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區塊鏈在財務系統中的運用

2021-09-10 08:43葉楠黃蔓玲戚博淅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1年7期
關鍵詞:數據存儲區塊鏈

葉楠 黃蔓玲 戚博淅

摘要:隨著大數據的發展,中國的各類財務數據也越來越龐大,信用危機與信息共享的效率問題導致不同的公司很難高效的進行合作,而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的數據儲存方式與記賬模式,能夠有效避免內部人員做假賬,挪用公款、以權謀私等問題的產生。區塊鏈可以將數據加密后同時存儲在多個區塊之中,避免任何一方篡改數據造成財務造假,從而增加公司間信息共享,挽回中國上市公司的聲譽。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 data, China's various types of financial dat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redit crisis and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problems lead to different companies is very difficult to effective cooperation, and block the chain as a new way of data storage and account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internal personnel accounting fraud, embezzlement, abuse power for personal gains, etc.Block chain can encrypt data and store it in multiple blocks at the same time to avoid any party tampering with data and causing financial fraud, thus increasing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companies and recovering the reputation of Listed Chinese companies.

關鍵詞:區塊鏈;復式記賬;數據存儲;財務透明

Keywords: block chain;double entry bookkeeping; data storage;financial transparency

2020年3月份,被稱為“華人之光”的瑞幸咖啡被檢舉財務造假。美國的《外交》雜志寫道:在美上市的700多家中概股被美國證監會認為95%以上造假,涉及到萬億美元市值。美國政府已經正式開始通過證監會調查全美上市的中概股,并開始用立法來調查清理中概股。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中國全球所有的順差基本就來自于美國一個國家。按照美國這個趨勢,中國的出口增速大概率會大幅度下落到-25%或更低,超過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這也意味著外貿相關的約三分之一的勞動力也就是超過2000萬的人可能會失業。按照中國的宏觀模型,僅出口就會拉低GDP至少3個點以上,中國上半年GDP大幅下降基本已成定數。這還僅僅是美國所帶來的影響。中國企業失信問題是否會有更加深遠的影響還猶未可知。

不僅僅在國際,國內企業財務造假與各類失信問題更是層出不窮。趙建輝(2019)的研究就指出如今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缺乏信用。同時中國也缺少這類信息公開與核準的機制。銀行對于企業財務信息也只能來源于企業的財務報表與各類發票,在這樣僅有會計師對公司財務進行審計的情況下,企業就很可能造成財務造假等問題。但區塊鏈的出現改變了這一難題。

區塊鏈有構建信任底層的功能,可通過可信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存儲、跨鏈通信等技術,在征得用戶授權的情況下,實現金融機構間共享征信數據,工業平臺將企業數據上鏈,生產、物流、銷售各個環節數據透明,在區塊鏈上儲存交易數據、交易過程,把固定資產信貸改為流動資產信貸,形成企業征信報告,在提高征信數據可信度的同時提升企業融資額度。不僅能夠通過聯盟鏈和公有鏈來進行外部交易,企業還能通過私有鏈來進行內部信息管理與交易,在子母公司之間完成數據的存儲。同時,趙建輝(2019)的研究中表明,2016年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為2.28億美元,2017年全球區塊鏈直接市場價值達到4.1億美元,2018年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達到46億美元左右。表明區塊鏈已經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際運用,并且收到的反饋良好。

本文基于以上情況,對比分析傳統財務領域中的傳統手段與使用區塊鏈后取得的成果,對區塊鏈的功能進行理論分析與對比分析,試圖探究區塊鏈在財務領域的已有運用以及可能的應用范圍與趨勢。

