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新業態對成都市的社會影響與治理研究

2021-09-08 02:27李玲
中國新通信 2021年14期
關鍵詞:共享汽車網約車共享單車

李玲

【摘要】? ? 近年來,以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共享汽車、共享停車為主要形式的交通新業態發展迅速,但也出現了退押金難、車輛亂停亂放發、惡性安全事件等問題。本文分析了交通新業態對成都市的社會影響,并從政府、企業、消費者三個角度提出治理措施。

【關鍵詞】? ? 交通新業態? ? 共享單車? ? 網約車? ? 共享汽車

一、成都市交通新業態發展現狀

1.1交通新業態概述

總結相關法律的規定,交通新業態可定義為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依托,構建服務平臺,通過服務模式、技術、管理上的創新,整合供需信息,從事交通運輸服務的經營活動,包括網約車、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共享停車等。

1.2成都交通新業態發展現狀

成都市作為西部地區中心城市,經濟、文化、娛樂各方面發展潛力大,正努力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而奮斗。在大力推動新經濟發展的同時,鼓勵共享經濟的發展。

1.網約車

相關數據顯示,成都在全國網約車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如表1所示,在36個中心城市中,成都的網約車許可數量、網約車駕駛員許可數量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五;而2月份訂單量,成都排在了第二。

2.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2016年11月進入成都市場,經過幾年激烈的競爭,現存品牌主要為美團、哈啰、青桔。目前,成都市全市范圍內共享單車投放數量100萬左右,其中“5+1”中心城區為45萬輛。

3.共享電瓶車

共享電瓶車較共享單車騎行體驗更舒適。共享單車消耗體力多,共享電瓶車無需過多消耗體力。但由于電瓶車速度快,較共享單車更具安全隱患,且駕車技術要求更高,其使用率和用戶人群較共享單車低很多。在成都,共享電瓶車有美團、青桔、喵走出行等品牌。

4.共享汽車

成都的共享汽車品牌主要有EVCARD、GoFun、蘇打出行、car2share等。雖然成都市汽車保有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有本無車族的數量依然很龐大。共享汽車在成都市的發展空間較大。

5.共享停車

為解決居民停車難的問題,近年來成都政府通過多項舉措,盤活全市存量停車資源,打造停車共享新經濟。2020年,成都城市級智慧停車信息平臺已覆蓋市內1.6萬停車場、近200萬泊位數。

二、交通新業態對成都市的社會影響

2.1經濟影響

1.市場規模大,收益好,帶來經濟新增長

成都常住人口在全國名列前茅,汽車保有量進入全國前三。龐大的人口基數為新業態相關企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成都是包容性強、各方面綜合發展的城市,對企業醞釀創新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沃土。在共享經濟發展的這些年來,共享單車、網約車等在成都的發展數據均在全國前幾位。雖然在激烈的競爭中,部分企業相繼倒閉,但如滴滴出行、哈羅單車、美團單車等企業發展較好,帶動了相關領域的經濟新增長。

2.“互聯網+”運營模式,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傳統企業的實體運營模式存在市場信息獲取滯后、運營成本高、供需信息不對稱等弊端。新業態相關企業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分析用戶的出行習慣和需求,提供高匹配度的服務,能提高服務的質量,實現供需平衡,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3.盤活閑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

網約車的出現,給無業私家車主創造了就業機會,也使閑置的私家車資源得到利用。上班族在上下班途中提供網約車服務,既提高了經濟收益,更提高了私家車資源的利用率。共享汽車出現后,汽車資源使用權和所有權實現了分離,提高了汽車資源的使用效率。共享停車使閑置的車位資源得到利用。

4.帶動成都“共享經濟”大潮

自2014年以優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2016年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進入成都市場,到后來的共享汽車、共享停車的發展,交通新業態在成都掀起了共享經濟大潮。交通新業態吸引力強,將大量資金帶入“共享經濟”領域的投資,帶動相關領域的發展,為成都市“共享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2.2環境影響

1.促進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完善

近年來,成都市著力打造“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常規公交為基礎、慢行交通為補充”的現代大都市多元化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其中以地鐵線路、有軌電車為主的軌道交通發展迅速,截止2020年12月,已開通地鐵線路12條。公共交通體系的完善,使“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亟待解決。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為居民日常通勤、娛樂外出等提供了與公共交通體系高效的銜接,促進了成都市綠色交通出行體系的完善。

