐樂37是中早熟品種,夏播適宜播期在6月5—20日,河南、安徽北部地區一般在6月10日前播種為佳,河北、山東等地最遲不得晚于6月25日。生產上一般采用足墑播種或干播后澆蒙頭水,以保證一次全苗、壯苗。

3.2 合理密植 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種植密度增加,產量也隨之增加;但到臨界值后,玉米群體由密度增加引起的光照、水分和養分的競爭加劇,導致玉米莖稈細長、根系較淺而產生倒伏倒折,同時也導致雌穗吐絲延遲,授粉結實差而產生果穗禿尖、花粒甚至空稈等現象,進而造成減產[5-6]。因此,生產上應結合品種特性、自然條件及當地生產條件進行合理密植,才能達到高產穩產[7]。豐樂37株型緊湊,上部葉片上沖,群體通風透光性好,莖稈堅韌,屬于群體優勢品種,中等肥力以上地塊留苗67500~75000株/hm2較為適宜。該品種發芽率高、芽勢強,可采用機械精量播種,播種密度70000株/hm2。

3.3 化學除草 雜草與作物在田間爭奪光、熱、水、肥等自然資源,影響玉米正常生長發育,進而造成玉米減產[8]?;瘜W除草具有省時、高效的特點,生產上主要采用該方式進行防治[8-9]。黃淮海地區多為小麥/油菜-玉米輪作的一年兩熟制,前茬收割后就直接貼茬播種,田間散落的菜籽、小麥等往往成為新的雜草,影響玉米苗期的生長發育。莠去津與煙嘧磺隆復配混用,在擴大殺草譜、提高除草效果的同時,降低了莠去津的用量,從而提高了對后茬作物特別是油菜等的安全性。苗期雜草草齡小,可在玉米3~5葉期全田噴施玉黃大地(煙嘧·莠去津),不僅用藥量少,還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4 科學肥水管理 目前夏播玉米多采用種肥同播的方式進行貼茬播種。市面上的玉米專用肥多為N-P-K=30-5-5類型。玉米苗期長勢較旺,授粉后光合作用產物主要轉運到果穗上,是籽粒形成的黃金期,此時常因水肥跟不上導致葉面積衰老過快,光合產物也隨之減少,容易造成果穗禿尖、籽粒容重減輕等減產現象[7]。因此,此時可結合灌溉增施攻粒肥(尿素225~300kg/hm2),從而促進穗大、粒重[10],以期獲得高產穩產。

3.5 病蟲害防治 多年的秸稈還田為地下害蟲提供了豐富的食料,土壤中害蟲基數較多。若苗期發現有蟲咬噬而造成斷根缺苗現象,應及時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毒死蜱于傍晚或清晨進行全田噴霧防治。對于蒜茬地或油菜地等早夏播玉米,可在2~3葉期噴施吡蚜酮防治灰飛虱或薊馬等傳播病毒病而造成玉米粗縮。近年來,草地貪夜蛾在黃淮地區暴發嚴重,可于散粉吐絲前后采用福戈(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等復配藥劑進行飛防。

3.6 適時晚收 豐樂37在大田生產中綜合抗性較好,抗多種病害,尤其是生育后期的莖腐病、穗腐病,非常適合機械化粒收。生產上玉米收獲太早,容易造成果穗含水量偏高、容重低、收獲后因晾曬不及時而導致發霉、籽粒發白等現象,嚴重影響玉米商品性及產量[11]。研究表明:黃淮海夏玉米生理成熟后推遲收獲,粒重無顯著變化,反而有利于降低籽粒含水量,從而更利于機械粒收[12]。因此,適當延期收獲,在不影響下茬作物播種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當地的光熱資源,使玉米充分完熟,能有效提高玉米粒重及品質,進而達到高產優質。

參考文獻

[1]趙強,趙滿義,吳迅,等.關于適合機械化收獲玉米育種的思考[J].農技服務,2019,36(07):69-70.

[2]王振華,魯曉民,張新,等.我國玉米全程機械化育種目標淺析[J].河南農業科學,2011,40(11):1-3.

[3]王元東,段民孝,邢錦豐,等.X系新種質利用的技術途徑與策略探討[J].作物雜志,2008(1):1-3.

[4]周進寶,楊國航,孫世賢,等.黃淮海夏播玉米區玉米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J].作物雜志,2008(02):4-7.

[5]侯月,王鵬文.玉米種植密度對其產量及穗部性狀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6):94-96.

[6]吳觀菊.玉米種植密度對產量及性狀的影響[J].河南農業,2016,000(035):20-21.

[7]陳麗榮.玉米高產栽培與合理密植[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01(1):19-19.

[8]彭響.夏玉米田間雜草防治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6(14):30-30.

[9]南曼瑩.夏玉米田間雜草的化學防治[J].陜西農業科學,2012(05):114-116.

[10]李芳賢,徐光彬,柴樹桔,等.影響緊湊型夏玉米產量的幾個關鍵因素[J].園藝與種苗,2003,23(4):214-216.

[11]劉京寶,房志勇,趙霞,等.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獲期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1,40(6):46-48.

[12]李璐璐.黃淮海夏玉米籽粒脫水特征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7.

(責編:徐世紅)

猜你喜歡
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玉米雜交種金富36的選育經過及栽培技術
甘薯新品種徐紫薯1號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
豐農啤1號大麥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