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施工處理技術

2021-09-10 07:22吳德強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4期
關鍵詞:墊層巖土勘探

吳德強

摘要:巖土工程在施工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再加上工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想要更好地把握施工進度的難度較大,必須先做好地質勘察工作。相關的勘察人員在面對地質勘察工作的困難時,需要確??辈旖Y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注意勘察程序的科學性,然后選擇最佳的地基施工處理方案。這不僅能確保地基的承載力達到目標要求,又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故巖石勘察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施工處理技術進行了簡單的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地基施工;處理技術

1、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和地基施工處理關系

1.1、對地基施工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

在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地基施工處理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整體的質量,進行巖土工程勘測前期工作時,直接決定著施工現場地質的處理選擇,對于施工時間、效果和質量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巖土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對地質進行詳細的勘察,從而分析地質情況的穩定性,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因此,在進行巖土工程施工計劃制定時,需要保證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落實,準確分析施工現場的地質狀況,從而采取科學合理的舉措。

1.2、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施工處理

在巖土工程施工項目方案制定時,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和設計人員必須重視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開展,發揮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作用。在巖土勘察之后,如果相關工作沒有得到準確落實,導致出現數據的偏差,直接造成施工方案的錯誤判斷,讓整體巖土工程項目都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各單位人員都必須重視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落實,收集施工現場的準確數據,通過對施工單位、地理環境和土層的結構等數據分析,從而進行地基施工處理方案的確定。

2、巖土工程勘察要點與地基施工處理技術的應用

2.1、巖土工程勘察要點

2.1.1、水文情況的確定

在進行地質勘察時,需重視項目建設所在地的水文情況,尤其要仔細分析地下水水位深淺的變化情況及運動方向,明確掌握地下水的具體分布情況及其規律。在對地基進行設計或施工時,如果地下水水位超過了工程所選擇的持力層的位置,則地下水會對地基產生不利影響,需制訂具體的降水方案,減少地下水對地基的影響。

2.1.2、地質構造及地層情況的確定

在選擇地基基礎時應格外注意地質構造及地層情況。復雜的地質構造和地層狀況會對地基的承載力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地上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穩固性。因此要使用合理的勘察技術和方法,分析二者對地基基礎的穩定性及滲透性的影響,確保地基施工的順利開展。

2.2、巖土工程地基施工處理技術

2.2.1、墊層換填處理技術

大部分巖土工程的實際施工需要以軟土地基為基礎開展,為了提升軟土地基的處理質量,應對軟土地基進行有效處理。施工單位可采取墊層換填的方式進行處理,墊層換填常用于不均勻土層和淺層軟土層。墊層換填處理技術可以分為機械助力施工和人工施工,兩種方式均需先將淺層泥土挖出,填入一定的碎石,提升巖土工程地基穩定性。在使用墊層換填處理技術時,施工單位應以填埋深入程度為基礎,選擇適合的填料。如果項目基礎深度填埋超出1m,為了促使建筑地基更加穩定,需要在墊層中融入一些合成材料,擴大地基壓力角,強化巖土工程地基承載力,減小墊層底面壓力,可保證地基剛度,避免巖土工程出現不均勻沉降的現象。巖土工程軟土地基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可以通過電滲排水的方式排出軟土中的水分,將金屬電極放入軟土內,借助直流電作用使軟土內部水由陽極轉化為陰極,促進水分排出。

2.2.2、排水固結處理技術

排水固結施工處理技術是在一定的承載力作用下,借助豎向排水井使土壤空隙內部存在的水分全部排出,降低土壤內部存在的空隙,增加地基穩定性和強度。一般情況下,采用的預壓方式主要為堆載預壓、真空預壓、降水預壓。堆載預壓可以在巖土工程地基上堆放適當的土和沙礫,提升預壓效果,如果堆載超出實際承載負荷會成為超載預壓。真空預壓可以借助大氣壓實現預壓荷載,在對巖土工程地基土進行抽氣處理時,可以在土壤中形成真空,使大氣壓力與真空力間出現差值,將軟土內部存在的水分抽出,增強巖土工程地基穩定性。降水預壓需要借助水泵將建筑地基水引入地下水位以下,增強建筑軟土地基承載力。

