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陽地區變應性鼻炎患者變應原譜分析

2021-09-03 08:49邢東升許浚魏鑫
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 2021年4期
關鍵詞:豚草遼陽變應原

邢東升,許浚,魏鑫

(1.遼陽市中心醫院 耳鼻咽喉科,遼寧 遼陽 111000; 2.廣州醫科大學 耳鼻咽喉科博士后工作站,廣東 廣州 510000; 3.遼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婦產科,遼寧 遼陽 111000)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機體暴露于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給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經濟帶來嚴重影響。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AR患病率在逐年升高,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顯著上升,目前影響到40%的年輕人,保守估計全球AR患者超過5億[1-2]。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地理氣候環境、經濟人文因素相差較大,各地AR患病率及變應原譜不盡相同,現將遼陽地區AR患者變應原譜報告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診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門診,經2015年天津會議標準[1]診斷為AR的遼陽本地居民,且2周內未使用激素、抗組胺、抗白三烯等藥物的患者資料。對進行血清特異性IgE(sIgE)檢測的408例病例資料分析,其中男222例,女186例,年齡1~70歲,平均年齡(29.03±20.02)歲,病程1~20年。本實驗使用的是德國MEDIWISS公司提供的AllergyScreen變應原sIgE抗體檢測試劑盒(免疫印跡法)。吸入性變應原12種,食入性變應原8種。

1.2 實驗方法

采集患者肘正中靜脈血,制備血清。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說操作:系統室溫20~22℃;用蒸餾水以1∶25稀釋洗脫液;用清洗液濕潤硝酸纖維素膜,在檢測板上加入200~250 μL的血清標本,在混勻儀(30振/min)上室溫孵育45 min;沖洗,手持反應槽上下翻轉讓清洗液充分流過,輕晃會增加效果;加入250 μL抗抗體,在混勻儀上室溫孵育45 min;沖洗;加入250 μL酶標鏈霉親和素,在混勻儀上室溫孵育20 min;流水沖洗終止底物酶反應;完全干燥后,檢測設備讀數。sIgE濃度分級參照表1[1],收集分級2級及以上等級數據。

表1 變應原sIgE濃度數值分級

2 結果

不同變應原陽性例數、百分比(%)及sIgE等級分布見表2、3。408例AR患者行sIgE檢測,變應原陽性率前6位的變應原依次是:①矮豚草/蒿/葎草(39.71%);②戶塵螨 (37.30%);③念珠/點青/分枝/交鏈/黑曲霉(24.26%);④刺柏/樺(21.81%);⑤雞蛋白(13.00%);⑥桑(12.75%)。

吸入性變應原sIgE總陽性率為86.76%(354/408)。變應原主要為矮豚草/蒿/葎草(39.71%)、戶塵螨 (37.30%)、念珠/點青/分枝/交鏈/黑曲霉(24.26%)、刺柏/樺(21.81%)、桑(12.75%)、貓毛皮屑(9.56%)。見表2。

表2 408例AR患者吸入性變應原sIgE檢測陽性結果

食入性變原sIgE總陽性率為27.2%(111/408),前3位主要變應原為雞蛋白(13.00%)、牛奶(9.56%)、腰果/開心果/核桃/榛子/杏仁(6.13%)。見表3。

表3 408例AR患者食入性變應原sIgE檢測陽性結果 (例,%)

1種變應原陽性占26.23%(107/408),2種變應原陽性占53.68%(219/408),3種變應原陽性占10.29%(42/408),4種及以上變應原陽性占9.80%(40/408)。分布百分比見圖1。

圖1 遼陽AR患者變應原種類數百分比圖

單種變應原陽性AR患者中變應原排序前3位的分別是:矮豚草/蒿/葎草(25/107),念珠/點青/分枝/交鏈/黑曲霉(21/107),戶塵螨(15/107)。具體排序見表4。2種變應原陽性AR患者中變應原組合排序前3位的是:矮豚草/蒿/葎草與戶塵螨(19/219),念珠/點青/分枝/交鏈/黑曲霉與戶塵螨(18/219),念珠/點青/分枝/交鏈/黑曲霉與矮豚草/蒿/葎草(16/219),見表5。2種變應原陽性患者中陽性率前3位的變應原為:矮豚草/蒿/葎草(102/219),戶塵螨(90/219),念珠/點青/分枝/交鏈/黑曲霉(73/219),見表6。

