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綠地功能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的應用

2021-08-27 18:38車世程
中國房地產業·上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城市綠地城市建設應用

車世程

【摘要】在城市當中,城市綠地是容易感知的半自然因素,其有著經濟效益、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它可以大大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改善。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當中城市綠地功能的應用。經過分析可以看到,把綠地功能應用到城市規劃建設過程當中,可以有助于城市空間持續發展以及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城市綠地;城市建設;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31

長時間以來,城市綠地功能是規劃城市建設過程當中重要構成,其直接影響城市功能、空間發展以及形態等方面。在傳統意義上來說,對城市規劃建設綠地功能方面的研究僅僅對綠地覆蓋率、綠地率等數據指標進行研究,進而忽視了城市綠地的空間格局和綠地機構,不能深入研究綠地功能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當中應用。許多建設規劃不能體現綠地在城市內充分發揮功能[1]。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后,伴隨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速,進而造成了城市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世界范圍當中發生了嚴重的生態危機。這已經變成制約城市經濟不斷發展的阻礙。

1、城市的綠地功能

1.1生態的功能

城市的綠地系統是城市生態系統內初級生產者、城市的生態平衡的控制者。在城市當中,城市綠地發揮著比較大的生態功能,其體現到了調解氣候、削弱污染、凈化空氣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其有著較大的生態環境效益。

1.2社會的功能

城市的綠地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到了文化、社會、美學、經濟效益以及思想情感等,其表現到休閑娛樂、城市環境美化、提升社會凝聚力等。第一,城市的綠地能夠提升視覺環境自然美,對四周景色進行豐富,同時對建筑來襯托,對有影響觀看的景物進行遮擋,進而發揮著美化城市景觀效果。第二,城市公園的綠地能夠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休閑娛樂的的場所,降低人們生活過程當中的壓力,給人們一類寧靜、和平的心理感覺,讓人們身體和身心持續健康的發展[2]。

2、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當中綠地功能應用的途徑

2.1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綠地

伴隨著我國城市持續健康的發展,目標不斷構建,城市的空間結構研究不斷轉移給城市的生態空間結構。演化城市空間結構的目的為對城市的人居環境進行改善,構建生態型的城市和環保型的城市。城市的空間擴展、城市用地結構的調節以及城市的形態發展等都為調節城市空間機構的因素。然而,城市綠地是城市內自然屬性的一個要素。它的功能和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存在比較大的關系,能夠更好的對城市空間結構進行調節。

第一,根據傳統城市空間的擴展方式,在城市不斷發展過程當中,城市綠化時空方面的演變體現了從連片的自然綠地逐漸向著集塊的公園綠地和零星的街區綠地所演化。這類演化的趨勢是和當前城市發展基本需求相適應,通過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犧牲的代價,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城市的空間擴展逐漸體現出了攤大餅的方向所發展。在這個時候,要把景觀生態學理念融合到城市空間擴展內,構建空間擴展延著交通路線來利用城市的綠地廊道方法進行延伸。第二,城市綠地功能能夠利用對城市用地結構進行調節來反映?,F階段,我國的城市用地結構往往含有較大比重的生產型用地、較小比重的生活型用地以及較少的綠化用地等狀況。伴隨著城市開發的規模越來越大,城市綠地規模也越來越低,進而惡化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在這個時候,城市綠地功能能夠幫助調節城市用地結構。

2.2對城市綠地景觀實行有效的生態規劃

規劃城市綠地的景觀生態為發展和延伸傳統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把生態學的基本理論融合到城市的綠地系統規劃內。應用景觀生態學來規劃和布局城市綠地空間。在整體方面來對城市的廊道、基質等方面進行布局,力求讓城市的綠地功能實現最優。這主要表現到了下面幾點,分別為:第一,根據景觀生態學的基本思想,分析概念性,也就是概念性的規劃。這類規劃要對綠地景觀完整性進行關注,綜合對廊道以及基質等要素進行考慮,把這些要素應用到城市的綠地空間布局過程內。在規劃城市綠地系統的時候,根據景觀生態格局來詳細進行布置,確保綠地的景觀更加完整。

2.3評估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

在對城市綠地生態服務功能進行評估的時候,需要在上面研究的前提上,城市綠地是城市內容易感知的因素,其有著比較強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首先,它能夠對城市的生態環境進行凈化,有著比較突出自然生態功能。其次,它存在比較強的社會功能,要深入研究生態功能、社會功能,進而才可以體現城市綠地功能?,F階段,對城市綠地功能研究僅僅是在一般性的定性分析,缺少定量對比。城市的綠地生態服務功能的評價能夠應用非直接市場價格手段來對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定量進行評估,更好的表現城市綠地生態服務的價值,給城市的綠地規劃建設帶來重要的指導、依據。在這個前提上,對不一樣的植被覆蓋率的生態西宮功能價值來定量對比,對植被覆蓋率和城市的綠地生態系統功能間關系進行充分考察,找到城市內綠地覆蓋最優比例,對傳統追求的綠地數量指標進行改變,進而確保城市綠地持續健康發展,給城市的土地規劃、城市的綠地規劃以及整體規劃等方面帶來相關指導。

結論:

經過上面對城市綠地功能研究路徑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城市綠地系統在建設和規劃過程當中對城市綠地功能比較少的進行體現。通常情況下,它僅僅一味追求簡單定性闡述、數量指標和傳統意義的綠地空間布局,不能更好的表現城市綠地在城市內整合功能的發揮。在今后城市規劃建設過程當中,綠地功能方面的探討要對傳統思路進行改變,確定通過生態學、景觀生態學作為思想的理論指導。從城市的綠地功能方面著手,定量對綠地空間格局和綠地的內部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形成了生態服務價值間的關聯。同時,通過這個作為基礎,根據傳統城市綠地數量指標系統來構建適合地區規劃建設城市綠地生態指標的系統,進而帶動城市空間持續健康發展,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祥榮.生態與環境———城市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調控新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2]劉肖駿,康慕誼.試析我國城市綠地系統的功能及其發展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11(4):87-89.

猜你喜歡
城市綠地城市建設應用
城市綠地觀花植物資源應用研究
城市綠地規劃教學改革初探
旅游綜合體特征分析
現代城市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