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學活動中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2021-09-10 07:22何蒞
教學博覽 2021年8期
關鍵詞:科學活動語言能力幼兒

何蒞

摘要: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而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要讓幼兒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進行交往?;诖?,本文章對在科學活動中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實踐與研究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科學活動;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引言

幼兒園語言區域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相比,更能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語言能力發展是在言語的反復使用、練習過程中提升,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要建構和創設能誘發幼兒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喜歡說的積極語境空間,進而實現幼兒樂意與人交流的目標。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思維較固化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思維比較固化,教學內容缺乏創新,過于重視傳授課本知識,忽略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忽略發展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也不注重提供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語言教學的發展,更無法真正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游戲化語言教學方式脫離目的

游戲化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增強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學習。但是很多幼兒園機構的游戲化語言教學方式脫離了原有的教學目的,將“游戲化”理解為單純地陪幼兒玩耍,導致教學內容只注重“游戲”而忽視了語言教學。這樣的游戲化語言教學方式不利于幼兒語言的學習,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浪費時間。

二、在科學活動中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

(一)設計趣味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

游戲活動的設計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達到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在游戲中能夠感受科學元素、了解科學道理的目的。也就是說,教師既要考慮游戲的趣味性,又要考慮融入科學知識的有效性。譬如在“打電話”相關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趣味游戲的融入,實施分組合作游戲活動,每兩個幼兒為一組,組中每人一個紙杯、一根棉線、一把剪刀。讓幼兒將紙杯穿成一個小孔,通過小孔穿上線繩,紙杯作為傳聲筒用線繩連接起來進行“打電話”活動。每個小組的兩個幼兒制作完成之后,一個把杯子扣在耳朵上,一個對著“聲筒”說話,并且還變換著高音與低音進行說話,感受到聲音的傳導性,讓幼兒感受空心傳聲筒所帶來的清晰的聲音效果。這種小游戲對幼兒來說非常有趣,所以幼兒也樂于參與,同時也對幼兒的合作能力進行了有效鍛煉。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教學工作的重難點

在語言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進而加強幼兒對語言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漢語是較為復雜,不同詞語在不同語境下會表示不同的意思,因此,對于部分語言知識,幼兒的理解難度較大,導致幼兒無法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突破語言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通過動畫播放、圖片聯想等方式,逐漸的引導幼兒加深對語言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的理解,進而提升幼兒學習語言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語言教學工作制作成微課,要求家長與幼兒共同觀看,使用微課突破重點及難點知識。

(三)注意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幼兒在性格、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各方面都不相同,語言溝通能力也不例外。教師首先要了解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心理想法、興趣愛好等,根據這些情況選擇幼兒能夠接受的交流內容、溝通方式、談話地點等,溝通的內容盡量靠近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對幼兒每一次的表達進行鼓勵,在幼兒表述模糊不清,語句不完整時,一定要有耐心,也不要急于糾正幼兒,而是通過正確的引導激勵幼兒大膽地表達,這樣才會讓幼兒逐步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

(四)留心生活和學習中的科學問題

一次,孩子們發現種植區飼養的蝸牛不動了。一位小朋友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尺子輕輕敲打蝸牛的殼,其他小朋友急忙來阻止他。他們之間發生了這樣的對話:“蝸牛不能敲,他會被敲死的”“我在看蝸牛的殼是不是已經干了。如果蝸牛的殼干了,里面的蝸牛就已經死了,它的殼會變成透明的?!薄澳愫f!蝸?,F在睡覺了,它吃飽了東西是會睡覺的,它才不會死呢!”老師及時抓住了孩子們的爭議點,圍繞“蝸牛會睡覺嗎”“它會冬眠嗎”“蝸牛死后它的殼會變成透明的嗎”設計一系列的科學游戲活動,并把這次系列游戲活動取名為“蝸牛探秘”。孩子們就像動畫片中的偵探柯南一樣,尋找并探索著有關蝸牛的問題和現象。隨著孩子們的持續探索,他們驚奇地發現,蝸牛的確會“睡覺”,而且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再也不吃東西、不出來活動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及查閱相關資料,孩子們知道蝸牛沒有死,它正在冬眠。而且蝸牛殼在蝸牛死后會不會變成透明的問題,孩子們找到了許許多多的小蝸牛殼,他們一個個果真都是透明的,由此推斷,在大蝸牛死后,它的殼也會比原來透亮。

(五)拉近師生關系

在幼兒園學習期間,教師是幼兒最信任的人,遇到生活問題幼兒通常會向教師傾訴,所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環節。在日常教學環節中,教師應重視幼兒傾訴的過程,發現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的語言邏輯錯誤,在后期教育過程中針對幼兒的個體語言行為進行糾正,保證幼兒語言表達過程的邏輯性。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應減少語言束縛。例幼兒向老師表達問題時,老師應認真聆聽并解答問題,成為幼兒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完成良好師生關系下的兒童語言表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階段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教師可抓住這一關鍵時期,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創造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發展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中,教師可針對存在的教學思維固化、教學方法單一、評價機制不科學等情況,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幼兒語言學習積極性,設置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語言技能,促進語言發展。

參考文獻

[1]全宜春.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36):82-83.

[2]李新府.淺談幼兒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策略[J].科幻畫報,2020(11):233.

[3]黃清玉.幼兒語言訓練在各科教學活動中的滲透[J].天津教育,2020(19):109-110.

猜你喜歡
科學活動語言能力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幼兒語言藝術的方法研究
幼兒自然觀察智能在科學活動中的培養
“英語微課”對高職國際合作項目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探討
如何開展小班幼兒科學探索活動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