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狀況調查與相關因素分析

2021-09-10 05:47游慧潔李萍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7期
關鍵詞:疫情期間心理狀況相關因素

游慧潔 李萍

摘要:通過對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疫情期間各病區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有效解決措施,從而減輕醫務人員的心理壓力,為臨床事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認同感,緩解心理壓力。

關鍵詞:醫護人員;疫情期間;心理狀況;相關因素

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給醫護工作帶來了許多未知和不確定性,使得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當中面臨更多更大的挑戰,從而也會面臨更多的心理壓力,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對于醫護人員心理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便成為了學者們研究的熱點話題。

一.新冠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狀況調查

新冠肺炎疫情從我國湖北武漢爆發并向全國各地蔓延流行,目前該疾病已經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治法》中的乙類傳染病,并且需要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新冠疫情來勢兇猛,猝不及防,作為對抗疫情的一線醫護人員,每日除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以外還需要承擔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這意味著醫護人員可能面臨隨時被感染的風險,因此有著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在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壓力時,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一)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健康評估的研究

新冠疫情期間一線醫護人員,特別是重癥監護的醫護人員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國外也有對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現狀的相關研究,美國學者坎布斯(A.W.Combs)認為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應有4種特質:積極的自我觀念;恰當地認同他人;面對和接受現實;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w)和密特爾曼(Mittelman)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條標準,對醫護人員的心理提出了評估標準。

(二)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現狀的研究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相關報道顯示,近期雖然美國內部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工作,但是真實情況表明,美國的新冠疫情危機仍然十分的嚴重。而面對這樣的情況,長久承擔巨大壓力的,明顯始終都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們。美國和日本的學者通過對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發現慢性疲勞綜合征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心身疾病,是指在強烈而持久的工作壓力下,使人產生對工作的疲憊感,產生一種無助、無望的心理感受。在中國醫護人員中也普遍存在。如若這種感受得不到改善,最終將導致不能正常工作并威脅到身心健康。

(三)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現狀因素分析

針對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心理現狀及相關因素對臨床工作有著重要意義,雖然針對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況調查與因素分析有諸多研究,但是研究的深度不夠深入。調查發現,在新冠疫情之下,我國醫護人員心理壓力普遍存在,但專門針對我國新冠疫情下醫護人員心理狀況調查與相關因素分析不夠充分。本論文通過問卷調查以及查閱文獻資料,分析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狀況的現狀,從而找到相關因素,并根據相關因素提出應對措施,以期改善醫護人員心理壓力現狀,提升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感,提高臨床醫護工作效率。

二.本研究對提高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的啟示

(一)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以便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了解應激源基本情況,如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等。眾所周知,人們所從事的專業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針對這種現象,對醫護人員進行必要的專業認識教育和專業知識更新是必不可少的。醫護人員只有對于各種主要的流行性疾病有了深刻的認識,才可能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迅速調整 自己的心態,以更好的狀態投入抗擊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之中去。

(二)構建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

幫助醫護人員構建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以抵抗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所帶來的心理沖擊。心理防御機制是精神分析演說的一個基本概念,被認為是一種潛意識的心理保護機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持心理活動平衡和穩定。在現實生活中,心理防御機制普遍存在于每個人的心理活動之中。處于內心矛盾和沖突的個體,為了避免或減輕因挫折而產生的內心痛苦,保持內心平衡,常自覺或不自覺地采取自己較能接受的方式來解釋和處理所遭遇的挫折,以減輕內心的不安,調整心理環境,保持心情安寧,避免精神或軀體疾病的發生。但每一個人所熟悉并能熟練掌握的心理防御機制和應對方式僅有幾種,而且,即使是我們所經常使用的,也并非都是有益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應對策略和防御方式的訓練,利用條件分析自己應對策略的優缺點,改進不成熟的應對方式和策略,提高應對的有效性和獲益性。

(三)加強自我身心調節

醫護人員要重視自身心理調節,以積極愉快的心態應對工作的挑戰。尤其在繁重的工作過后,包括放松情緒、學會自我調節心情、保持平衡;樂于交往、融洽同事關系;投身工作、樂于奉獻等等。積極的應對方式和良好的社會支持具有緩解挫折打擊的作用,有利于心身健康 而消極的應對方式和劣性的社會關系不利于緩解精神緊張,對心身健康維護有害,醫護人員在日常醫療衛生工作中,注重積極應對方式的應用,充分利用良好的社會支持,增強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管理者應用激勵因素,使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得到支持和激勵,充分調動其內在積極性,激發工作熱情,并給醫護人員爭取最大限度的社會支持及 良好的社會回報,降低應激反應水平,提高醫護人員心理健康水平。

小結

綜上所述,雖然本研究中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醫護人員作為一個特殊的工作群體,是各種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首當其沖的“沖擊者”,其心理健康狀態存在較大的變數。因此我們還是應該重視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健康行為指導以及應對策略的訓練內容,充分利用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和積極的應付方式來降低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張月萍,張晴,魯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護士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3).

[2]徐明川,張悅.首批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臨床一線支援護士的心理狀況調査研究[J].護理研究,2020,(3).

[3]王瑜,陳然,張嵐.廣泛性焦慮量表-7在中國綜合醫院住院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8,(3).

[4]吳芳,楊霄,王鑫,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不同科室護士心理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0,(9).

[5]徐彩娟,金靜芬,宋劍平,等.綜合性醫院非隔離區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精細化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20,(3).

[6]王琛,王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流行、醫院感染及心理預防[J].全科護理,2020,(3).

[7]祝月蘋,季邦菊,周菊珍.護士心理資本、應對方式和工作績效的影響因素及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

[8]鄭娜,朱秀琴.臨床護士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后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3).

[9]王芹,董麗娟,郭小妹,等.中山市護理人員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期間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3).

[10]王金道.護士心理健康現狀與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20(14),75-77.

猜你喜歡
疫情期間心理狀況相關因素
疫情期間普通高中美術線上教研模式新探索
疫情期間少兒體校停課不停學的意義
戰“疫”期間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教育結合的路徑摭探
淺析抗“疫”期間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
桂北地區長壽之鄉永??h青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劍桿織機設計與人機工程相關因素分析
心理社會因素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
降壓舒心操對臨界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心理狀況的影響評價
輸卵管結扎術患者心理狀況分析與護理干預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