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出口信貸業務的發展

2021-09-10 07:22喬楠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1年7期
關鍵詞:海外項目走出去

喬楠

摘要: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進程的不斷推進,尤其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出口信貸已經成為中資企業開拓國際業務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支持,同時一些挑戰也隨之而來。通過嚴格篩選項目,降低融資成本,鼓勵多元化發展,可以保障中國金融機構出口信貸業務的高質高效,加快中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

關鍵詞:走出去;海外項目;出口信貸

1.出口信貸的分類與特點

1.1出口信貸業務的分類

出口信貸一般可根據貸款人的不同區分為出口買方信貸和出口賣方信貸:前者是出口國政府支持出口方銀行直接向進口商或進口商銀行提供信貸支持,以供進口商購買技術和設備并支付有關費用,且一般由出口國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提供出口買方信貸保險;出口賣方信貸是出口方銀行向本國出口商提供的商業貸款,出口商(賣方)以此貸款為墊。

近年來,中資企業在海外項目中,使用出口買方信貸的情況相對更多,而中國金融機構提供的出口買方信貸又包含兩大類:一類是各大銀行提供的商業性出口信貸,即業內統稱的“商貸”;一類是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兩優”貸款,即優惠出口買方信貸和優惠貸款。其中,前者基于中信保的出口買方信用保險保單支持,利率市場化程度較高,借款人可以是多種境外主體,適用范圍較廣;后者是中國政府委托中國進出口銀行給予發展中國家政府的優惠性資金安排,利率較為優惠,但借款人一般限定為借款國政府主權機構或由借款國政府指定并經口行認可的金融機構或其他機構,雖然無需經過中信保,但應由借款國主權機構提供擔保。

1.2出口信貸業務的特點

1.2.1支持出口業務

出口信貸一般只設定最低適用金額,對單體項目金額沒有明確上限;一般為中長期貸款,最長期限可達15年;指定支付路徑,有利于企業按時順利收匯。這些特點可以有效解決合同金額較大、建設和回款周期較長,收匯風險較高等問題,從而為本國出口商或外國進口商解決資金周轉困難。

1.2.2 與保險產品高度整合

從OECD官方定義不難發現,確保出口信貸的關鍵保障是ECA的保單支持。ECA的介入,尤其是各國官方ECA承保項目,不僅是在項目和貸款出現問題時進行賠付,更主要的是發揮增信作用,督促各方忠實履行協議。通過風險轉移與擔保,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項目。

1.2.3 形式靈活,利于創新

當今的出口信貸運用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服貿出口,而是向著更高端、更復雜的方向發展。例如,在海外投資項目中,在建設期嵌套出口買方信貸降低投資人的資金壓力;針對項目特點,通過多種出口信貸形勢的混合,滿足各個項目相關方的資金需求。如今的產品,通過靈活多變的結構化融資安排,出口信貸與各種其他金融產品的深度整合,為項目融資帶來了諸多創新。

2.當前中國出口信貸所面臨的挑戰

隨著中資企業境外業務及其配套出口信貸規模日益擴大,實踐中所遭遇的問題和挑戰也越來越多,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2.1項目和國別的選擇能力有待增強

在中資企業和金融機構開發海外項目的過程中,由于項目和國別本身質地問題,導致清收困難的情況屢見不鮮,有些項目甚至導致國際上出現了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編織所謂“債務陷阱”,“綁架”各受援國的誹謗。這背后,固然有東道國政治經濟形勢劇變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但根本上還是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項目經驗不足、項目推進流于粗放,對項目和國別風險的識別和把控能力不強有關。

2.2 貸款條件競爭力有待增強

從公共部門的角度看,近年來部分國別政府大量經濟建設項目,主權債務逼近甚至超過上限,因而收縮了主權類項目,對貸款條件尤其是利率更加敏感;而對私營部門而言,項目投資方為了控制項目開發成本,必然會對融資成本高度關。這種背景下,無論是采用議標還是投標模式,項目業主都會將融資成本作為重要的評估指標。如此一來,基于政策性的“兩優”貸款因為適用條件的嚴格,只能支持部分主權項目;而商業銀行因為融資成本較國際同行更高,在競爭中也會失去先機。

2.3 貸款高度集中在少數金融機構

目前在中資企業出口信貸項目,大多由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四家集中承貸。雖然也有很多項目在組建銀團時引入其他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甚至外資銀行,但基本都只是發揮輔助、補充的作用,可供企業選擇的牽頭行較少。大量的出口信貸集中在上述幾大銀行身上,也給單個金融機構的承受能力和風險控制帶來了巨大挑戰。

3.出口信貸業務發展的意見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和挑戰,結合近年來出口信貸業務實踐中發生的一些演變趨勢,再次對今后的業務開展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3.1 從嚴從優篩選項目和國別

加強項目前期開發中對國別和項目的篩選,是從根本上保障出口信貸業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國別層面上,以財政部2019年下發的《“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為代表,有關主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加強了對主權項目東道國債務可持續的評估分析,從國別維度嚴格把控貸款決策。在項目層面上,相關企業和金融機構正在進一步加強對項目可行性尤其是經濟可行性的評估審查,更加關注項目自身的經濟生存能力。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也從項目開發初期階段就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從源頭上從嚴從優篩選項目。

3.2 進一步降低出口信貸融資成本

相關研究和實踐早已證明,在國際項目中,外企銀行牽頭會顯著降低銀團貸款的利率,這是外資銀行的本國貨幣優勢和銀行規模優勢的直接體現。從短期上講,深化國際金融合作,提高外資銀行尤其是大型跨國銀行參與中國出口信貸的比重,是降低出口信貸融資成本較為便利的方法。從長遠上看,繼續提高中資銀行的國際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深化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手段。

參考文獻:

[1]丁明剛.淺析企業出口項目融資方式的選擇與運用[J].中國產經.2020,(6).

[2]孫冬雪.“一帶一路”下我國出口信貸業務發展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19(8).

猜你喜歡
海外項目走出去
淺析施工企業在海外項目中的財務風險管控
海外項目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探索
淺談海外項目員工屬地化管理
分項作業風險分析在海外鐵路項目實踐中的應用
建筑工程海外項目合同管理風險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