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對ICU患者的護理效果探討

2021-09-10 04:38段珊珊張延萍姜澤文
文學天地 2021年1期
關鍵詞:ICU患者持續性護理效果

段珊珊 張延萍 姜澤文

摘要:目的:探討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對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從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ICU接收的患者中選取200例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ICU護理方法完成干預,觀察組采用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來完成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情況評分以及焦慮、疼痛、抑郁評分。結果:觀察組ICU患者的各心理狀態:疑慮、敵對、偏執、抑郁、強迫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焦慮、疼痛、抑郁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住在ICU的患者采用持續性的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減輕患者的各種不良心理狀態,同時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能明顯降低ICU患者的焦慮、疼痛和抑郁程度,具有比較滿意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ICU患者;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ICU的200例患者,時間區間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觀察組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18~85歲,平均(64.27±5.49)歲;轉入ICU前科室:神經內科18例、心內科10例、神經外科24例、心外科20例、呼吸內科2例、消化內科2例、普外科24例。對照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齡19~85歲,平均(64.15±6.23)歲;轉入ICU前科室:神經內科17例、心內科10例、神經外科25例、心外科19例、呼吸內科3例、消化內科3例、普外科23例。兩組的基線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ICU護理方法完成干預,觀察組采用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來完成干預。

病房環境:確保ICU病房內儀器及報警器所發出的聲響保持最低音量,對ICU環境進行調整,盡可能減少噪音產生,確保病房內安靜,并未患者安裝床簾,提供患者適當的個人空間,保護患者隱私。同時干預人員穿著打扮要和職業相匹配,保持穿著大方整潔,勤換工作服,給患者及家屬良好的精神面貌。心理干預:干預人員應親切接待入院患者,并進行自我介紹,熱情問候,以建立良好的印象,并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幫助患者適應住院環境,以消除陌生感,與患者進行交流,以誠懇、親切的語言安慰患者,并以療效較好的實例鼓勵患者。認真傾聽患者發病經過,并回答患者及家屬疑問,向其講解疾病病因、癥狀、治療方法及主意事項,以提高患者認知水平,減少錯誤認知,緩解其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接受治療?;颊呷宋年P懷:干預人員應面帶微笑,采用和藹可親的態度稱呼患者,密切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耐心詢問患者自身感覺。對于部分使用器官插管和呼吸機的患者,在語言交流上則存在困難,干預人員在溝通過程中可提供寫字板,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鼓勵。同時可播放舒緩的輕音樂,對肌肉進行漸進性放松訓練指導等,以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家屬人文關懷:干預人員應注意定時和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對要求探視患者的家屬予以理解,在醫院準許的情況下讓家屬探視,當家屬告知患者時應給予患者安慰,并且在探視過程中干預人員全程陪護,耐心解決患者及家屬疑問。加強基礎干預:干預人員每天為患者擦臉、擦腳,并做好患者眼部和口腔干預措施。對于大量出汗患者可幫助其擦身,保持床單清潔,避免異味和床褥發生。兩組均持續干預1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2組患者在ICU護理期間出現不良事件的發生,以及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包括心理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等)。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了SPSS21.0的數據軟件對此次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百分比(%)和(X±S)分別表示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其結果采用x2和T檢驗,最終2組對比結果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疑慮、敵對、偏執、抑郁和強迫評分比較

觀察組ICU患者的各心理狀態:疑慮、敵對、偏執、抑郁、強迫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焦慮、疼痛和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焦慮、疼痛、抑郁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ICU危重患者的各器官功能處于危急狀態,疾病變化快、病情急,且并發癥較多,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且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常伴有瀕死感,會加重患者恐懼感,而鎮靜等干預會導致患者感覺失去控制,同時侵入性操作和原發病癥狀可使患者感覺到明顯的軀體不適,加之疼痛、發熱及肌力減退等都增加了患者軀體負擔,從而導致患者難以控制自身情緒,易產生焦慮、恐懼等負性心理,會選擇逃避、怨憤等方式面對疾病,不利于臨床治療和預后。且研究表明,不良心理狀況會影響患者治療效果。隨著人們需求日益增加,醫學模式也隨之發生轉變,對臨床工作者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傳統的ICU常規技術性干預對于ICU治療期間患者心理考慮較少,而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是一種基于現代醫學理念而產生的干預理念,其核心為“以人為本”,通過患者及醫護人員的相互配合及醫療人員的相互配合,從而實現積極、和諧、健康的治療范圍,使ICU患者實現從心理到病理上的轉變??梢暂^好規范治療行為,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醫、護、患之間的合作,提升生活質量。

入住ICU的患者多為大手術后或各科的危重患者,飽受疾病疼痛的折磨,因而,不但需要把護理的重點放在監測病情以及搶救生命上,還需注意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動態。ICU具有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和現代化的醫療護理技術,但是隨著現代醫療模式的改變,人們對ICU的護理干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護理人員全面、耐心和細致的護理配合,以間接地改善病情,提高ICU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的效果。因而,努力提升護理的質量已經顯得極為重要。人文關懷理念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服務,且廣泛應用于臨床,在降低臨床病死率、加快早期恢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持續性的人文關懷是秉承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中心,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給予患者親情式的關懷,使患者感到溫馨,提高自信心,保持愉悅的心情,患者可以獲得更加科學和細致的護理,真誠地安慰和鼓勵患者,充分感受到支持和關懷,使患者從心理上信任及接受護理人員,全身心地配合護理和治療。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ICU患者的各心理狀態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能明顯減輕ICU患者的疑慮、敵對、偏執、抑郁和強迫程度。同時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能明顯降低ICU患者的焦慮、疼痛和抑郁程度。

結論

綜上所述,對ICU患者實施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干預,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及患者家屬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潔.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對ICU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05):659-663.

[2]楊春艷.ICU護理應用人文關懷理念(持續性)臨床效果及心理狀態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7):65.

[3]鐘曉琴,梁佩芝,葉妙英.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02):170-173.

[4]石亞嵐.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在CRRT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20,6(01):98-100.

(山東英才學院醫學院)7612A10C-3560-484F-A9D5-36A7367A9416

猜你喜歡
ICU患者持續性護理效果
什么是HPV持續性感染
哲理漫畫
影響ICU住院患者心搏驟停后綜合征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ICU患者家屬關愛中應用護理關懷的價值
基于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探索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ICU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