2.減少碳排放

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的出現,大大減少了居民短距離出行使用私家車的頻率。據統計,在2019年,成都市共享單車日均騎行次數200萬人次,日均騎行總里程超過360萬公里,相當于每天替代36萬輛小汽車出行。網約車的出現,提高了私家車的上座率,從而降低了空載私家車的數量,緩解交通擁堵。同時,共享汽車多采用新能源車,有效減少了碳排放。

2.3就業影響

1.創造大量就業崗位

交通新業態催生了大量就業崗位。網約車平臺為無業私家車主、下崗出租車司機、去產能行業下崗職工提供了就業崗位,為上班族在上下班時間提供了兼職機會。共享單車平臺提供了大量車輛維護、線下推廣、車輛尋找、車輛整理服務等相關崗位。根據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2018年的調查結果,約一年的時間內,通過“滴滴出行”平臺獲取報酬的司機達64.05萬人[1]。

2.就業模式平臺化

與傳統的“企業+員工”就業模式不同,交通新業態企業多采用“平臺+勞動者”的就業模式,為勞動者提供工作平臺。網約車車主通過注冊賬號,登錄平臺,接受平臺管控,可掌握實時的乘客需求情況,并提供服務。車主可同時通過多個平臺提供服務,就業更自由更開放。平臺化的管理模式下,勞動者能更有效準確的獲取報酬,避免了傳統企業的欠薪問題[1]。另一方面,平臺化的就業模式,能高效地聚集相關勞動者,提高相關人力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提高就業率,較傳統企業的用工模式更便捷。

3.用工形式多樣化,就業更加“靈活自由”

與傳統企業不同,新業態的企業采用勞動合同、加盟、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外包、兼職等用工形式并存的用工模式[1]。這種用工模式,能根據不同的人才情況,采用不同的用工模式,分類管理,更有包容性,更合理的配置了人力資源。

4.延長就業鏈條

新業態催生了大量垂直和細分行業,延長了就業鏈條。新業態企業需要根據車輛利用情況不斷調整不同站點車輛分配,需要倉儲、物流相關企業的協助。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車輛需要制造維修行業的維修和新車制造。共享汽車需要相關場地租賃行業的配合。

2.4居民出行習慣影響

1.出行方式多元化

傳統的出行方式以私家車、出租車、公交車、地鐵為主,出行方式少,靈活性差。私家車出行要求出行者具有駕照、耗費開車精力,需尋找停車位。乘坐公共汽車或地鐵,需要步行至公共汽車站或地鐵站。當網約車和共享汽車出現后,居民出行可避免停車難、開車疲勞等問題,隨時隨地打開打車軟件,即可享受乘車服務。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居民從家門口騎行共享單車至公共汽車站或地鐵站,避免步行耗時耗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共交通與居民住所的銜接度,提高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積極性,促進綠色交通環境的形成。

2.出行頻率增加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許多許久沒有騎車的居民開始騎車來完成短距離出行。在天朗氣清時,騎行綠道上,有許許多多居民出游,騎著共享單車游玩。網約車的出現也讓居民的生活和娛樂更便捷。居民開始更多的利用新業態的交通方式出行,且出行頻率較大地增加。

3.出行服務體驗個性化

利用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網約車等服務,居民可根據自己的出行需求隨時隨地預約服務,實現“私人定制”式的交通服務體驗。

4.門到門的便捷交通體系,出行不再難

網約車的出現,使居民打車更便捷。手機APP上一點,即可預約乘車服務。滿足了無車族及不愿開車,但又想要乘坐舒適的汽車出行的居民的出行需求,服務便捷性及可達性強。結合共享單車的使用,實現了“門到門”的服務。同時,網約車解決了居民高峰時段打不到車、出租車司機拒載及亂收費、乘車排隊長龍等問題,讓居民舒適而優雅的出行。共享電瓶車滿足了短距離出行、不愿過多耗費體力的居民的需求。

5.綠色出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隨著成都市地鐵線路的增加,有軌電車的出現,公共交通路網覆蓋率不斷提高。由于公共交通方式道路通行優先級高,有專用通道,準點率高,出行更可靠,越來越多的居民選擇共享單車+公共交通的方式通勤和生活出行。另一方面,網約車也讓不愿開車但又想乘坐汽車出行的乘客有了選擇,從而減少了私家車出行量。居民的出行習慣正被潛移默化地植入綠色出行的概念。