表4 AR患者單種變應原陽性例數排序表 (例)

表5 AR患者2種變應原陽性組合前7位排序表 (例)

表6 2種變應原陽性AR患者中變應原陽性前6位變應原 (例)

3 討論

AR是最常見的變應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顯著上升,世界各地患病率、主要變應原種類不盡相同。一個在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進行的橫斷面研究顯示AR患病率從意大利到比利時為17%~29%,并且預計在未來幾十年總的AR患病率將進一步增加,主要致敏原為混交樹種(榛樹、赤楊和樺樹)、草花粉、屋塵螨[2-3]。丹麥的一份前瞻性隊列研究報告一組無癥狀致敏的兒童隊列在青春期31%發生變應性疾病,到成年時增加到57%,并且53%~78%患AR,并且從青春期到成年花粉過敏人數顯著增加[4]。鄰國越南的一項AR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性AR患病率36.9%,女性31.0%,最常見的致敏劑是熱帶儲藏螨,其次塵螨、鳳眼蓮、蟑螂,動物、花粉和霉菌的致敏率較低,大多數蟑螂致敏的受試者也對螨致敏[5]。截至2010年韓國共有4 068 517例被確診為AR,患病率為8.4%[6]。

不止國外國外AR患病率及變應原譜不同,我國國內地理氣候環境社會人文環境差異較大,各地AR患病率主要變應原也不盡相同。張羅教授團隊采用隨機數字撥號的方法,對我國11個主要城市的目標電話號碼進行抽樣調查,顯示AR自報患病率西安8.5%、長春9.0%、北京9.5%、杭州10.0%、上海10.8%、南京12.0%、長沙12.2%、廣州13.3%、沈陽14.1%、武漢15.9%和烏魯木齊21.3%[7]。

經全球流行病學調查,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之間的AR患病率都有差異,AR患病率整體呈現緩慢增加的趨勢。但不同地區變應原種類分布不一,在歐美及我國新疆地區,以植物類為主要變應原;我國其他地區則以螨類為主要變應原[8]。張羅教授團隊認為在過去20年中,成人和兒童AR患病率都有所上升,“西方”式的生活方式、工業化和空氣污染等可能是導致中國AR患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9]。

本次調查顯示遼陽地區前3位主要變應原依次是矮豚草/蒿/葎草(39.71%)、戶塵螨 (37.30%)、霉菌類(24.26%)。以吸入性變應原為主,與國內其他城市陽性率高的變應原種類相似。73%AR患者同時存在2種及以上種類變應原。但是在遼陽地區矮豚草等植物花粉已經超過塵螨類位居第1,而且幾種主要變應原均不能單獨占據絕對多數,霉菌類所占比重也相對較高,塵螨類陽性率低于以往的國內其他地區,也低于遼陽本地2014年報道,2014年遼陽吸入性變應原前3位塵螨、真菌、蒿/豚草[10]。