1.文獻綜述

由于區塊鏈的建設才剛剛起步,所以文獻資料較少。且總體來看,國內外學者更偏重于區塊鏈概念與理論研究,對于區塊鏈具體落實在公司應用上的研究寥寥無幾。

鐘緣與盧銀閣、陸才智(2016)的研究中共同表明了區塊鏈輔助大數據的進行,使得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更加高效、價值計量更加公允、決策有用性大幅度提升。陳芳(2017)的研究也表明區塊鏈技術大幅提高審計時效性、降低財務信息真偽辨別成本、降低跨分公司審計成本。王朋吾、吳淑琦(2018)的研究發現財務管理存在數據龐大、跨境電商企業的支付效率低、信任問題會導致隱形或顯性的資金流失、內部信息無法實現共享的問題。而區塊鏈技術有助于實現信息共享從而保證數據精準、解決手續費等一系列問題。劉朝陽(2019)的研究中指明了區塊鏈技術能夠提高審計效率、降低風險成本、避免數據遺失。

2.傳統財務領域問題

在傳統財務領域下,許多會計問題難以得到解決。雖然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起步較早,但在實際應用當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一直以來我國仍有一些企業停留在傳統的手工作業模式中。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財務信息量變得十分龐大,傳統財務管理局限性較大,容易受到環境以及技術的影響,容易發生計算及核算失誤,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除此之外,人工進行會計工作可能造成的不確定因素過多,作業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決于操作人員,并且很容易受到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如果財務人員對待工作不夠細致,就會直接影響財務數據信息的準確性。財務人員若是沒有保存、保護好財務數據,或是沒有對財務數據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核對,就會帶來財務風險。傳統人工財務的容錯率很低,在實際當中很難保證財務數據零錯誤。另外,財務人員也有可能受到他人左右,或是串通他人進行財務舞弊,也會隨之產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這些風險在傳統財務領域中都是不可控的。

除了人為所帶來的風險之外,傳統財務會計工作還存在交易成本較高的問題。在傳統財務領域中,需要會計師事務所、記賬公司、稅務公司等第三方中介機構對各主體提供的財務信息的公允性和準確性進行判定,而這一過程中存在信息獲取和加工的成本。此外,在當前財務領域中,大多數交易主體都是采用借貸記賬法,在一筆交易事項中,各個參與主體要產生多個記賬記錄和多個賬本,以此來驗證交易事項,而這一過程又增加了操作成本。這些在傳統領域中難以避免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3.解決方案

區塊鏈根據其核心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傳統財務領域存在的人為風險。

1.分布式記賬方式分布式記賬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記賬方式,交易記賬由各個地區的節點共同操作構成,各個節點共同實現系統的維護和保證信息傳遞的真實性,而沒有通過某個中心進行集中管理,因此某一個節點受到攻擊和篡改不會影響整個鏈條的健康運作。數據庫記錄了所有交易人的信息,每個人都可對信息進行更改,更新的內容會被公開,這樣其他參與者就能看見,而且所有參與人都能公開查閱信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對中心進行弱化,將一個中心分為幾個區塊。當數據寫入一個區塊其數據也同時儲存到其余區塊中,防止數據被篡改。以此保證數據的精準與安全。

2.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非對稱加密技術源于密碼學原理,它的實現依賴于一對公私密鑰。區塊鏈的應用中,每個人都有一把公鑰和一把私鑰。通過私鑰可以生成公鑰,而根據公鑰倒推出私鑰在概率上是不可行的。公鑰對所有人可見,可以用于簽名。而私鑰需要由自己保管,任何時候都不能向其他人出示,因此也不存在傳遞途中被人截取的可能。有打包權力的人會用公鑰加密信息,其他節點僅可對此進行驗證,信息必須由私鑰才能解密,而私鑰掌握在有權查看信息的特定的人手里。加密和解密不采用同一把鑰匙所以稱為非對稱加密。私鑰的唯一性和保密性使得使敏感信息只有固定的人才能看到,因此非對稱加密技術能夠很好地保證信息的私密性。

3.共識機制:在比特幣的應用中,共識機制為工作量證明(PoW),即所有節點通過求解一道難題的方式來競爭記賬權限。哈希值逆向運算的難度決定了暴力窮舉將是求解的唯一方式。這一過程也可以被稱作挖礦。具有強大算力的節點率先試驗出答案并將交易信息打包之后,會廣播給網絡中其他節點進行驗證,多數節點同意之后,區塊便會被成功載入鏈內。應用共識機制可以快速在網絡內部達成一致,并且允許惡意節點存在,針對拜占庭容錯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不過這種模式的弊端在于暴力窮舉的方式非常依賴且浪費算力,記賬權限往往局限在少數幾個有實力的礦場。工作量證明之外還存在其他形式的共識機制,比如權益證明(PoS)、代理權益證明(DPos)、拜占庭容錯協議(PBFT)等等。