2.5交通行業影響

1.出租車行業的轉型

傳統出租車行業存在供需不平衡、運營成本高、靈活性差、服務質量差、價格高等問題。網約車出現后,傳統出租車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許多司機轉投網約車行業,乘客也大量流向網約車行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傳統出租車行業運營方式必須做出調整。2016年11月,成都市取消了巡游出租車的經營權使用費,司機和出租車公司間采用員工制模式,大大減輕了出租車司機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互聯網+”理念也不斷向傳統出租車領域滲透。乘客可通過手機軟件叫車,減少車輛空駛率,降低司機“空車”和乘客“等車”的概率。同時,相關技術也不斷地利用到傳統出租車領域。

2.促進交通信息技術發展,交通車輛監管更規范

交通新業態是“互聯網+”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共享經濟中最繁榮的表現形態。在共享單車、網約車出現后,交通領域的信息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車輛跟蹤定位、網絡約車、司乘信用、網絡智能派車等技術的運用,使得車輛利用率大大提高??哲囉锌驮?,乘客有車坐。同時,車輛的情況更透明,車輛監管更深入和規范。

3.公共交通分擔率不斷上升,綠色出行比例大大提高

新業態下的交通方式具有共享性的特點,能提高交通資源的利用率。結合成都市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共享汽車均能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使乘坐公共交通更加輕松、準點和便捷。從而,居民減少了私家車出行的頻率,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和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網約車等出行,公共交通在交通運輸中的分擔率不斷上升,綠色出行比例大大提高。

三、成都市交通新業態的治理研究

交通新業態的治理應在政府、企業、消費者三方共同努力下,科學管理,促進交通業態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3.1政府角度

為維護成都交通新業態市場的健康發展,促進成都共享新經濟的發展,成都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許多舉措正在試行中,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強化,是否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還需要時間的實踐。

1.鼓勵發展和加強監督并重

新業態在發展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經歷了很多坎坷,遇到了很多問題。如用戶退押金難、順風車安全問題、單車數量過剩等。在網約車、共享單車進入市場的初期,監管制度并不完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成都政府應在鼓勵新業態發展的同時,完善監督管理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

2.規范市場秩序

在共享單車發展初期,行業環境混亂,企業之間惡性競爭;網約車發展初期,企業通過低價吸引消費者,司機準入條件低,造成很多問題出現。到后來滴滴收購多家網約車企業,行業出現了類似壟斷的現象,乘車價格大大提高。消費者開始質疑網約車是否優于傳統出租車。政府應加強市場秩序管理,鼓勵企業之間和諧發展,反對不正當競爭,反對壟斷,鼓勵新技術,促進優秀企業百花齊放。

3.合理規劃和布局城市配套設施

在成都市政府、相關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共享單車市場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單車亂停亂放、車輛過剩等問題有所改善。但仍存在部分地區單車區域規劃不明確的情況,需進一步科學劃分單車停放區域。共享汽車方面,由于大部分為電動汽車,需要充電設施設備的配合。目前,充電難問題仍然存在,這將制約共享汽車行業的發展,降低共享汽車的利用率。成都政府應進一步加快落實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的規劃和布局,增加配套充電站、充電樁的數量。

4.提高行業中新能源汽車比例,減少行業造成的碳排放

為減少大量網約車進入市場造成的碳排放增加,應要求新增(含更換)網約車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出臺的《成都市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要求全市新增(含更換)的網約車全部為新能源純電動或氫燃料電池汽車。方案提出,將力爭做到2021年底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4%。新能源汽車的占比應逐漸提高,減少行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為綠色交通做出努力。

3.2企業角度

1.加強安全保障措施

交通工具的運營,首先應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新業態相關企業應加強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監管系統,與政府聯合,成立聯合監督機構。網約車方面,完善車輛監控設備,提高錄像錄音功能,GPS追蹤功能;建立車輛信息——個人信息匹配系統;建立監控監管數據信息數據庫;與警方形成實時線上監控;通過大數據信息篩選,建立車輛信息系統、個人征信系統。并劃分不同警示等級,形成分類分級監控組織結構。加強應急管理措施,建立預警系統,反饋系統,應急系統等多位一體的聯合反應機制,形成警方、企業監管、監控、反饋、應急的聯動系統。