塵螨是室內塵土主要成分之一,種類繁多,生長環境廣泛,以人和動物的皮屑為食,容易在給類衣服床褥等織物眾生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繁殖很快,它和它的分泌物是強烈的變應原,是引起各種過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遼陽地區為亞溫帶氣候,日常居室生活閉窗時間長空調、暖氣的長期使用等,空氣不流通等因素使得塵螨的滋生。2006年北京地區AR吸入性變應原調查變應原皮膚實驗陽性率前8位的變應原分別為粉塵螨(64.6%)、屋塵螨(64.3%)、花(28.7%)、雜草(26.5%)、藜(13.7%)、樹Ⅱ(13.5%)、大豚草(12.5%)及樹Ⅰ(12.5%)。兒童組中對粉塵螨和屋塵螨的敏感程度明顯高于成人組。塵螨、夏秋花粉及雜草花粉是北京地區最重要的變應原[11]。 2017年京津冀地區自報AR患者吸入變應原檢測臨床相關性分析顯示最常見的變應原是粉塵螨和屋塵螨,致敏率分別為47.3%和41.7%,塵螨致敏與AR的持續性、嚴重程度均無關,但戶外變應原的致敏率在中重度AR患者顯著高于輕度AR患者。SPT中塵螨的皮膚指數與變應性鼻炎癥狀無關,艾蒿、禾本花粉等戶外變應原致敏率與變應性鼻炎癥狀嚴重程度正相關[12]。廣州的2006年AR調查顯示廣州地區主要變應原為屋塵、塵螨、混合變應原、多價昆蟲、海魚、海蝦、花粉等,其中屋塵、塵螨等陽性率達到77%~82%[13],2018年的調查顯示主要的吸入性變應原為:粉塵螨、屋塵螨和熱帶螨,占比達到63%~83%,而主要的食物變應原為:蝦、牛奶、和蛋清,占比20%左右[14]。這兩地的相隔10年調查先生主要變應原種類無明顯變化,但塵螨類陽性率都有所下降,這可能與近些年隨著人們認識提高、抗過敏的科普宣傳、醫生的健康指導,螨蟲防治取得效果有關。

由于地域環境氣候不同,各地植被差異較大,各地氣候不一定適合螨蟲等的生存。塵螨最佳生存環境為25℃,最佳空氣濕度為80%,而遼陽地區氣候相對干燥,而且近十余年,東北地區地熱采暖的廣泛推廣,室內濕度長年低于50%,這也也可能是此次報告螨蟲陽性比率下降的原因。相類的西北邊疆新疆地區AR變應原的分類和分布情況陽性率居前三位的分別是藜屬(61.58%)、艾蒿(44.09%)和柳樹(37.68%),以戶外植物花粉類為主,螨、霉菌陽性率明顯低于內地[15-16]。東北邊疆延邊地區吸入性變應原陽性率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樹木花粉組合、戶塵螨、矮豚草、貓/狗毛皮 屑、蟑 螂、葎草[17]。

相鄰城市沈陽地區AR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沈陽地區AR主要變應原為塵螨、艾蒿,豚草,夏秋季節主要變應原為蒿屬、豚草[18-21]。遼沈地區艾蒿、豚草花粉分布在 4~10月,高峰是在 8~9月,該類花粉變應原對東北地區AR患者的影響嚴重,有較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豚草原產于北美,生命力極強,近 20 年來,國內各地相繼發現豚草,且迅速蔓延,其花粉易依附于呼吸道黏膜上,是主要的致敏原,東北地區形成了沈陽-鐵嶺-丹東豚草擴散中心,遼陽的地理位置處于鐵嶺及丹東 地區的中部。近年來豚草在我國蔓延速度很快,20多年前我國變態反應學者葉世泰曾預測,如現在傳播生長速度繼續下去,再過幾十年豚草有可能取代其他花粉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致敏花粉[22]。

環境因素在AR的發生機制占有重要的地位,AR的治療不應是單純藥物性治療,在AR防治中,遼陽地區在定期、徹底的室內通風,保持室內干燥,防蟲除螨、除塵的基礎上,室外佩戴合規的防護口罩也是很有必要的,從社會范圍來說,對于可以散發大量嚴重變應原類花粉的植物也應得到控制。

猜你喜歡
豚草遼陽變應原
豚草和三裂葉豚草的防控研究進展及應對策略
變應性鼻炎患者食物變應原分布特點分析
遼陽雷鋒紀念館
565例過敏性疾病變應原結果分析
豚草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方法
遼陽冮官屯窯址的調查與發掘
遼陽有個西藏班
豚草的識別與防治
Experion PKS在遼陽石化聚酯裝置控制系統升級改造中的應用
體外特應性變應原檢測在過敏性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