3、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施工處理實踐

3.1、工程項目概述

本建筑工程采用詳細勘察方式。工程包括5棟高層建筑及2個地下車庫,工程建筑用地規劃面積為21100.73m2,實際規劃建筑面積為94993m2。工程氣象與水文情況:工程位于沿海區域,實際氣候條件為北溫帶沿海季風氣候,結合氣象資料分析可知,該區域年均氣溫為在12.1℃,平均風速2.8m/s,以北風為主,東南風次之。建筑工程多年實際降水量為797mm,最大降水量為1254.3mm,6~8月的降水頻率較高。地形情況:施工區域地形較為平緩,存在小幅度起伏,實際地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孔口標高為11.32~18.06m。

3.2、巖土勘察工作布置

該建筑工程分多個階段實施,總計布置73個檢測點,其中高層勘測點42個、商業測繪點30個,一些高層勘測點與車庫勘探點可以共用。在布置勘探點的過程中需要使其與建筑物周圍角點緊貼,高層住宅部分的勘探點可以布設在建筑物中心,結合一些可能出現的樁基,應保證勘探點間的間距在24m以內,車庫和商業按照網格設置,勘探點間距不超過30m。受到周圍場地條件的限制,基坑開挖周圍及外界的勘探點布置需要以基礎資料為主。

勘探點的布置包括取土孔、取土動探孔、取土標貫孔、波速測試孔等。針對高層建筑,須使控制孔深度及勘探深度高于地基變形深度,一般情況下,孔洞勘探深度須大于受力層深度。使用樁基時,控制孔勘探深度需要進入樁端平面下方3倍左右??锥纯碧缴疃葢钣跇抖似矫嫦?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使孔進入風化基巖6m,使控制性孔不小于8m。為了使地下車庫周圍勘探點符合基坑規范,勘探點深度應大于基坑開挖深度,通常為基坑開挖深度的2倍。中間位置的勘探點深度應符合承載力要求,控制性鉆孔進入中風化基巖后,應保持其進入深度不超過7m,一般性鉆孔進入風化基巖需大于5m。

3.3、勘察方式的選擇和應用

勘察單位對勘察平面圖進行設計,結合相應的規范及勘探標準進行擬建工程特點分析,合理布置建筑勘探點,制定合理的勘探方案,需要充分掌握工程實際情況、周圍地質情況、水文情況。確定巖土勘察方案后,可結合客戶提供的基準點進行定位復核,結束復核厚度后,進行測放工作,使勘探點、測放精度保持在10cm以內。采取鉆探設備進行鉆探施工,回填土和水位上部可使用干鉆方式進行,在水位下方和巖石層可以采取泥漿護壁施工。為了增強其巖石層的鉆進速度,可以采取合金鉆頭,每次鉆進深度需保持在1m左右,使其孔徑保持在110mm。在鉆進巖石層時,可以采用雙重巖芯管配合,使用直徑為75mm的鉆頭,保證回次不超過2m,對巖石RQD值進行確定,為巖石質量判斷提供數據保證。

結束語

隨著我國沿海經濟的不斷提高,城市化建設越來越快,在進行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時,要做好地基施工處理,通過對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顯著提高地基施工處理效果,保障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施工效率。

參考文獻:

[1]陳祥生.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施工處理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20(10):216-217.

[2]康愛群,劉璐.巖土工程勘察中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世界有色金屬,2020(04):288+290.

[3]宋佳旺.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施工處理技術探討[J].四川建材,2020,46(02):71+75.

[4]華放.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施工處理技術[J].世界有色金屬,2020(03):222-223.

德州市建筑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 山東省德州市 253000

猜你喜歡
墊層巖土勘探
巖土工程邊坡治理的巖土錨固技術分析
公路工程路面墊層施工質量控制探究
中國為何頻頻發現大油田
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地質勘察的影響
潛艇的由來
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及地基處理技術淺析
關于換土墊層法在建筑工程地基處理中運用的探討
環境巖土工程發展綜述
煤田地質勘探的布置系統
砂石墊層在淺層地基處理中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