4.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一種可以自我執行的合同,其不僅可以執行計劃,而且還能管理計劃及其日常工作和交易費用。在以太坊系統中存在各式各樣的項目,有的可能成為股票市場的替代品,有的可能成為新的民主模式,在該模式下,從政者會更對公民負責。在區塊鏈會計行業中,并不只是賬務的處理和核算,同時也是財務數據的分析和整理。

4.結語

本文提出區塊鏈可以憑借本身特性達成信息共享并使得信息高度透明,進而使得會計監管成本與會計核算成本大幅下降。同時使用區塊鏈技術也能使得財務造假的可能性降低,挽回中國上市公司的聲譽。但區塊鏈技術也同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章劉成,于琳琳(2018)的研究中提出,區塊鏈的安全性建立在大量安全可信節點的基礎上,否則只要出現有人掌握超過50%的算力就可以對數據進行修改。朱建明等(2019)研究指出傳統財務共享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總分架構不合理,財務人員利用不當、層層審批與退回,增加運營成本、本地依賴性業務共享效果不佳、數據安全性風險加大。同時數據透明也帶來了保密文件的信息披露問題。并且由于如今技術尚未達到普遍使用區塊鏈技術的程度,區塊鏈系統投入資金較大,后續維護成本較高,對網絡性能依賴性較大,效率不穩定等問題并未得到很好地解決,成為制約區塊鏈技術的障礙。

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最廣泛的應用是比特幣,但是它對企業財務運作的影響將不斷演化,不僅僅局限在信息存儲上,更多的是運用在不同個體間的數據交換,加快數據的傳播速度。憑借去中心化等特點,區塊鏈能夠保證的安全性,使得不同個體間的溝通更加高效而準確。

參考文獻:

[1]趙建輝.區塊鏈技術對我國財務管理及審計領域影響的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11:95-100.

[2]鐘緣,梁宵綸,盧銀閣.大數據和區塊鏈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探究[J].管理觀察,2018,17:161-162.

[3]陳芳.基于區塊鏈的財務審計探析[J].財會學習,2017,21:145.

[4]王朋吾,吳淑琦.“區塊鏈+互聯網”下電商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8,5:149-152.

[5]劉朝陽.區塊鏈技術對會計行業的影響研究[J].財會學習,2019,21:86-87.

[6]章劉成,于琳琳.大數據視域下區塊鏈技術在會計行業應用研究[J].會計之友,2018,18:157-160.

[7]朱建明,郝奕博,宋彪.基于區塊鏈的財務共享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經濟問題,2019,10:113-120.

[8]龔丹雅,戴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4:82-83.

[9]曾雪云,馬賓,徐經長.區塊鏈技術在財務與會計領域的未來應用-個分析框架[J].財務研究,2017,6:46-52.

[10]丁淑芹.區塊鏈思維下的財務共享實現路徑研究[J].財會月刊,2019,7:171-176.

[11]王曉燕,陳婷.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影響探討一基于區塊鏈視角[J].財會通訊,2019,28:110-114.

[12]柳文娟.在財務管理中的區塊鏈技術[J].中國科技信息,2019,6:59-61.

[13]王毅丹.淺談區塊鏈于企業財務領域的應用[J].科技經濟市場,2020,3:34-51.

猜你喜歡
數據存儲區塊鏈
大數據時代檔案信息建設的認識和實踐
開源數據庫數據存儲的實現路徑分析
基于Android開發的APP數據存儲研究
保險企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方向選擇研究
哈希算法在物聯網數據存儲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與前景研究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分析
“區塊鏈”的茍且、詩和遠方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與傳統貨幣辨析
大型在線式UPS及監控系統在中控機房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