2.嚴格審核從業人員資格

網約車運營初期,出現過實際司機與注冊人員信息不符的情況。一些司機甚至有違法犯罪記錄和資信問題,造成乘客乘車安全隱患。企業應建立嚴格的從業人員篩選機制,對司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有問題及投訴的司機要求改正,處罰,嚴重者取消資格。與政府合作,多方企業聯合,建立人員征信系統,包括資質管理平臺,車輛信息平臺,人員背景信息平臺、征信平臺等,并結合數據分析,嚴格把關從業人員資格的審核。

3.做好疫情消毒工作

企業應通過車內錄音錄像功能,實時反饋車輛消殺工作和衛生管理工作,配備車輛消殺工具,形成評分機制,每日匯報機制。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和衛生監管機制,建議車內醒目位置粘貼天府健康碼,溫度測量儀等目前防疫工作常用手段。嚴格要求司機、乘客佩戴口罩,訓練從業人員掌握防疫應急處理知識。

4.合理規劃和布置,助力城市環境保護

不管是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還是共享汽車,過度的投放和亂停亂放,都是對環境的破壞,影響城市容貌,造成交通擁堵。企業應與城市規劃、交通規劃部門建立緊密合作,通過交通量預測、客流量預測、土地利用分析等手段,嚴格把控投入車輛數量。與交通部門建立聯合監管機制,構建聯合信息數據收集平臺,加強違法違章懲罰力度,同時與交通部門合作,建立網約車、共享汽車專用臨停車位等;合理規劃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停放區域。

5.完善車輛回收、維護機制

完善車輛跟蹤系統,對于報廢車、問題車及時回收處理,對于臨時出現問題的網約車建立實時應急處理方案,避免出現影響城市交通、環境的情況。建立車輛健康評分機制,追蹤車輛維護情況,與政府、交通部門合作,建立車輛信息大數據平臺。嚴格審查車輛來源,通過追蹤車輛歷史數據,嚴格把控車輛運行狀態。共享新能源汽車、共享電瓶車應定期充電。

6.遵守市場秩序,杜絕惡性競爭

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各企業間良性競爭,避免惡行競爭和一家獨大。良性競爭才能激發新技術、新創新、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企業共贏式的發展,使得行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3.3消費者角度

1.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消費者應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網約車方面,乘車前查看司機、車輛信息,檢查來車和司機是否與系統派單相符;乘車過程中,保持警惕,盡量坐后排,注意行車路線是否正確;行程較遠時,向親友分享行程,實時跟蹤;如遇危險,及時報警。騎行共享單車、共享電瓶車或使用共享汽車前,檢查車輛,確保無安全隱患再使用。

2.遵守相關制度,共建美好城市

在共享單車發展初期,車輛經常被亂停亂放,影響城市容貌。部分消費者甚至將車輛騎回自家院落,據為己有。共享單車被惡意毀壞,丟棄,掛到高處的現象屢見不鮮。一些不法商家將小廣告貼在單車上,污染車輛。一些消費者將小孩放在車前筐里。一些家長將車輛交給不符合年齡要求的小朋友騎行。消費者應嚴格遵守單車騎行、停放規則,提高使用車輛的素質,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共享汽車方面,消費者應愛惜車輛,及時還車,遵守交通規則。網約車方面,消費者應遵守乘車制度。

3.盡好監督責任,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企業的進步、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消費者的監督。消費者應盡好監督責任,對不合規和不合法的企業及從業人員進行舉報。

參? 考? 文? 獻

[1]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新經濟催生就業新增長點-成都市共享交通發展對就業的影響[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8年第4期.

[2]黃婷,呂晨.中國共享單車多元治理模式探究-基于福州、深圳、成都的比較[J].科技促進發展.2020年第16卷第12期.

[3]黃婷婷,高天,蔡東妮,李停停.成都市共享單車運營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年第28期.

猜你喜歡
共享汽車網約車共享單車
對網約車地方立法若干法律問題的幾點探討
“共享單車”是一門好生意嗎
中國網約車的規制范式研究
政策制定復雜過“網約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