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2021-09-09 07:08李勝基
共產黨員(遼寧) 2021年16期
關鍵詞:農業大學服務建設

2019 年9 月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對涉農高校辦學方向提出要求,對廣大師生予以勉勵和期望??倳浀囊笠髧谕?,讓沈陽農業大學師生備受鼓舞。面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任,作為一所“農”字號大學,學校黨委進一步明確:學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堅持不懈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助力鄉村振興集聚強大動能。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增強服務鄉村振興“動力源”

學校黨委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加強對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領導。筑牢思想根基,提高政治自覺,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學習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緊密相連。制定并實施了《沈陽農業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的實施方案》,聚焦“雙一流”建設任務,穩步實施“十大行動計劃”。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制定《中共沈陽農業大學委員會關于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切實加強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領導、推進“一懂兩愛”卓越農林人才培養、加強種子和耕地關鍵問題科研創新、確立服務鄉村振興人才政策導向、建立服務鄉村振興實踐樣本、加強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建設和打造服務鄉村振興高素質干部隊伍等意見,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落實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以組織建設為支撐壯大服務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農民致富,要靠產業振興,而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農業人才的培養,著力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加強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建設。按照“一辦六中心”的組織架構,建設運行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成立了國家生物炭研究院、遼河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首席科學家制度,建立專家工作站,開展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理論研究,搭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載體平臺,服務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設立工作引導性經費,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建設及相關工作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現已成為省內一流、東北區域特色明顯、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思想庫、智囊團、科技源。

推進“一懂兩愛” (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 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深入實施“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2.0”,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建設“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型農林人才培養高地。把握新一輪“雙一流”建設要求,對標“新農科”建設需求,抓牢“兩個抓手”(學科、專業),加強傳統涉農學科升級改造,推進涉農專業供給側改革,著力建設一批一流農林專業,推進一批農林類專業認證,打造一批一流本科課程。深化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夯實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基礎,完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推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創新,建設一批涉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優化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環境,培養一批青年創客。

確立服務鄉村振興人才政策導向。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對標“新農業”發展要求,造就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大師和青年科學家。重點加大農業生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黑土地保護工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領域高端領軍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支持教師投身鄉村振興第一線,鼓勵教師多出成果,做好科研成果轉化工作。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職稱分類評審,發揮職稱評審導向作用,引導優秀人才向與遼寧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優勢特色學科和交叉學科集聚。深化績效考核及分配制度改革,加強聘后管理,切實發揮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勵導向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教授、水稻研究所所長陳溫福(右四)指導學生株型育種

沈陽農業大學教授、園藝學院果樹系主任郭修武(右) 指導學生測算葡萄產量

打造服務鄉村振興高素質干部隊伍。學校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服務鄉村振興的干部隊伍。堅持和完善駐村工作隊制度,結合鄉村實際,突出“精”和“準”,構建了“學校黨委‘聯縣’抓提升、二級單位黨委‘聯村’抓落實、派駐干部‘聯點’抓服務”的“三位一體”責任體系,形成了一名干部、一個專業、一個學科、一個團隊的“四個一”工作格局。在校內黃金位置開設“第一書記”扶貧超市,解決了從農產品到商品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為消費幫扶提供條件,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

以優勢學科特色專業為“輻射源”服務鄉村振興結碩果

自建校以來,學校始終瞄準農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肉攤子”“奶罐子”等做大文章,為遼寧、東北乃至全國的“糧食安全”“副食供應”等重大民生需求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形成了具有沈陽農業大學特色的服務鄉村振興模式與機制,現已累計培養農村經紀人、新型農民等各類農業科技人才2.5 萬人。學校在全省10 個市30個縣區設立了“科教基點”,選派400 余名科技人員掛職服務農村農業生產第一線,選拔39 名黨員教師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學校大批專家學者以基層為課堂,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爭相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鄉村振興事業之中。以中國粳型超級稻之父陳溫福院士為首席專家的科研團隊培育成功的優質超級稻品種,在遼寧乃至東北累計推廣超過1.5 億畝,平均覆蓋率超過65%,每畝平均增產稻谷60 公斤左右,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以李天來院士為首席專家的科研團隊在日光溫室主要果菜節能安全高效栽培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重大系列成果,團隊技術成果被公益性大面積應用推廣,現已在我國18 個省區市推廣1684萬畝,占區域內日光溫室面積70%以上,增效649 億元,徹底解決了北方寒區主要果菜冬春供應難題。由陳啟軍教授領銜的人獸共患病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研究成果對確保我國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經濟穩步增長與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幾代沈農人自主研發的寒富蘋果現已在全國推廣300 萬畝,新民市的草莓、法庫縣的牛、昌圖縣的豬、黑山縣的雞、西豐縣的鹿等均已成為遼寧農產品的亮麗名片,更是沈陽農業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具體體現。日前,沈陽農業大學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是遼寧省唯一入選的本科院校。

猜你喜歡
農業大學服務建設
多部門:建設農村公共廁所要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過度建設
聚焦“五個一” 打通為僑服務渠道
張振、李杰作品
潘虹作品
Introducing metacognitive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sustained self—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listening cours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采掘服務個股表現
吉林農業大學招生就業及國際交流等
讀者反饋 訂閱服務
服務與咨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